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选用OTC中成药需知药知己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合理用药]
选用OTC中成药需知药知己
[复制链接]
71
|
0
|
2019-8-29 00: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近年间,大大小小的药店出现在城乡街头,药品广告也走上电视屏幕“轮番轰炸”,“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成了不少百姓的新选择,消费者果真“久病成良医”,能够药到病除了吗?
近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首次公布的安全自我药疗、止痛类非处方药认知度调查结果显示:约有7成家庭存在自我用药不当的问题,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12%~32%,公众自我用药状况令人担忧。
实地探访购药心态
记者来到北京某连锁药店随机采访了10位前来买药的消费者,受访者一致认为到药店购买非处方药更加方便,省时、省力、省钱,效果不错。
对于选择药品的标准,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看品牌”、“自己有经验”。
与此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受访者很少关注药品说明书,同时并不信赖药店药剂师的推荐。对于用药安全问题,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既然是非处方药,应该没问题”。
非处方药(OTC)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开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一般公众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就可自行使用。非处方类药品在外包装上会表明OTC标志,老百姓在药店就可以购买。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非处方类药品中,中成药占据逾7成份额,多数消费者到药店购买OTC药品会选择中成药。
购买OTC药品把握四原则
相对于必须有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获得的处方药,OTC药品方便、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在投放市场前,经过多年临床检验,因此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但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有关专家提醒,购买OTC药品之前,要看看自己是否符合以下4项原则。
第一,问问自己是否了解自身的健康问题,属不属于自我药疗的范围。
第二,所购药品是否对症。
第三,是否读懂了药品说明书的内容,了解服药方法、禁忌以及注意事项。
第四,所购药品是否合格,一定要认准OTC标志。
消费者可用OTC药品进行自我药疗的疾病包括一般疼痛、皮炎、牙龈炎、感冒、失眠等能够自我判断的轻微病症以及经过确诊后的慢性病。如果您的健康问题不属于这个范围,还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在选择OTC中成药时,需要把握对症原则。比如说,同样是感冒,有风热型、风寒型、暑湿型,不同证型所用药物各不相同,如果盲目用药,反而不利健康。这时,就需要消费者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对照自己症状服药。
确定了对症的药品,接下来要关注服药方法、禁忌以及注意事项。有的消费者为了遮盖中成药的气味,选用茶水、果汁等送药;有的消费者不顾服药禁忌,贪食辛辣;有的消费者追求疗效,自行加大剂量,这些行为都妨害用药安全,需要避免。
药品说明书中详细记载着药品的成分组成、功能主治、适应症、用量用法、注意事项、药品不良反应、有效期、药物相互作用等信息,是消费者购买OTC药品的主要参考依据,必须认真阅读。
最后,还请大家擦亮眼睛确定所购药品是否合格,是否具有相应的批准文号以及OTC标志。
在使用OTC药品后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到医院诊治。如果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服药一定时间后,症状没有缓解或加重,需立即停药就医。在药品的保管方面,注意分门别类,妥善保管,过期失效的一定要丢弃,这个时候“节约”反而会损害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黑巧克力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