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解释中的一个矛盾说法

[复制链接]
查看2855 | 回复19 | 2004-10-15 15: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照现代科学的要求,科学概念必须准确无歧义,但是由于《内经》时代久远,它使用的概念往往是有多种意思,这增加了把握的困难。例如,在《黄帝内经·第十九》有一句话,叫做“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其中, “不转”是解释为不能运转。而对《素问·第六十四》“正气不乱,精气不转。”王冰却解释为:“不转,谓不逆转也。”吴昆则解释为:“精气不变。”这两种解释是完全相反的。因为按照第一种解释,“回”就是逆转,“不转” 就是指逆转,而按照第二种解释,“不转”却是指“不逆转”,这似乎有两个矛盾的说法:
(1)“不转” =逆转
(2)“不转” =不逆转
有人解释说,“正气不乱,精气不转。”中的“转”是误置,但是没有给出证据(至少我没有看到)。请教大家,怎样用现代语言来解释“神”、“转”、“回”、“机”四个字。
陈雨思 | 2004-10-15 16: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解释中的一个矛盾说法

这个问题与周大夫讨论过,没有讨论完,所以现在就教于各位专家.
难经难 | 2004-10-16 09: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解释中的一个矛盾说法

不就是不,转就是转。古文哪有“不转”词组
陈雨思 | 2004-10-17 20: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解释中的一个矛盾说法

请难经难查原文和历代医家的注释.
难经难 | 2004-10-18 19: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解释中的一个矛盾说法

转没有方向的概念。转可理解成“行”,不转就是“停”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神行不回头,回就停,就失去作用。
“正气不乱,精气不转。”——正气不乱,精气固。
转,运也。——《说文》
胡转予于恤?——《诗·小雅·祈父》
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汉书·高帝纪上》
却骐骥以转运兮。——《楚辞·刘向·九叹愍命》
转漕甚辽远。——《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贞索隐:“车运曰转,水运曰漕。”
辇车相属,转粟流输,千里不绝。——《汉书·邹阳传》
又如:转饷(转运粮饷);转输(转运输送物资);转海(海运);转粟(运送谷物);转漕(转运粮饷);
陈雨思 | 2004-10-18 22: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解释中的一个矛盾说法

