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学祝由十三科原理破译

[复制链接]
查看1724 | 回复9 | 2004-6-20 22: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代医学祝由十三科原理破译

    周世明


一、祝由的概念
  祝由之法,即包括中草药在内的,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祝由”的概念很广,包括禁法、咒法、祝法、符法,以及暗示疗法、心理疗法、催眠疗法、音乐疗法等,并非仅仅祝其病由而愈其病。有些病原因已明,可是祝之不愈,这说明祝法不起作用,就要改用禁法,或符法,或配合药物治疗。
二、祝由的治病的原理
  人食天地之气以生,内伤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外伤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以生病。然而,黄帝曰:“其无所遇邪气,又无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何致 ? ”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除了七情、六淫外,还有尚未被认识的治病因素,那就是“鬼神致病说”,所谓鬼神致病,其实是一种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鬼神是不存在的。古人云:“吾心无鬼,鬼何以侵之,吾心无邪,邪何以扰之,吾心无魔,魔何以袭之。”故鬼神致病皆由心生。祝由治疗疾病的病因大多是心理不健全,故七情、六淫相乘而袭之。有很多种病,是间接由心理因素所致,所以其源在于心。祝由治疗肿瘤是大家公认的,但也局限在心理所致的肿瘤,而并非所有的肿瘤都可以治。有很多器质性病变也是由心理因素所致。所以,这些器官或组织产生的病变祝由亦可治。从气功的角度讲,人体患病无非是心病和身病。心病是祝由治疗的范围,部分身病也属于祝由治疗的范围,但祝由并非包治一切“心病”,要理解到祝由仅仅是医学的补充,不是治病的唯一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很多种病,已经攻克,但有些病仍未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这也是祝由科流传几千年仍未灭绝的原因。
三、练功与祝由治病疗效
  祝由治病不用药或少用药,而主用祝由师的意念、符咒产生的场来治疗各种疾病,因此祝由科对祝由医师要求很高、很严,有很多戒律必需遵守。这些要求实际上就是现代气功训练的要求。祝由要求祝由医师清净斋戒百日,目的是使内心平静,心无杂念,意念专一,以达到祝由场纯正,没有邪念浊气干扰,以提高疗效。气功师较佳的功态就是祝由医师治病的先决条件,只须看一看,就可以手到病除,咒出病愈,符进病出。祝由医师必须练气功来提高自己的人体场,才能借助咒语,符图使大自然的能量冲射病变部位,排出病邪、浊气,补充元气,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没有相当的气功底子,用祝由“画符念咒”为人治病,无疑是骗人的。学习祝由法必须练气功,可以任选合适的功法。以前有功夫底子的可以坚持练以前的功法,尚未学习者或发放外气不明显者,就应该练习下面的《祝由气功医师速成法》:
