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川贝枇杷膏并非镇咳万能药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合理用药]
川贝枇杷膏并非镇咳万能药
[复制链接]
58
|
0
|
2019-8-29 01: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入秋了,秋燥最伤肺,伤肺则容易引起咳嗽。近日,不少读者向健康热线反映,自己一到这个季节就咳个不停,多方求医、服药,效果都不明显。专家指出,诱发咳嗽的病因很多,得了咳嗽自行服用止咳药的做法并不可取。
轻度咳嗽有益无须服药
不少患者会将咳嗽描述成一种病,认为只要咳嗽不止,那么“病”就还没“好透”。然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呼吸内科兼感染科主任刘双指出,咳嗽并不是病人的专利,一般情况下,它是一种有益的动作,有时即便健康的人也会出现咳嗽的症状。
刘双表示,咳嗽是一种临床症状,不是疾病的名称。它是一种保护性呼吸道反射,往往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如炎症、异物)后,发出冲动传入延髓咳嗽中枢引起的一种生理反射,可以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保护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对轻度而不频繁的咳嗽,只要将痰液或异物排出,就可以自然缓解,无须应用镇咳药。
但是,刘双强调,对那些无痰而剧烈的干咳,或有痰而过于频繁的剧咳,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休息和睡眠,增加体力消耗,甚至还会促进病症的发展,产生其他并发症,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到医院就诊,并且应该适当地服用镇咳药,以缓解咳嗽。
持续8周以上为慢性咳嗽
短期的咳嗽并不可怕,但如果咳嗽时间持续过久则要当心是否是慢性咳嗽了。刘双介绍,在临床上,经常根据时间将咳嗽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咳嗽3种。急性咳嗽通常指咳嗽时间在3周之内,常见的原因包括:感冒;急性气管或支气管炎;急性鼻炎、鼻窦炎;变应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而亚急性咳嗽指3-8周的咳嗽,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的咳嗽。
一般认为咳嗽时间持续8周以上,又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的咳嗽则被称为慢性咳嗽,此时咳嗽常是患者唯一的就诊原因。刘双指出,慢性咳嗽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鼻后滴流综合征、支气管哮喘、胃食道反流病、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结核,以及某些药物等所致。其中前三种病占慢性咳嗽病因的90%。
此外,刘双特别提醒,如果是顽固性咳嗽,且咳嗽多发于夜间或凌晨,常为刺激性咳嗽,肺部检查无哮鸣音。这个时候就该警惕是否患上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医学上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或“咳嗽型哮喘”。刘双介绍,此类病人常常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性咽喉炎,长期使用抗生素而症状却得不到缓解。
此外,一些器质性疾病也会引起咳嗽,如肺间质病、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心功能不全以及服用某些降压药物等也会引起咳嗽。
服川贝枇杷膏避开乌头类药物
作为很多家庭小药箱里必备的药品——川贝枇杷膏被不少人当作镇咳良药,只要一出现咳嗽的症状就立刻拿出来吃。专家指出,川贝枇杷膏也并非是镇咳万能药。
刘双介绍,从中医上讲,川贝枇杷膏具有润肺化痰、止痛平喘的功效,用于阴虚肺燥导致的燥热咳嗽、咳嗽痰黏或痰多气喘、咽喉干痒、声音嘶哑等症。如果是风热感冒引起的燥热咳嗽,此时痰黏色黄、鼻塞有黄涕可以服用川贝枇杷膏。但咳嗽若是因为风寒引起的,再服用川贝枇杷膏,则会导致病情加重。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川贝枇杷膏中含有蜂蜜、麦芽糖和糖浆,可能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病人禁服;其次,患有肝病、肾病、肺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否则可能影响病情。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病人正在服用某些中草药时,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川贝枇杷膏的主要成分是川贝,属于反乌头药物,假如与乌头类中药,如川乌、草乌、附子等同服,会药性相克,因此用药时一定要咨询医生。
此外,对于很多家庭常用的秋梨膏,刘双介绍,秋梨膏是由秋梨与其它药物共同熬制而成的,具有生津、降火、养阴、润肺、止咳血等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因热燥伤津所致的肺热烦渴、便干燥闷、劳伤肺阴、咳吐白痰、久咳咯血等呼吸道病症。
>>相关链接
咳嗽指南要求慢性咳嗽的诊断步骤
1 病史和体格检查
2 胸部X线检查
3 戒烟或停用ACEI,观察4周
4 肺功能 气道高反应性
5 鼻窦平片、变应评价
6 诱导痰检查
7 24小时食道pH值测定
8 纤支镜、肺CT、鼻窦CT或非侵入性心脏检查
■专家简介
刘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呼吸内科兼感染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学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呼吸疾病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中华内科杂志通讯编委;心肺血管病杂志常务编委。目前主要从事呼吸、感染和危重症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中药方剂
中医外科
中西结合
声乐治疗
社区管理
走进中医
杏林杂谈
慢性咽喉炎治疗中心
逆之羽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