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专家提醒:处方药与自带药别“混搭”为妙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合理用药]
专家提醒:处方药与自带药别“混搭”为妙
[复制链接]
45
|
0
|
2019-8-29 01: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专家提醒,退药、试药、用自己的药都有门槛、窍门可寻
看病治疗最离不了的就是药。然而记者了解得知,很多市民对于和药物有关的很多热点话题,却总是如雾里看花:多少知道那么一点,但又说不清门道,大多数时候还是靠病友们“口口相传”的个人经验和体会,但这样就如同盲人摸象,摸不准、不好彩的时候居多。
为此,记者挑选了患者较为不清楚却关注度较高的三大问题——想退药可不可能退?想服自带药行不行?想试药该如何试?请药剂、临床试验专家为病人答疑解惑。
退药:
针剂有严重不良反应可考虑退还
“各个医院的门诊到现在都还是或多或少存在市民退药现象。”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药剂科沈映冰副主任告诉记者。据了解,虽然卫生部在2002年发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就明文要求“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除医方责任外,不得退换”,但实际上,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部分病人存在退药诉求。
“主要的退药原因是用了药感觉不好,出现呕吐、头晕、恶心等副作用;还有的则是对医院提供的其他服务不满意或病情出现变化,不再需要该类药物,或亲属朋友帮拿药却拿错了等原因,但如果医院为减少医患矛盾,帮助患者挽回经济损失,盲目予以退药处理以息事宁人,会给药品管理增加难度,导致药品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苗头。”专家如此表示。
沈映冰告诉记者,医院也非坚决拒退任何药物,在保证药品安全的前提下,还是会考虑患者需求的。沈映冰表示,通常的做法是:如果是口服药,原则不予退还。如果是常温保存的针剂药,而患者的确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考虑退药。
“但也有一系列严格程序要走,首先是病人的确因个体差异,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其次是药品保存按照规定,如果要求冰箱储存而常温保存的,当然不能退还。所以大多数时候还是考虑退还常温条件保存的针剂药。接着患者必须携带发票、经开方医生确认为本医院所开出药品,还要医务科对药品进行鉴定,如原包装没有拆封等,最后才能完成退药。”
沈映冰表示,虽然过程看上去繁琐,但却是为了确保以后病人的用药安全,不能满足了这一位患者,却害苦了下一位病人。“我们必须保证用药安全,要绝对防止个别人员将假药或过期药、作废药回流到医院的可能。”沈映冰说。
自带药使用:不要“混搭”为妙
使用自带药也是医院里的常见现象。“无论是住院病人还是门诊病人,千万不能瞒着医生偷服自带药,这样的行为非常危险,因为万一病情有变,医生蒙在鼓里不知真实用药情况,可能会被误导而影响判断。”沈映冰表示,首先对住院病人而言,医生护士相对盯得较紧,所以其择药的自由度不算太高。“但不少广州市民喜欢自己煎服中药,最好还是能将药方告知主管医生,因为有些中药虽然单用或许安全有效,但不排除其与病人正在服的西药相冲突而导致病情转坏。更糟糕的情况则是,这类药物根本就不适用于该类疾病。”沈映冰说。
对于住院患者最好别用自带药的另一大考虑则是来自药物安全。“广东省所有医院的药品都来自于广东省的阳光采购用药,药物真假、质量都有层层把关,医生和患者可以放心使用。但病人从其他渠道采买的药物则实在难辨真伪和优劣,所以还是不要混搭为好。”
而对于门诊患者,医生难以监督其日常服药行为,所以不少病人还是可能在家偷服自带药。“需要提醒患者注意的是,如果吃出问题来,医院和医生也不会为之负责。因为医生只对自己的诊断、治疗和所开具药品负责。”沈映冰表示。
当然,如果不是治疗用药,而只是预防辅助用药,专家认为没有那么利害攸关。“但如果真正信得过给自己看病的医生,还是咨询一下医生,遵医嘱用药比较好。”沈映冰说。
试药:瞄准医院强势科室去打听申请
“很多病人,可能由于家境贫困或疾病复杂难治,现用药疗效甚微,而自己寻找一家家医院问有没有新药开发上市,希望能参加临床试药的。但广州那么多家医院,怎么可能问得过来?结果病情也给耽误了。”沈映冰告诉记者,其实,能“快、准、狠”地申请药物临床试验是有门路可寻的,只是大部分患者不知道罢了。
“并不是每个医院都设有药物试验基地,也不是每个科室都能申请到新药试验的,要问准了才行,比如肿瘤患者,去肿瘤专科医院打听就一定没错;而我们医院在治疗胃肠肛门疾病方面实力较强,所以结直肠科最近也在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申请。”沈映冰告诉记者,申请药物试验的最大诀窍在于:瞄准医院的强势重点专科去打听,如果对方暂时没有项目开展,也可以先“预约”报名,详细写清自身发病、用药、经济情况,让对方一旦启动试药,就有可能第一时间联系报名者;如果有相熟的医生手头正在进行申请,不管对方成功与否,自身条件是否吻合,都可以先积极“认筹”,留下机会。
此外,在医学院校的公告栏和医院网站的招募信息里,常常也会有些“低调”的寻找试药者通知,所以有意者也应留意网络和校园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美容之声
中药方剂
临床经验
羡煞卐旁人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