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近中医》系列连载(12)

[复制链接]
查看3015 | 回复4 | 2004-6-20 14: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精诚居士在 2004/06/20 02:56pm 第 1 次编辑]

[watermark]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正气”的因素。我们应该都注意到过这样一个现象,我们日常和各种细菌、病毒时刻接触,但并不会出现疾病,但当我们在受凉、汗出受风或过度疲劳时,这些细菌、病毒就会乘虚侵犯人体,给我们造成感冒发烧等疾病,这就告诉我们,人体自身防御、调节能力的下降(也就是“正气”虚弱)也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形成的原因和性质不同,我将“正虚”分为暂时性和积累性两大类。所谓暂时性,是指人体在特定环境下出现的机体短时间内的防御和调节能力的下降,比如说出汗时毛孔疏松,外界的致病因子就容易乘虚而入;睡眠时,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慢,人体的防卫和调节功能也随之减弱;遇冷时血管收缩,局部抵御和修复损伤的能力就会下降;等等。这些都是暂时性正虚的例子,暂时性正虚只是人体在特定的因素下出现的一种状态,随着特定因素的消除,其正虚也会随之消除。比如说,睡觉时受寒而引起的感冒,是因为在睡眠和寒冷这两个特定状态下,人体对外的防卫能力暂时性下降,导致外邪乘虚侵入人体而造成感冒的疾病,疾病产生后,原先特定状态下的暂时性正虚也就消失了。
    积累性正虚则是指人体脏腑功能衰退,从而导致防御、调节能力下降的一种正虚类型,比如久病耗损、房劳过度、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的正虚就属于积累性正虚,中医通常所说的正虚,也往往就是指这一类积累性的正虚。积累性正虚的形成,和人体的基本物质(如元阴、元阳、气、血、津液等,关于这些物质,我们在后面第六章中还有详细的介绍)过度消耗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正虚一旦形成,就不会随形成因素的消除而消除。正气和人体物质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比喻来形象的理解,人体就好比一个国家,人体内的物质就好比国家的国库,而正气则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国力,国库充盈则国力强盛,国力强盛,别的国家就不敢来侵略和欺凌。同时,国力强盛,国家内部就会安定,百姓都能安居乐业。所以,人体内物质的充足是正气旺盛的决定因素,也是人体抵抗外界邪气侵袭和维持内在脏腑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
    了解了正气和邪气这两个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之后,我们对任何疾病都应该从两个方面去探讨:一方面是邪气盛,另一方面是正气虚。疾病在“正”与“邪”这两个对立面上的侧重点不同,反映出来的疾病的本质也是不同的,所以在治疗上需要采取的方法也应该是不同的。比如说感冒,受寒引起的感冒和体质虚弱引起的感冒在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的本质是邪气盛,后者的本质是正气虚,所以在治疗上前者应该祛除邪气为主,后者应该扶持正气为主。如果遇到正气虚弱的疾病,我们却采用了祛邪的治疗方法,那不但邪气不能祛除,反而会导致本来就已经不足的正气更加衰弱,使得疾病缠绵难愈,甚至越来越重。这种不顾正气虚弱,一味祛邪的治疗方法,中医有个很好的比喻,把它叫作“开门缉寇”,意思是说,如果家里只有老弱人士,这时候有强盗来抢劫,我们应该如何应付呢?当然应该紧闭门户,等待有强壮的青年来救援。这个时候如果不顾自身的力量,打开家门和强盗拼打,不但不能击退强盗,反而会导致家破人亡。如果正气并不虚弱,而邪气过于旺盛,或者是暂时性正虚,等邪气侵入人体后正虚已经得到恢复,这样的疾病又该如何治疗呢?当然应该以祛邪为主。如果这个时候不祛邪,而去补益正气的话,也会导致疾病的加重。中医对这种邪气盛而去扶持正气带来的后果比喻为“闭门留寇”,意思是盗贼进入屋里了,家里明明有壮丁在,这时,如果能打开家门,强盗看到家里有强壮的青年,肯定是不敢轻举妄动,悄悄溜走,但如果偏要紧紧关闭家门,盗贼看到没退路了,那只好拼死厮杀,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因此,正确处理好疾病过程中的“正虚”和“邪盛”的关系,是决定治疗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而处理好“正虚”和“邪盛”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好中医的整体—平衡观念,从疾病表现出来的各种征象中去推断体内平衡的破坏情况,正确判断出“正虚”或是“邪盛”,从而给予恰当的治疗。(第四章完)
由于各种原因,连载暂告一段落,还请见谅。[/watermark]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有关本书的信息
阳光明媚 | 2004-6-21 12: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走近中医》系列连载(12)

为什么不连载了?偶正看得津津有味呢。
黄花草 | 2004-8-30 16: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走近中医》系列连载(12)

没关系。
黄药师 | 2004-10-10 00: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走近中医》系列连载(12)

乱码见下:
   
因此,能否正确处理好疾病过程中的“正虚”和“邪盛”的关系,是决定治疗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而处理好正虚”和“邪盛”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好中医的整体-平衡观,从疾病表现出来的各种征象中去推断体内平衡破坏的情况,正确判断出是正虚”或是“邪盛”,从而给予恰当的治疗。
hslk4023 | 2014-4-20 22: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发呆,回回帖,工作结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