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于中医的几点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5392 | 回复12 | 2005-5-28 12: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  不得不承认,在中医这个领域里,我还很嫩--只不过是一个大一的学生.但我却对中医有最大的信心,有我自己的思考.
   看过很多中医杂志,有些也是中医界权威性的刊物,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热衷于讨论"中医是否科学"这个问题.在我看来,这本是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中医就是中医,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临床效果,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值得骄傲的财产!只有对中医没信心的人才会千方百计的把中医往"科学"里面拉,以此获得一点心理安慰:咱也是搞科学研究的.何苦呢?
    假如我有一把直尺,非常非常精确,但肯定有不能量的,比如圆周长.总不能说,不能量的东西就不存在长度了吧?只能说尺子不够完美,需要改善.现在我们所认识到的"科学"就像这把直尺,遗憾的是,中医不是直线.所以中医不科学.然后,为了中医的"发展",就拼命把中医拽成直线,以符合"科学"要求!这不正是近年来中医走的发展道路吗?这难道是中医该走的路吗?
   看看那些所谓的中医研究新成就吧:气的物质基础、神与神经递质的关系、经脉的实质……有必要吗?对指导临床用药有帮助吗?与中医理论的发展完善有联系吗?没有!那大把大把的砸银子研究这些干吗?大概是自己哄自己玩吧。还有那些喜滋滋的研究中药新剂型的,纯属无病呻吟。除了针剂,还有那种剂型是原来中医没有的?!汤丸膏散栓洗,那点比西医少?那点又比西医差?
    可惜的是,现在对中医抱有信心的人越来越少.我的同学中有一大部分对中医持怀疑态度.这不能怪他们,如果让您上午学完了解剖下午接着学中医基础理论,您也晕!而且没有实践做基础,对于刚接触中医的学生来说,中医理论太"玄"了!我们如此,相信其他高校的学生也大致如此."中医后继无人"已不是一句感叹,而是一个事实!
    我们有很多人热爱中医,却不得不挣扎在高等数学、英语中,把专业课的学习一推再推,我们需要学位,需要毕业证书,惟独不需要好的专业成绩--60和100对我们的毕业没有任何影响.这是我们的悲哀,未尝不是中医的悲哀.我无力改变,只能适应,好在我有对中医最深的热爱.[/watermark]
蒲亭逸仙 | 2005-5-28 13: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中医的几点思考

你虽然是学生,但很有见地。赞赏中!
风精灵 | 2005-5-28 13: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中医的几点思考

  惭愧,一个接触中医不到一年的学生而已.依仗年轻气盛,贻笑大方了!
qiangbazhizi | 2005-10-26 20: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中医的几点思考

挡路的人太多了.努力中!!!!!!!!!
蒋新民 | 2005-11-20 18: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中医的几点思考

不改革中医在使用设备上的随西医化的现状、中医底气不足!!
  蒋新民   20051120
shmily | 2005-12-4 03: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中医的几点思考

很有道理的,我大一的时候也这样啊!不过我是越来越喜欢了!哈哈
有时觉得她是一种文化,历史,可是理解她的理论的时候觉得是那么神,不可思议!哈哈
蒋新民 | 2005-12-4 05: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中医的几点思考

