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转帖]生命科学发展趋势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生命科学发展趋势
[复制链接]
1449
|
2
|
2004-10-1 22: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技术预测与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研究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组
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健康、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最活跃的前沿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态学;并由这些活跃的前沿引伸出诸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结构基因组、克隆、脑与认知、生物多样性等重要领域。未来20~30年内,科学家将解读大量生物物种的遗传密码,在生命科学的主要领域(例如神经、免疫、胚胎发育和农业生物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使人类认识自身和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知识超过过去数百年。各国对生物学研究的投入越来越大,生命科学对社会的产出也在迅速增加。
一、未来10~20年分子生物学仍然是生命科学的主导力量,基因组学及其后续研究将成为生命科学的战略制高点。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使传统生物学研究转变为现代实验科学。分子生物学在微观层次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正深入到对细胞、发育和进化以及脑功能的分子机制探索。细胞周期 cellcycle 、细胞凋亡和程序化死亡apoptosis and programmedcell death 、蛋白质降解 proteindegradation 是近几年关注的焦点。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大科学工程”的实施,生物学界出现了大规模的集约型研究,步入了大规模、高通量的时代。
二、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必将出现多学科的融合。数学、理论与实验物理、化学、信息科学和仪器工程等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将推动生物学自身以及自然科学其他学科的发展。今后的生物学研究对技术和设备将有越发迫切的需求,方法与仪器的革命将仍是揭示生命奥秘的窗户和突破口。在“后基因组时代”,许多在过去被视为基础研究的工作一开始就与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也更多地介入前期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向产业化转化的速度会更快。
三、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必将带动许多相应的技术和应用研究。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生物工程将趋于成熟并逐渐普及。这些技术的新进展将会给农业、医疗与保健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并对信息、材料、能源、环境与生态科学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四、对生命科学的研究是大规模的跨单位、跨地区、跨国家的联合研究。现代生物学家研究的视野已经从一两个基因或蛋白质的行为扩展到了成千上万个基因或蛋白质的表现,关注的对象已不再停留于一条代谢途径或信号传导通路,而是提升到了细胞活动的网络和生物大分子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生命科学研究内容的深入和范围的加大,使多个实验室间的合作研究方式成为当前的主要潮流,大规模的跨单位、跨地区、跨国家的联合研究成为主要方式。
此外,复杂系统理论和非线性科学的发展,正促使生物学思想和方法论从局部观向整体观拓展,从线性思维走向复杂性思维,从注重分析转变为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新兴的学科增长点不断涌现,一个理论上的大综合和大发展的时期即将来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lgog4694
|
2014-4-21 06: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gopa7574
|
2014-4-21 06: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这个的确如此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会员之家
飞龙戏水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