关于“神”、“转”、“回”、“机”四个字的解释
因为古人文字与今天有很多区别,因此,需要进行仔细分析。据《内经词典》,“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中的“神”、“转”、“回”、“机”四字的解释如下:
1.神
《内经》中神字出现190次,情况如下:
(神) 123次
1.神灵。素11。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2.自然规律。《荀子·天论》:。不见其事,而见其动,夫是之谓神。”素66。阴阳莫测谓之神。”
3.生命活动的总称。《史记·太史公自序》:“神者,生之本也。”灵8。“两精相搏谓之神。”张景岳:“媾父母之精,两精相搏,形神乃成,所谓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也。”’
4.指精神,思维活动及情感变化。《淮南·原道》:“则神无由人矣。”注:“神,精神也。”素54。“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
5.指针刺气至的玄妙变化。素:6“何谓神?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 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张志聪:“所谓神者,谓气至之若神也。” .
6.指人体正气。灵3“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
7.指人体的血气。素26“血气者,人之神。”
8.指水谷精气。灵32“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9.指经气。素27“外引其门,以闭其……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故命曰补。”马莳:“推阉以闭其神气,”10.指心所藏之神。素62“神有余不足何如?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王冰:“神,心之藏也。《针经》曰: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也。。
11.指具有高超医疗技术的人。素74“工巧神圣。”灵4“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
(神门) 3次
掌后锐骨之端神门穴处的动脉,是手少阴心经的动脉。素74“病本于心,神门绝,死不治。。王冰:。神门在手之掌后锐骨之端,动脉应手,真心气也。”
(神气) 14次
1.即神。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灵69“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
2.经气。灵1“所言节者,神气之游行出人也。·
3指血。灵18“血者,神气也。”
4.指五脏的阳气。素3“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张志聪:“神气,神藏之阳气也。”
5.正气。素62“按摩勿释,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神机) 2次著针勿
生命活动的概括。素70“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张景岳:“物之根于中者,以神为之主,而其知觉运动.即神机所发也,故神去则机亦随而息矣。”
(神农) 1次
传说古帝名。古史又称炎帝。相传始教民为耒、 以兴农业,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疾病。素75“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著至教,疑于二皇。”
(神灵) 2次
1.聪慧。聪明之极。素1“昔在黄帝,生而神灵。”马莳:“《易》曰:阴阳不测谓之神。灵者,随感而能应也。盖未合而能言之时, 而黄帝即言,所以为神异也。”
2.深奥微妙,变化不测。素9“悉乎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吴昆:“神灵,指天地阴阳而言,言大哉天地阴阳之问也。”又王冰:“言天地广大,不可度量而得之;造化玄微,岂可以人心而遍悉。大神灵问,赞圣深明,举大说凡,粗言纲纪。”
(神明) 15次
1.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素5‘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王冰:“言所以生杀变化之多端者,何哉?以神明居其中也。下文曰: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易·系辞》日:阴阳不测谓之神,亦居其中也。”
2.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素8“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3。阴阳变化的规律。素3“是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
4.微妙,深奥。灵75“此刺之大约,针之极也!神明之类也。”(神藏) 2次
五脏。因心、肝、脾,肺,肾五脏皆能藏神,故谓之神脏。素9“形藏四,神藏五。”王冰:“神藏五者:一肝,二心,三脾,四肺,五肾也。神藏于内,故以名焉。”
2.转
《内经》中转字出现55次,情况如下:
1.运行,运转。《说文》:“转,运也。”素15“神转不回,回则不转。”高士宗:“色;脉本神气以运行,左旋右转而不回;若回则不能旋转,乃失其运行之机。”
2.转动。素27“吸则转针。”王冰:“转,转动。”
3.反方向运动。素64“正气不乱,精气不转。”王冰:“不转,谓不逆转也。”又吴昆:“精气不变。”
4.拘挛。素74“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张景岳:“转,筋拘挛也。”
5.变化。素47“脾瘅……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吴昆:“转,日久传变也。”
6.自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玉篇》:“转,旋也,”见 目转 脑转
7.当作揣,通抟。聚合。灵80“心
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甲乙》神下有分字。转作揣。
(转筋) 20次
筋脉拘急抽动。素77“粗工治之。亟
刺阴阳,身体解散,四支转筋,死日有
期。”吴昆:“四肢转掣其筋。”
3. 回
《内经》中回字出现4次,情况如下:
1.屈曲回转。素74“髀不可以回。”高土宗:“回,犹曲也。”
2.返回。素15“神转不回, 回则不转。”《太素》回作 ?。王冰:“回谓却行也。”
3.通徊,迟疑不决。素28“所谓少针石者,非痈疽之谓也.痈疽不得顷时回。”《太素》回作因。丹波元简:“回,读犹徘徊低徊之回,迟缓之义。”
4. 机
《内经》中机字出现37次,情况如下:
(机) 19次;
1.弩机。弩上的发动装置。素25“伏如横弩,起如发机。”素70“大热消灼,赤沃下,蛰虫数见,流水不冰,其发机速。”
王冰:“少阳厥阴之气,变化卒急,其为疾病,速若发机,故曰其发机速。”
2.事物的枢要,关键。灵69“舌者,音声之机也。”灵75“茎垂者,身中之机。”
3.事物变化的征兆.迹象。素27“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机者,扣之不发。”王冰:“机者,动之微,言贵知其微也。”
4.关节。又作机关。素60“侠髋为机。”王冰:“髋骨两旁相接处。”
5.枢机。素15“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吴昆“机,枢机也。”
6.指经气。灵1“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灵3“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
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静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
(机关) 7次
关节。灵7l“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素44“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王
冰:“腰者身之大关节,所以司屈伸,故曰机关。”
(机道) 2次
弩机的机关窍道,喻指经气变化的机要。素27“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
按照现代科学的要求,科学概念必须准确无歧义,但是由于《内经》时代久远,它使用的概念往往是有多种意思,这增加了把握的困难。例如,在“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中, “不转”是解释为不能运转。而对《素问·第六十四》“正气不乱,精气不转。”王冰却解释为:“不转,谓不逆转也。”吴昆则解释为:“精气不变。”这两种解释是完全相反的。因为按照第一种解释,“回”就是逆转,“不转” 就是指逆转,而按照第二种解释,“不转”却是指“不逆转”,这似乎有两个矛盾的说法:
(1)“不转” =逆转
(2)“不转” =不逆转
有人解释说,“正气不乱,精气不转。”中的“转”是误置,但是没有给出证据(至少我没有看到)。其实,这两个似乎矛盾的说法中可能包含深意。
因此,在我们应用同态学来解读“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这句话的科学含义之前,应该对于 “神”、“转”、“回”、“机”四字的意义进行一番考证,形成一种中医学界看法比较一致的、应用现代准确无误的语言来表达的描述,然后才能做进一步的研究。所以,请教难经难及各位先生,您们是怎样用现代语言来解释“神”、“转”、“回”、“机”四字的。
难经难 | 2004-10-19 18: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解释中的一个矛盾说法

又是一个爱钻牛角尖的,应该去学数学。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非要想得那么复杂。建议你去看看“转”小篆体。不要名人放个屁也是香的。
陈雨思 | 2004-10-19 20: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解释中的一个矛盾说法

简单中包含着复杂。
请难经难看一看"论系统医学的核心"一文.那篇文章与这里的讨论有关.
phenix | 2004-10-20 14: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解释中的一个矛盾说法

现在搞不明白的一点就是“中医一定要追随科学么”
是中医的发展要借重于科学呢,还是用所谓的科学来指导中医
依我来看,应该是科学来研究中医,而不是中医往科学身上去靠
陈雨思 | 2004-10-20 16: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解释中的一个矛盾说法

赞同这个看法:"应该是科学来研究中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