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原创]《走近中医》系列连载(1)
1
2
3
4
5
/ 5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走近中医》系列连载(1)
[复制链接]
14702
|
40
|
2004-6-3 21: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精诚居士在 2004/06/13 08:43pm 第 5 次编辑]
[watermark]《走近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的全新探索
系列连载(1)——本书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走近中医》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走出信任危机
鲁迅说“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
民国政府曾下令废止中医
中医=江湖术士?
中医是慢郎中?
中医工作者不相信中医
中医的公众信任度不断下降
中医该何去何从?
打造信任,重塑中医
第二章 让中医走下玄坛
阴阳五行漫无边际
悬丝诊脉玄之又玄
中医被认为不科学
到底什么是中医
什么是“辨证施治”
中医怎样看病
检查的作用
剥去中医“玄”的外套
上篇·揭开生命的奥秘
第三章 健康的本质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平衡整体
微观研究好比“盲人摸象”
中医创造“整体—平衡”理论
联系与制约是构成平衡的重要因素
五行与五脏
五脏实质上是五个系统
五行学说的本质是联系和制约
健康的本质是动态平衡
第四章 疾病的产生
内在平衡失调导致疾病
重新审视疾病的概念
有关骨质增生的探讨
影响内在平衡的两大因素
什么是“正气”
什么是“邪气”
“正虚”与“邪盛”
第五章 外邪致病
中医的病因观
辨证求因
感染性疾病的本质
什么是外邪
外邪与微生物
六淫与疫疠
六淫致病的特性
疫疠致病的特性
第六章 生命的基本物质
物质是人体功能活动的基础
虚与虚不受补
生命的原动力从哪里来
“元阴”与“元阳”
气的概念与作用
气的传递路径——经络
血的作用
津液在体内的输布
第七章 人体精气的仓库
五脏名称的来源
五脏是藏“精气”的“仓库”
中医创造“藏象”学说
五脏精气在体内的灌溉和凝聚
五脏精华的外现
五官是五脏和外界的信息交换站
神志是五脏精气的化生
第八章 情志疾病
七情与五志
情志的物质基础
情志活动与五脏精气
情志内伤
情志相胜
五志过极都能化火
第九章 饮食的通道
什么是六腑
饮食进入人体的七道关隘
食物的通道——胃、大小肠
水饮的通道——三焦、膀胱
清净之府——胆
五脏与六腑的表里关系
脑与中风
第十章 内生五邪
风气内动
寒从中生
火热内生
津伤化燥
湿浊内生
第十一章 痰饮和瘀血
痰饮的概念
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寒痰和热痰
痰和怪病
饮的分类
瘀血的特征表现
瘀血的治疗
中篇·探究疾病的本质
第十二章 察言观色话望诊
扁鹊的望诊故事
望神
眼睛与脏腑的联系
形态与疾病
五色与五脏
常色与病色
五色主病
善色与恶色
第十三章 舌上的秘密
舌与脏腑的关系
舌的构成
舌的神、色、形、态
舌苔的形成
苔色与苔质
染苔
第十四章 听声与嗅味
声音的产生
声音和人体物质的关系
声音的四个属性
金实不鸣和金破不鸣
听声辨咳嗽
疾病与气味
第十五章 问中有玄机
问诊的重要性
十问歌
问的内容与意义
小儿问诊的重点
第十六章 神奇的脉诊
脉搏蕴涵的信息
脉诊的部位
脉象的概念
什么是平脉
脉的胃、神、根
常见脉象的机理和意义
七绝脉
脉象预测疾病的转归
第十七章 疾病的虚实
什么是虚证
什么是实证
虚证的类别和表现
脏腑的实证
对“非典”的几点思考
第十八章 温热病杂谈
什么是温热病
发热的原因和本质
温热病的四个层次
中药副作用的几点思考
下篇·找寻治病的良方
第十九章 中药是如何治病的
神农尝百草与中药起源
中药的四气与五味
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归经理论
中药的升降沉浮
中药炮制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十章 汤头揭秘
“汤头”的组成原则
剂型和功效
如何煎制中药
中药的服用方法
忌口杂谈
第二十一章 治病八法之汗法
治病八法
什么是汗法
汗法的原理和适应证
实证的汗法
虚证的汗法
汗法的禁忌证
第二十二章 吐法的妙用
什么是吐法
吐法的适应证
吐法的运用实例
常用的催吐方剂
吐法的注意事项
吐后的调适
第二十三章 下法的选择
下法的概念
下法的用途
下法的种类
寒下和温下
逐水与逐瘀
急下和缓下
攻补兼施法
第二十四章 排忧解难之和法
什么是和法
和法的适应症
和解外邪法
调和脏腑法
第二十五章 温法和清法
什么是温法
什么是清法
温里散寒法
温经散寒法
实热的清法
虚热的成因
虚热的清法
第二十六章 消法探幽
消法的概念
消食化积法
消瘀化癥法
消痞化滞法
第二十七章 补法概要
补法的概念
虚则补其母
培土生金法
金水相生法
滋水涵木法
结语
后记
《走近中医》精彩书摘
·中医把肺的这个功能称为“肺朝百脉”。这个“朝”字很有意思,什么叫“朝”呢?以前封建社会,诸侯、大臣进见天子称为“朝”,这个“朝”的过程是怎样的?首先是各诸侯、大臣从四面八方会聚到朝廷,朝拜天子,然后就是和皇帝交换意见,大臣们各自将自己的想法上奏给皇帝,然后由皇帝根据大臣的意见,制定各种旨意,各大臣再把皇帝的旨意传达到地方,并具体付诸实施。我们再来看看肺和百脉的关系,百脉在肺汇聚之后,接着就是和肺进行气体交换,也就是排出自身的二氧化碳,吸入肺中的氧气,交换完之后,再将氧气运输到全身各处,供给全身各组织器官使用,这个过程和诸侯“朝”天子的过程何等的相似?!西医所说的肺循环,中医用一个“朝”字就生动而形象地表达出来了,是不是很奇妙?
