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原创]琐忆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琐忆
[复制链接]
1172
|
3
|
2004-9-16 20: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watermark]
记得刚上临床时,最令我困惑的就是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的关系问题,开始我对《中医内科学》的症状病名诊断不满意,诊断“胃脘痛”的是“胃癌”、“胃溃疡”还是“胃炎”?这还不算,我是搞心脏的,许多下壁心梗的开始表现就是胃脘疼痛,恶心呕吐,但简单的根据症状表现说它是“胃脘痛”显然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质!更要命的是,气胸也要写到“胸痹”的病名底下,这能指导治疗么?!显然,中医的病名已经远远落后于临床的发展。
相对来说,西医的病名明确规范,和临床贴合的比较好,所以我曾对西医仰慕了一阵子,但时间长了,西医的毛病也渐渐显出来了,如过分的看重检查、查体,许多临床上常见的现象,如出汗、二便等变化提示的意义、治疗的方法,西医或者没有合理的处理办法,或者处理方法简单生硬,不符合临床实际,再就是许多病西医无药可治,效果不佳,中医倒有很多有效的处理办法,从理论这方面说,西医的理论刻板,虽然严谨,但总感觉和临床隔了一层,有很多情况和临床并不符合,中医的书里常常蕴含着深刻的智慧,读之引人入胜,却失之于宽散,使用起来不像用西医那么心里有数。
我的头脑就在西医和中医的不断交锋中挣扎着,实践也是时而中医,时而西医,我的处境应该是象我这样二十世纪末从中医药大学毕业的一代中医的缩影,看看周围,很多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比我走得更远,已经完全西医化了,像我这样40%中60%西,还保留着一些中医味道的人还算好的。
现实的困境促使我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中医和西医到底有什么不同?中医好好在哪里?不好又不好在哪里?这些问题可能是每个直面现实的中医人都曾或深或浅思考过的,这个困惑是整个中医界的困惑,当时自己并不知道,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摸索,实践的过程中也常常蹦出些改良中医的片断思路,可是很快就又陷入一团乱麻之中,这种情况直到我重读了祝世讷教授的《系统中医学导论》后才得以改观。
《系统中医学导论》上学时当作课外书发下来的,学过没学过自己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在我与它共处的六七年时间,我没读进去过,“系统”、“还原”、“超循环”、“耗散”这些新奇的概念对我来说太陌生了,如读天书,就象上学时学《内经》怎么也看不懂,自己向自己发狠硬是赌气把《黄帝内经》从头到尾抄了一遍,可是结果依然是青蛙跳井——不懂(扑通)!看《系统中医学导论》和看《内经》的感觉差不多!
可是这一次不同,有了几年临床成功和失败实践的基础,带着解决困惑的目的来读《系统中医学导论》,很快就读进去了,一些困惑解决了,更多的困惑接着产生,一个接一个新奇的想法冲击着我,给我的思想产生了深深的震撼,再读《内经》和《伤寒》、《金匮》、《温病》,也读进去了,一些地方读懂了,一些地方似懂非懂,一些地方还是不懂,但总的认识框架却建立起来了,就象著名的寓言故事小马过河一样,经典的河流既不象老牛说得那样深(神),也不象小松鼠说得那么浅,试过了才知道!经典是伟大,但也并不是神话,并没有超越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受历史条件的限制,经典也有很多不正确的地方,中医的不足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并不是我特别关注的内容,我更关注的是中医超出于西医的那一部分,这是中医的精华,要发展中医,必须继承这一部分精华,只有在系统论的视角里,才能真正的理解它!区分它!
回过头来看看中医的现实,却并没有大的改观,老牛、小松鼠、大象、小蚂蚁各种各样的话语还在网上、杂志上争论不休,中医踯躅独行,进退两难,在此我愿把自己关于中医的感悟写出来,发一声小马的嘶鸣,使中医以猛醒,走出自己的百年困惑。
[/water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王不留行
|
2004-10-14 07: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琐忆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4/10/14 07:42am 第 1 次编辑]
我希望能静下心来,把自己这几年的一些思路整理整理,把自己一些真实的思想经历和大家分享,我相信:我所遇到过的一些问题是很多人都曾遇到过而且是正在面对的,作为世纪之交的中医,每天都处在中西交锋的风尖浪口,感受着中医的沦落和西医的进逼,没有一点想法是不可能的!
系统论给我打开了一个重新认识中医(西医)的大门,我曾为之而兴奋不已,有了中医系统论的指导,我对中医西医的差别以及各自优缺点认识更深刻了,我看中医书时,一边感叹于前人的伟大智慧,另一边又对中医前科学的粗朴形态感到深深的不满,别的不说,至少化验检查应该纳入中医理论的体系吧,中医在这重要的一块缺席,在医院里尤其在住院部根本吃不开,而且中医辨证的灵活常常让我感到无所适从,取得了疗效甚至自己也觉得神奇,川耗子兄说中医治病是“蒙”的,当然有些损,说试探着治更妥当,这时就很羡慕西医化验的精确,如果中医能用化验来指导,就太好了!我看西医书时,感觉西医的理论确实精细,但是太刻板了,和实际临床的情况常常隔了一层,临床上的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当然,解决不了和病人解释起来也是有很充分的理由的:现代的科学只发展到这一步,可是,这能成为一个医生推脱的借口么?!)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让我不禁又怀念起我的本行——中医来。我曾经尝试着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一些临床问题,却发现这实际上是个无底洞,缺少大量临床和基础科研的支撑,系统论对解决具体的临床问题没有直接的用处。
随着临床的增长,我对中医西医的不满也在慢慢的增长,当然,增长的不只是不满,还有困惑,系统论解答了我一部分困惑,但更多的困惑还在等待着我,我希望能为我的困惑寻找答案,中医系统论让我知道,必须用系统论来发展中医,然而我读了中医现代化的一些书,一些文章,却只看到了一个字“乱”,到处充满的也是“困惑”、“危机”这些词,中医现代化甚至连基本的系统论的研究思路都还没确立。看看中医现代研究的现实,不是媚洋,就是崇古,种种不和谐的音符混杂发声,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却到了科研之外!中医系统论也只是流于哲学的探讨,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为此我写了几篇文章,写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谁知越写越感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一陷入竟不能自拔,注意的焦点也渐渐从临床转到中医现代化这个本来与己并不相关的题目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平凡一生
|
2004-10-19 10: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琐忆
先生可否细细讲讲“系统论”
上学期间还曾听说过“控制论”
对于这些东西只是听说过
但是从没有深究过
相对于西医
我觉得中医更需要重新认识
但是如何重新认识
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很多的大家专家都这样来讲
但是没有一种新理论来指导
如何整理这一团乱麻
难道“系统论”可以穿针引线
使人耳目一新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尹牟负
|
2014-4-21 09: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要支持下,楼主辛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王不留行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