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滴眼药水的用药常识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合理用药]
滴眼药水的用药常识
[复制链接]
135
|
0
|
2019-8-29 01: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眼药水对现代人,尤其是常对电脑的白领一族来说并不陌生。由于眼球组织结构的特殊性,眼科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采用眼药水滴眼。如何正确运用眼药水滴眼,做到既达到药尽其力,又不致造成浪费和危害,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谈谈滴眼药水方法,以供临床参考。
1 滴药前的准备工作用药前须仔细核对瓶签、药名、有效期、患者姓名及左右眼。在更换药液、药瓶、补充药物时都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操作规程,以免发生差错事故。用药前若发现药液有变色、沉淀、混浊、黑点或絮状物等则不宜使用。有的眼药水配制时就是混悬液,放置久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如可的松、典必殊眼药水等,在使用前须摇匀,形成乳白色混悬液之后再用。按常规在为每个患者滴眼药水前均须手消毒,无条件者,应在滴眼药水前洗净双手。同时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2 滴眼药水的方法滴眼药水时,嘱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头部略后仰,双眼朝头顶部注视。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分开上下眼睑,眼睛向上看,暴露下结膜囊,另一手持药瓶,眼药水瓶垂直向下,距离眼睛2~3cm,将眼药水滴入下穹隆部结膜囊内,每次1~2滴,再将上睑稍稍提起,使整个结膜囊充盈药液,嘱病人轻轻闭合眼睑3~5min。闭眼时可使眨眼动作停止,从而减慢泪道的排流,使药物在结膜囊内存留时间延长,更好地发挥作用。
3 滴眼药水的注意事项
(1)不要直接将眼药水滴在角膜上。因角膜感觉灵敏,受药液刺激会引起反射性闭眼,将药液排挤出眼外,达不到治疗目的,还将造成浪费。
(2)忌压迫眼球,以免造成严重角膜溃烂引起穿孔或加重病情。如果眼部有分泌物、泪水或眼膏时,应事先用消毒棉球或棉签拭净,吸干,再滴眼药水。
(3)滴管不可触及眼睑或睫毛,防止污染。
(4)注意压迫泪囊区,预防中毒。滴药后按住内眼角可以减少副作用。药水会经由鼻泪管流往鼻腔与喉咙,被黏膜上皮所吸收,经血液循环至全身,可能引起全身性的副作用,毒性药物如阿托品、匹罗卡品等滴后,应用消毒棉球压迫泪囊区2~3min,以防药液经泪道流入鼻腔引起中毒。儿童用药时应特别注意。
(5)不要让药液流入健眼。单眼患病,在滴药水时,应将头部稍偏向患眼侧,以防药液顺鼻根部流入健眼导致意外或交叉感染,尤其在用阿托品类眼药水时更要注意。
(6)两种以上的眼药液如何同时应用。根据病情,临床上常需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眼药水。如果同时滴入眼内,结果大部分流出,达不到治疗目的,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就需合理安排,才能发挥药物应有的作用。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短暂间隙法,即当滴完第一种眼药水后3~5min。待药水充分发挥作用后再滴另一种药液,才不会把先滴入的药水给稀释掉。二是交替滴眼法,例如甲乙两种眼药水各需1日滴4次,则可安排早晨8点滴甲液,9点滴乙液,上午11点滴甲液,12点滴乙液,以此类推。另外,先滴刺激性小的眼药水,后滴刺激性大的眼药水。
(7)有些眼药(如散瞳或缩瞳剂)用后会出现视力改变,这是正常现象,停药后视力即可恢复。
(8)眼药水一般皆含有防腐剂,太过频繁的滴用会对眼球表面造成伤害。配戴隐形眼镜时也应避免使用药水。
4 警惕药物中毒和过敏反应有些眼药水具有毒性,如阿托品、毒扁豆碱,在滴药后一定压迫泪囊区3~5min,防止药液经泪道流入鼻咽部,被黏膜吸收而引起中毒反应。在小儿、老年人用药时尤应注意。小儿滴用阿托品液易引起中毒反应,出现口干、面红、发热、心跳加快、烦躁,甚至胡言乱语,此时应及时解毒处理。有些患者对某种药物会产生过敏反应。用药后眼部最常出现的是过敏性皮炎、结膜炎,严重者也会出现全身过敏反应。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止用药,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5 眼药液的装放和保存临床上无论是门诊或病房,眼药液的装放和保存都应有规则,药瓶应有清楚的标记,须清楚地注明药物名称和浓度,必要时瓶签可用颜色标出,尤其对有毒的药液如散瞳剂、缩瞳剂不应放在一起,应分别放置。眼药水应存放在阴凉避光处,不宜放在温度较高或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失效,有些眼药液应放置在4℃的冰箱内保存。眼药水出现有过期、沉淀、变色、异味等变质,则不能再使用。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西结合
中医资源
美容之声
走进中医
中医外科
寻医问药
古今医案
wǒ想我是海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