·我们看中医的处方,有时候药物很简单,效果却很好,因为中医在开处方的时候,开的不仅仅是药物,其中还蕴涵着自然和宇宙的法则,所以我们学中医时经常强调一个“悟”字,“悟”什么?就是去“悟”中医里面蕴涵着的这个自然与宇宙的法则。
·现在的中医,治病用药,动辄以西医理论为指导,用药成为一种定式,什么药治什么病,丝毫不讲中医的阴阳虚实、整体平衡,到头来治不好病,反而怪中医没用,怪中医落后,给公众造成一种中医不能治急性病,不能治重病的印象,这到底是谁的错?
·中医有句古话,叫“留人治病”,意思就是说,生命是治疗疾病的前提条件,象上面讲的驼背治病的笑话一样,如果生命都不存在了,那“病”治好了还有什么意义?现代医学正在走入这样一个怪圈,把仪器检查出来的“病”作为重点而忽视了本应该放在首位的人的生命状态,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反思吗?
·“湿热”是个什么概念?“湿热”就是一个环境概念!它指出了引起这类疾病的一个环境根源——湿热,外界的湿热或是体内的湿热才是真正造成这类感染性疾病的根源!大家可以想想,中、西医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谁的层次更高些?
·中医并不落后,特别是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思路不但不落后,反而是远远走在现代医学的前面,这中间有很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深思,记住一句话“自然之理即人身之理”,用它来看我们的身体,用它来看我们的疾病,你会对生命、对疾病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而这正是中医所要告诉我们的。
·我们讲中医在疾病的认识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就因为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是建立在“整体”这样一个高度上的,什么是整体的高度?那就是把人体各个脏腑看成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整体,把单一的脏腑功能放到人体的动态平衡这个整体中,把单个的人体放到广袤的宇宙和自然法则这个整体中去探讨、去研究,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
·我们讲脏腑,讲生理,讲病理,讲诊断,讲用药,讲治法,最终讲了些什么?就是讲了一个人体的动态平衡!疾病虽多,根源无非是一个,那就是人体动态平衡的破坏;治法虽繁,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恢复人体被破坏的动态平衡,所以清朝名医程钟龄说:“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这个法就是人体的动态平衡!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法!也是我们的自然宇宙之法!
·中医把这个从寸、关、尺三部上得到的信息叫“脉象”。为什么要叫“脉象”?“象”是表现的意思,前面我们讲中医对脏腑的认识,有一个“藏象”理论,这个“象”就是指脏腑功能在人体外部的表现,所以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象”的含义,所谓“象”就是指各种信息的一种外在表露。比如说我们打开电视机,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画面,听到各种声音,这个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就是一种象,它是电流、电视信号、光线、声波等信息在电视机上的一种综合表现。因此脉象的含义,就是人体内部信息在脉搏上的一种表露。人体内部的信息在脉搏上表达出来了,我们要获取这个信息,就还需要一个接收器,这就是我们的三个手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
·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地方,洪涝灾害频发,我们想要改变这种状况,该怎么做?通过一些局部的调查,我们往往会发现存在着河道淤塞,堤岸不牢等现象,于是我们就对河道进行疏通,对堤岸进行加固,通过这些治理,河道抗洪水的能力增强了,甚至我们可以对外宣称,我们目前河道、堤岸已经具有抵御五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洪灾的能力了。问题在表面上似乎被解决了,但实际的效果如何呢?你是可以抵御百年一遇的洪灾,可是如果遇到二百年一遇甚至更大的洪灾呢?这也提醒我们,我们对河道局部的整治,只能起到一个被动防御的效果,至于洪水的大小、洪水的频率,那只有听天由命了,如果上天不保佑,给我来一个特大洪灾,那就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了。这就是河道局部治理所能带给我们的效果。由于它对洪灾的认识只是局限在眼前的河道上,没有从洪灾形成的根源上去研究和探索,所以它只有通过被动的方式去抵御洪灾,而无法主动地去改变洪灾,只有视洪灾为猛兽,而不能化洪灾于无形。如果我们把目光放的更远,把这个洪灾放到自然法则、放到宇宙法则中去探讨,我们会发现,洪灾的产生,其根源在于地面水量调节能力的下降。地面通过什么来调节这个水量?是湖泊和河道,这些湖泊就像是天然的蓄水池,河道就是天然的输水管,下雨了,地面的水量增加了,这个水就通过河道运输到湖泊中储存起来,干旱了,湖泊中又会向四周的河道供水,从而缓解旱情,从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湖泊就是一个天然的水量调节器,如果我们把这些湖泊给填了,把河道给占了,那一下雨,这个水没有地方好去了,这不就成了洪水了?这就是我们把洪水放到自然这样一个整体中去研究后得到的结果。站在自然这个高度上,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了洪水产生的根源,我们也就很容易找到治理的办法,那就是扩大现有的湖泊面积,增加现有的河流数量,这样一来,水有了排泄和储存的地方,洪水自然就不会泛滥成灾,我们再也无须对洪水严防死守,我们完全可以坦然面对洪水,因为在自然这个整体之下,我们已经抓住了洪水产生的关键,解决了这个关键,我们就真正制伏了洪水。