 坐站均可。两掌心相对,上下隔开三五厘米,指尖相反。二目垂帘,内视掌中,仔细体察双掌感应。双掌轻松地缓慢地作磨盘式对称转动,几秒种或几分钟后,会有气的感觉。能否达到速效,关键在于是否能将全身放松,并将意念集中于掌上仔细体会,有气感时,进一步体会有无排斥力或吸引力,反复练此动作 108 次。当练到一定程度时,好像自己全身任督二脉也在开合,直到每一个毛孔 ( 细胞 ) 都在开合,在呼吸,在交换,在代谢,把大自然的清气、宇宙场收入人体,排出体内的废物。反复训练增强功力,有利于以后运用符图咒语时手到病除,意到病出,气到病愈。以上这些训练动作不但调整自身的生物场,也可调动宇宙场 ( 包括祝由先师们的高能信息物质 ) 进入人体,使气贯注于指端,直达笔毫,深透墨纸之中,或以指代笔书符咒于病灶之上。
四、对祝由医师的要求
1 、心正无邪,功德高尚,医风正派,不图名不图利。
2 、操作时应全身放松,处于气功状态,或站或坐,要身体端正。心无杂念,目不旁视。
3 、操作过程应尽量简单,不要带有神秘色彩或封建迷信动作,要灵活变通,让人易于接受。
4 、应懂得中医基础理论和一般内科学、解剖学,以便准确地诊断,治疗疾病。
五、对病员的要求
1 、不信气功,不信祝由者,怀疑祝由医师和气功师者不治,勉强者效果亦不理想。
2 、重病,外伤严重者,晚期扩散性癌症、遗传性疾病、心脏病急性发作者,精神病患者不宜治,以免贻误。
3 、患者全身放松,便于调理和沟通信息,寻找病灶,或暴露病灶。
4 、辩证施法,若长期无效,则不要执着,应变通法术,再无效,请转中医医院治疗,以免延误。
六、祝由科禁法初探
  禁者即禁止、防止泛滥发展、控制之意。禁法是以咒语产生的能量、次声波来限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抑制病灶,使病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现代医学也是这个原理。如抗菌素不是直接杀死细菌,而是抑制病菌生长,久而久之病菌就会死亡,这也是西医药的禁法。祝由科中禁法即是祝由医师用自己良性生物场抑制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使病灶逐渐消退病愈。
七、祝由符图初探
  祝由科的内容极为丰富,在古时候,在缺医少药的环境中,以图示意,以咒代药,以符接通信息是最简单的医疗保健方法。这是古人发现的一种人与宇宙相沟通的能量符号,掌握了这种神秘的能量符号,就可以定向调动宇宙场,为人类身心健康服务。符图的主要特点:
1 、有很多是以象形文字构成。
2 、以文字中的篆体构图。
3 、以疾病的部位、病性构图如脾胃、水湿病图中多用“土”字形,心脏、肝脏、肺脏病图形符中多“火”字形,因为“土”能生脾胃,可以克水;“火”能温煦心脏,可以克金,与中医的五行取类比象有很大关系。
4 、以“鬼”字居多,以“鬼”招“鬼”,即俗话说的“鬼使神差”,其实都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
5 、这些符图构造渗透、储存、连接了古代高功夫师、医学家的高能信息,是宇宙中的物体能量符号,是人与宇宙能量交换的开关。
6 、符图中呈圈状、点状、线条状、直线、竖线、 S 线、口字等,这些都是宇宙能量的符号,“同气相求”,开关一打开,宇宙能量就会定向定目标的射入患者病灶。
八、祝由咒法初探
  祝者咒也,诅咒就是说最不好听的话,发出的信息也最不好,可以干扰一个人的场,场受到干扰,大脑就易于失控。所以说咒语威力是相当大的,是最神秘的。祝由医师要用咒语诅咒病魔,将病魔赶出人体,咒语是具有攻击性,驱散性的。咒语是练功人练到一定程度时,所发出的特定声音,这些声音,以次声波为多,对人体可以产生共振,共振效果好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刚开始可以按照特音(咒语) 来治病,熟练后,能量高了,就不要特音了(咒语好比拐杖,可以丢掉拐杖 ) ,而随便讲的话,讲的任何语言都可以治疗疾病。但语言必须是良性的,不要有邪念和恶意或病变意念。
中庸之医 | 2004-6-21 07: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医学祝由十三科原理破译