经络图示仪》诞生的趣事


往事如烟、研究和对中医经络和针灸、点穴等奇文杂事的探索,成了打发每天的‘愉悦之事’,能从中受益、妙不可言。我研究和对中医经络和针灸点穴等奇文杂事的探索是纯爱好,不图什么,保家人和保自己的健康就很满足了。不象研究部门有任务。在卅多年中有些研究趣事、令人回味、说说这些、也算是交流吧!
1. 果真有感传、记忆尤新;自从拜师学点中医,文革中事事怀疑一切。不信那针灸图标的循经线,记得那年冬天上午还天阴要下雪,从外回屋后不由得双手捂那有热气的烟囱、烟囱的两节接合处有个毛刺、 让左手的鱼际穴区碰压上了、当时真感觉有一条细棉线似状从手掌大拇指肚处以约不到一秒的速度在左胸的中府穴点处结束。尽然同掛图标的手太阴肺经的循行线一致。后来重试和让别人再梧烟囱试试再也没有“感传”了,后来有研究说什么像一条带子或用那时的脉冲电刺激就产生“感传”什么“经络敏感人”我看有些夸张;经络现象“感传”是有条件的一种“外候”它不是经络的存在方式的唯一。
2. 疑惑杂症、以及现人说的“癌瘤”症,在经穴中,至少在手足爪甲边旁开处的井穴上绝对要有现在我说的穴质改变、‘π ’、‘σ ’的反映绝非偶然。1973年自称“蒋氏反应点”经过后来在临床调查中更得到肯定。1998年家亲戚在右锁骨处有个硬包、查右手3井点‘π ’反应。不到半年该右锁骨处有个硬包是‘鳞癌’而过世。我平时爱给那些好流鼻血的少年查一下,若手井穴的、尤其手3、手5井点没有查几次都有的‘π ’反应就放心吧!绝对不会有什么白血病等、有些不明的低烧不退。若查出手7井穴失衡和轻穴质状态‘σ ’时一般就按西医讲的植物神经紊乱、吃点谷维素就退烧了。这些过去的实例、使我渐渐地悟出了、以手足井穴点的40个测点为基础的“经络现象的‘四维网络’动态理论。能够以此来完成、百发百中的“所谓病家不用开口、就那怕是你现在肠鸣要虚恭也能顿时查出……。好多年前同现任的国家经络研究中心的庄鼎先生那儿表演过‘弹无虚发’这一慕。那时年青气盛。搞了多次的“双盲法”来验证经络诊断、病家不用开口便知的“擂台”。这些往事、另类的经络“研究、应用”使我不泥古人而又不忘验证古法。尤其对运气学说和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那些过于牵强之说、同验证不符必需先放下、按实际中去寻思。其中高武的〈针灸聚美英〉实话最多、他的经络是动、所生病的学问是实践真知。
3. 还想通过“双盲法”来打来验证经络诊断、“病家不用开口便知”的擂台。告诉经络诊断技术真是简而有效之法。也是减少庸医杀人不用刀之法。协和医院现在还存有孙中山先生的病例、许多人已逝几十年前的病案还保留着、因为治病就靠症案的经验积淀、别无捷径。经络诊断技术的发展也是如此。所渭“便知”完全是通过经络图示来归纳、使之推断出必然如此、在积淀的总结中完善。有了这个理谁都行。有愿试之想通过“双盲法”来打来验证经络诊断、“病家不用开口便知”的擂台的读者可预联系约定、最好多凑些人,这对统计也有好处。我可以负责地说那些仅凭‘十二经’的沉年谷子来搞出的经络诊断什么系统或有多大多花俏界面或数据库(拣剩的)都无法同《经络图示仪》来划等号;不信那就试试!我想那些种看不种用的产品、自生自灭不足为怪、连研制者自已都不用的东西短命是必然的。我天天几次地用《经络图示仪》的拆分头来调治自已。因为我的冠心病、不这样早就安上西医治疗的‘血管支架’了。对我有用、研究能说没兴趣吗!能说没回报吗?

毉椽先生 | 2006-2-13 18: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中医的几点思考

中醫難學啊,況且在中醫院校中繼承中醫的學子們卻不能腳踏實地地接受老祖宗的遺產,剛知皮毛就大勢批判,更可悲的是畢業了竟然不知類經傷寒爲何。中醫啊,西化了,多少現代的中醫就是開中藥的醫生。
jywzb | 2006-2-14 15: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中医的几点思考

中医不好推广一部分原因也在于中医以个人的望闻问切针对个体系统,千医千方,至今也没有系统的理论,需要每个热爱中医的人共同努力!
我是小虫 | 2006-3-2 22: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关于中医的几点思考

虽是学生,有深度,此中医之福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