我们再来看对于疾病的治疗。比如胃痛,在胃镜下发现有炎症、有溃疡、有幽门螺旋杆菌,西医往往就认为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引起,于是给予抗生素杀菌消炎,并配合抑制胃酸的药物来减少胃酸对胃粘膜的破坏。这种方法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很正确,又有可靠的检查做依据,我根据检查的结果给予了针对性的治疗,这不是很科学吗?但如果我们再深入地作一番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治疗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就像是上面说的通过疏通河道、加固堤岸的方法来治理洪水一样,事实上只是一种被动的治疗。我们菌也杀了,胃酸也抑制了,如果细菌杀不光,溃疡无法愈合,胃痛没有好转,那就不关我事了,谁叫你的病情顽固呢?或者用药后导致消化能力减弱、肠道菌群失调,那更是没办法的事,这是杀菌药和抑酸药必然会引起的副作用嘛,这就是看似正确的局部治疗带给我们的结果。如果我们把胃放到人体这个大环境中去探讨,把人体的疾病放到自然法则中去探讨,当我们从整体的高度再来看这个胃痛的疾病,我们就会清楚地发现,原来胃部的这些炎症呀、细菌呀、溃疡呀都源于胃部动态环境的破坏,这和死水会变黑发臭不就是同一个道理吗?胃部动态环境的破坏有哪些?不外乎饮食的积滞、气血的淤滞、胃蠕动能力的衰退、胃部受到的滋养不足等,这才是我们需要去治理的关键所在!恢复了胃部的动态环境,细菌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和环境,我们不需要去杀细菌,而细菌也自然会死亡,我们不需要去抑制胃酸,胃溃疡也会自动修复,这就是站在整体的高度认识和治疗疾病所产生的效果。
(待续)
有关本书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atermark]
http://www.bbtpress.com/asp/bookinfo.asp?bh=14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岐黄子
|
2004-6-3 23: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走近中医》系列连载(1)
精诚的书出版了,可喜可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会联想的风
|
2004-6-3 23: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走近中医》系列连载(1)
可喜可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上官腾云
|
2004-6-4 18: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走近中医》系列连载(1)
是不是精诚给大家邮寄几本,我们给你费用也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三七生
|
2004-6-4 19: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走近中医》系列连载(1)
提示确实很精彩!希望内容更精彩!
以读者的身份感谢作者的辛勤,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三七生
|
2004-6-4 19: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走近中医》系列连载(1)
结构与题目也很好,如果每篇都是九章,结构就更完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长江一碗水
|
2004-6-4 20: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走近中医》系列连载(1)
好样的,盼一睹为快。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精诚居士
|
2004-6-4 21: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走近中医》系列连载(1)
[这个贴子最后由精诚居士在 2004/06/04 09:23pm 第 1 次编辑]
上官腾云兄:
如果要书,可直接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邮购,我到目前还没拿到书,由于目前出版社主要精力都在教辅书,所以在书店可能都还见不到本书,照出版社给我的邮件,书是5月1日出版的。如果有书,我可以送给各位,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精诚居士
|
2004-6-4 21: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走近中医》系列连载(1)
三七兄:
本书由于出版社给的时间比较紧,所以在内容和结构上可能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各位兄长在看后如果有什么意见和批评,欢迎大家给我提出,这样在重版时我能做一些更好的改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匿名
|
2004-6-5 21:33:47
[原创]《走近中医》系列连载(1)
呵呵,别忘了你的承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下一页 »
1
2
3
4
5
/ 5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诚居士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