祝由术确实是一种极其高级的治疗技术,但是已经不为现代人的知识框架所理解了,古代有一个说法,要想使符有效,必须‘凝吾一点元神入于其中’。
chunan | 2004-6-21 07: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医学祝由十三科原理破译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chunan | 2004-6-21 07: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医学祝由十三科原理破译

医者,意也。
chunan | 2004-6-21 08: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医学祝由十三科原理破译

“心理暗示”,也叫“心灵暗示”。它是一种古老的调心术。在古希腊神话中,天帝宙斯之子丘比特永远是个双目失明的小孩,他手执弓箭,直射心窝,百发百中。他有一种金箭头,射中人、神的心窝,这个人或神第一眼看见谁就爱上谁;而别一种铅箭头的功效正相反……。从这则神话中似乎透射出,关于作用于他人心灵的意图甚或方法,很早就产生了。心理暗示分自我暗示和施术暗示两种。后者是传统的,前者是革新的。施术暗示由施术者和受术者两方面构成。施术者一般是一人,受术者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几个乃至更多的人。暗示方法分两步,第一步是催眠。中国人在电视里面见过这样的场面:一个人坐着或躺着,另一个施术者手里拿着一只怀表或一样能吸引受术者的小玩艺,在他眼前有规律地晃着;受术者渐渐处于神状态,昏昏欲睡。施术者这时开始展开这二步,用语言诱导,教他怎样去冥想,怎样去思考问题,寻找内心隐密或自信地用意念调节身心功能。身心产生奇效,有时产生一定效果,有时受术者无力配合下去,没有效果。无论如何,当这种行为持续一定时间后,受术者会立即醒来,恢复常态。
    在接受心理暗示的过程中,随着自我的退避消失,受术者心境空明,神经联系高度灵敏,身心处于高度协调之中。这时,只要有一点思维或行动指令放入,就会激发出强大的能量,产生超乎寻常的功效。典型的是惊人的记忆力。例如,心理暗示可以让人完全回忆起以前的梦境;人群中只掠过一眼的某个人的像貌,在心理暗示中也会清晰地映现、被描述出来,此外,医学上常用来给自己治疗疾病,或者发现产生疾病的情绪、思想因子、并予以消除,树立健康的精神情操。
    在西方现代历史中,奥地利心理医生洛伊德丰富和发展了人的心理活动构成因素组合物质财富征及其与健康的关系,提倡宣泄疗法。在西方人的印象里,他与达尔文、马克思比肩,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人物。而他的从事文学的兄弟,则从他的成果中发明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从一个侧面催化了现代文学的成熟。
    正是形神若一的思想指导下,中医学常将体质与人格结合在一起来阐述,如《内经》中的阴阳二十五人、阴阳五态人以及根据体型肥、年龄壮幼、性格刚柔勇怯等分类的体质人格类型,均综合了人体的形态结、心理气质、性格、禀赋、气血多少等特点进行了分类。这些记载虽然建立在直观基础上,带有一定的臆测成分,因而实用性稍差,但它昭示了古代医家已经十分关注体质人格与人体心身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告诫医生在诊治中要“因人制宜”。
chunan | 2004-6-21 08: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医学祝由十三科原理破译

心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
    何谓心身相关疾病?简言之:是心理因素起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心身疾病又称为心理生理疾患,其判定一般应具备三个基本病理特征:①明确的器质性病理过程伴发的躯体症状;②明确的心理因素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③具有人格缺陷的易患素质。心身疾病必须与神经症或精神病相区别。用中医学术语表达:所谓心身相关疾病,是指由精神情志因素所致的各种脏腑气血病变,属于神伤形的范畴(《心身医学概论》)。
    心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是以上述“心身相关原理”为基本依据的。心身相关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社会心理因素和人格缺陷等易素质两大方面。
    心理因素是心身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没有心理因素的心身疾病是不存在的。中医历来把情志因素作为致病的“内因”,而引起情志变化的原因大致有社会动荡变迁、境遇变异、生活中的意外事件、人际关系不和谐、紧张操劳、欲求未遂等诸方面。总体上说,凡是主、客观不适应或个人的愿望、要求等受到阻抑而引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都可能成为致病因素。但这些心理因素能否致病,一方面取决于这些刺激的敏感的强度、频度和时限,另一方面取决于对该刺激的敏感性和耐受度。另外,身体疾病本身可以作为一种心理刺激因素,加重或诱发心身疾病,形成恶性循环。此即中医“因郁致病”、“因病致郁”的观点。
    人格缺陷是使心理矛盾冲突诱发心身障碍的重要内在基础,是心身疾病易患素质中最主要的因素。中医文献的人格体质理论不仅记载了不同人格体质对某些致病的类型和倾向的差异。精神医学专家夏镇夷指出,患者的性格特征往往比引起此病的病因更能决定疾病的临床表现,病人常常依据其性格特征来体验疾病,并建立一定的应激反应形式。临床观察证实,A型行为类型的人中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患病率以及死亡率明显高于非A型人。
chunan | 2004-6-21 08: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医学祝由十三科原理破译

现代心身医学研究证明,社会心理因素的应激刺激超出机体耐受阈值,则引致免疫系统与激素分泌系统功能异常,神经调节功能失衡,作用于靶器官产生病理变化。最先崩溃的是个体平时最虚弱的器官组织,这些薄弱的器官组织和靶器官产生各种病理变化,并与心理因素交叉作用,形成心身疾病。疾病一经形成又成为新的刺激源,加之人格缺陷使机体敏感性增加,从而加重心身疾病的病理过程,这乃是心身疾病何以不易痊愈的重要原因。
金谷子 | 2004-6-22 20: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医学祝由十三科原理破译

金谷子 | 2004-6-23 13: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医学祝由十三科原理破译

大家说得好哇
不要说中医式微
不是还有在坐的诸君吗
有道是道不远人人自远之
志于道,身行之,
不愁没有东方文化梅开二度的一天
竹叶清心 | 2004-6-23 13: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医学祝由十三科原理破译

下面引用由chunan2004/06/21 07:39am 发表的内容: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意识也是物质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