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系统论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

[复制链接]
查看6469 | 回复14 | 2004-5-17 11: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4/05/17 09:45pm 第 1 次编辑]

系统论(System Theory)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他在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1973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但是他的论文《关于一般系统论》,到1945年才分开发表,他的理论到1948年在美国再次讲授“一般系统论”时,才得到学术界的重视。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General System Theory; 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组成整体的意思。今天人们从各种角度上研究系统,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如说“系统是诸元素及其顺常行为的给定集合”,“系统是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系统是有联系的物质和过程的集合”,“系统是许多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的东西”,等等。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贝塔朗菲对此曾作过说明,英语System Approach直译为系统方法,也可译成系统论,因为它既可代表概念、观点、模型,又可表示数学方法。他说,我们故意用Approach这样一个不太严格的词,正好表明这门学科的性质特点。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工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正象人手在人体中它是劳动的器官,一旦将手从人体中砍下来,那时它将不再是劳动的器官了一样。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一群蜜蜂、一台机器、一个工厂、一个学会团体、……都是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
    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以往研究问题,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这是笛卡尔奠定理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遵循的是单项因果决定论,虽然这是几百年来在特定范围内行之有效、人们最熟悉的思维方法。但是它不能如实地说明事物的整体性,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它只适应认识较为简单的事物,而不胜任于对复杂问题的研究。在现代科学的整体化和商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在人类面临许多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参数众多的复杂问题面前,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正当传统分析方法束手无策的时候,系统分析方法却能站在时代前列,高屋建瓴,综观全局,别开生面地为现代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式。所以系统论,连同控制论、信息论等其他横断科学一起所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人类的思维开拓新路,它们作为现代科学的新潮流,促进着各门科学的发展。
    系统论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所以它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得到广泛地应用。系统论不仅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而且也为解决现代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等方面的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系统观念正渗透到每个领域。
转自http://www.bestinfo.net.cn/bestinfo/work/rkx/domin/article/2102.htm
   
袁建章 | 2004-5-29 22: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系统论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

系统论是统一中西医的希望之灯塔。中医只有用系统循环运动控制论来武装,才会焕发新的生命,才能包容一切医学。
王不留行 | 2004-5-31 20: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系统论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

下面引用由袁建章2004/05/29 10:24pm 发表的内容:
系统论是统一中西医的希望之灯塔。中医只有用系统循环运动控制论来武装,才会焕发新的生命,才能包容一切医学。
终于有了一个支持者,呵呵!
袁建章 | 2004-5-31 20: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系统论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

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共同努力,定有后来人。
王不留行 | 2004-6-3 18: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系统论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

[转帖]系统的整体突现原理
系统的整体突现原理
一堆自行车零件对行人没有多少用处,组装成自行车就具有交通工具的动能。H原子和O原子化合为H2O分子,再聚集起来,就具有水的不可压缩性、溶解性等新性质。一台收录机是把收音机和录音机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系统,它不仅具备收音机所单独具有的收音功能及录音机所单独具有的录放音功能,而且还具有在收音的同时通过电路进行内录的功能,这是收音机和录音机各自的功能加起来也不具有的。系统整体与其元素之间的这种差别,是普遍存在且具有重大系统意义的现象。
由此得出系统的一个基本结论:若干事物按某种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系统,就会产生出它的组分③和组分的总和所没有的新性质,叫做系统质或整体质。这种性质只能在系统整体中表现出来,一旦把系统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便不复存在。这就是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原理。又称非加和性原理或非还原性原理。这是全部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石。
整体突现性,即整体具有部分或部分和没有的性质,或高层次具有低层次没有的性质,是系统的最重要的特性。所谓用系统的观点看问题,中心之点是考察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即不能还原为部分去认识,只能从整体上加以把握的性质。只要是系统,就有整体突现性,不同系统具有不同的整体突现性。韩愈有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初春田野的片片嫩绿,是一种整体态势。从草地之外一定距离“遥看”,是整体地把握对象,草
色可见;走在草地上一片一片地“近看”,是还原成局部去考察对象,草色不可见。这两句诗形象地刻划出系统论与还原论的不同。
系统的整体特性既包括定性方面,即系统质,又包括定量方面,即系统量。系统量是系统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量,它们在组分层次上是完全不能理解的,甚至不可能被发现,例如,
    ③ 组分:即系统的组成成分。
单个物质分子无温度、压强可言,一旦聚集成热力学系统,便产生了温度、压强等系统量,用它们可以描述热力系统的整体质,即宏观物理性质。系统的整体质只能用相关的系统量来描述。
如果整体与部分之间存在某种可比较的同质特性,如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等,则非加和原理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W≠∑Pi
其中W代表整体,P代表部分。
马克思曾说过:“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与单个骑兵分散展开的进攻力量的总和或单个步兵分散展开的抵抗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同样,单个劳动力的力量的机械总和,与许多人手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如举重物、转绞车、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等)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有本质的差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第362页),这很形象地说明了系统的整体突现原理。
http://www.zbgyxx.com/xiaozhang/defaultxtl.htm
军民软件 | 2004-6-11 00: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系统论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

骑马找马!
从要素的角度看,“它”是突现
从突现的角度看,要素是什么?
是“海市蜃楼”
中医的临床表现部分是突现,五脏六腑和骑血津液却不是海市蜃楼
冷静地好好想想吧,二位
王不留行 | 2004-10-20 09: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系统论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

系统哲学引论
——一种当代思想的新范式
欧文.拉兹洛 著
钱兆华 熊继宁 刘俊生 译
http://www.egr.msu.edu/~hujianju/onlinebook/SystemsPhilo/SystemPhiloIndex.html
王不留行 | 2004-10-20 09: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系统论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http://member.netease.com/~luolian/Scien_Reserch/Scien_ReserchIndex.htm
刘雪鹰 | 2005-4-22 14: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系统论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

下面引用由袁建章2004/05/29 10:24pm 发表的内容:
系统论是统一中西医的希望之灯塔。中医只有用系统循环运动控制论来武装,才会焕发新的生命,才能包容一切医学。
哈哈.好好参透吧,别人提出的,其实中医里早就有了
蒋新民 | 2007-2-15 12: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系统论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

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以往研究问题,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这是笛卡尔奠定理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遵循的是单项因果决定论,虽然这是几百年来在特定范围内行之有效、人们最熟悉的思维方法。但是它不能如实地说明事物的整体性,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它只适应认识较为简单的事物,而不胜任于对复杂问题的研究。在现代科学的整体化和商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在人类面临许多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参数众多的复杂问题面前,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正当传统分析方法束手无策的时候,系统分析方法却能站在时代前列,高屋建瓴,综观全局,别开生面地为现代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式。所以系统论,连同控制论、信息论等其他横断科学一起所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人类的思维开拓新路,它们作为现代科学的新潮流,促进着各门科学的发展。
   系统论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所以它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得到广泛地应用。
上文弄清终久可立命安身,书不用多读,有些可终身简而处之而获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