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求助]心衰和心绞痛如何用中药调理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求助]心衰和心绞痛如何用中药调理
[复制链接]
2528
|
5
|
2005-10-27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请问:80岁的老人现在因心衰、心绞痛住院。在最厉害的时候照了心电图!但是图中并没有显示异常!!连续吃药和点滴后仍不见好转!而且晚上经常发作,病人气短、憋闷!大汗淋漓!关键是病人有严重糖尿病!希望能用中医的办法来调理,让病人能舒服一些!!!希望有关人士能尽快回复!!很急!!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杏林伊人
|
2005-10-29 15: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心衰和心绞痛如何用中药调理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请填一个问诊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GIGI
|
2005-11-2 17: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心衰和心绞痛如何用中药调理
快到这儿问问吧:http://www.hantang.org.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蒋新民
|
2005-11-14 14: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心衰和心绞痛如何用中药调理
冠心病的中医认识和施治中采用《经络图示仪》来完成保健
蒋新民 8/18/2005
目前中老年的致命杀手使国家和家庭财力大伤的病——〈冠心病〉几乎世人皆知。中医是如何看待呢?借文说之:“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临床一般分为五型,其中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型属于中医学"厥心痛"、"真心痛"、"胸痹"的范畴,现多以"胸痹"或"心痛"称之。其表现主要是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安卧。病位主要在心,但与肝、脾、肾也有一定联系。{从《经络图示仪》分析主要以手9. 手5. 手1的井穴测点失衡、和穴质变化、以及该经的古典郄穴、俞穴、原穴的质态异常为特征。}
病因病机
(1)寒邪内侵:素体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胸中,痹阻胸阳,或寒痰互结,心脉受阻,气血瘀滞而成胸痹。{利用《经络图示仪》的拆分测头常K.C.F双内、外关穴和郄门穴以及胸部的脾、肾经和任脉该胸部的低阻点並有穴质Q状态点的“阿氏穴点”进行正3负7的极性变换以强刺激使之‘发痕斑丘’每次都会有6小时的疗效,须经常施用、闲时便用最好。}
(2)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或暴饮暴食,致使脾胃受损,失其升降之机,水谷不运,聚湿生痰,痰浊阻滞脉络,致胸阳不振,气滞血瘀,心脉痹阻。
(3)七情失调:忧思伤脾,郁怒伤肝,脾虚失运,则痰浊内生,肝郁气滞,则经脉受阴。无论痰浊、气滞或痰气互结,均可致血脉运行不畅,胸阳不振,心脉痹阻成为胸痹。
(4)年老体弱:久病或年迈之人,肾气不足,脾胃虚弱,肾阳虚,不能温煦五脏之阳,则心阳不振而发胸痹。肾阴虚,水不函木,则肝肾阴亏,心肝火旺,心脉失于濡养,拘急而痛。脾胃虚弱或失血之人,气血生化无源,血脉不充,血虚无以载气,则气亦随之而少,致气血两虚,心气虚弱,鼓动无力,心脉痹阴而发胸痹。
以上诸病因病机,可互为因果,也可数者并存。
辨证论治
(一)气滞血瘀证
1.症状:胸闷,气短,心胸疼痛较剧,心痛阵作,痛有定处,可因暴怒而致心痛,痛剧则可见肢冷唇青,或痛引肩背甚则心痛彻背,伴心悸、怔忡、舌苔白,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瘀点,或舌下静脉青紫,脉弦涩或结代。
2.证候分析:气滞血瘀,胸中气机不畅,则胸闷、气短。心脉不通,不通则痛,故心胸疼痛。瘀血凝滞,故痛处固定不移。暴怒则肝气上逆,气瘀互结,则可致心痛发作。手少阴心经循肩背而行,故痛引肩递增甚则心痛彻背。瘀血阻塞心脉,气血运行不畅,故心悸、怔忡。弦脉主痛,瘀血内停,阻滞脉络,故肢冷唇青,舌暗红或紫暗,有瘀斑瘀点或舌下静脉青紫,脉涩或结代。
3.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4.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桃仁12克 红花9克 当归9克 生地黄9克 川芎5克 赤芍6克 牛膝9克 桔梗5克 柴胡3克 枳壳6克 甘草3克
随证可酌加郁金、延胡索、沉香、丹参、益母草、五灵脂、三七、乳香、没药等。
(二)痰浊阻塞证
1.证状:心胸闷塞,疼痛时作,阴天加重,痰多,或白痰或黄痰,呼吸不畅,形体肥胖,舌苔白腻或水滑或黄腻,脉滑。
2.证候分析:痰浊阻滞胸中,脉络不通,胸阳不振,气机不畅,故心胸闷塞,疼痛时作,呼吸不畅。痰浊多兼寒邪,故阴天加重。痰浊之邪困脾,脾主肌肉四肢,脾气受困,则身重乏力。痰浊壅塞,则痰多,苔白腻或水滑,脉滑。痰浊日久化热,故可见黄痰,舌苔黄腻。
3.治法:通阳散结、宽胸豁痰
4.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
瓜蒌实12克 薤白9克 半夏12克 白酒适量
痰饮为主或兼寒者,可酌加桂枝、干姜、茯苓、白叩仁、细辛等。
痰郁而化热者,可酌加竹茹、枳实、黄连、胆星、茯苓、陈皮、郁金等。
痰阻胸中,气机不畅,致气滞血瘀,故常于理气豁痰之时与活血化瘀药配合,可加入丹参、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益母草等。
(三)阴寒凝滞证
1.症状;胸痛时作,感寒痛甚,心悸气短、四肢厥冷,苔白、脉弦紧。
2.证候分析:寒邪内侵,阳气痹阻,心脉凝滞不通,故胸痛时作。胸阳不振,气机阻滞,故心悸气短。已有心阳不振,复感寒邪,则阴寒更盛,故疼痛加剧。胸阳不展,不能达于四末,则四肢厥冷。苔白、脉弦紧均为阴寒凝滞,阳气不运之候。
3.治法:辛温通阳、宣痹散寒
4.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
当归12克 桂枝9克 赤芍9克 细辛3克 炙甘草5克
可酌加干姜、薤白、丹参、檀香等
若疼痛较剧者可加入附子、蜀椒、赤石脂等。
(四)气阴两虚证
1.症状:胸闷气短,心痛时作,心悸乏力,头晕目眩,心烦不寐,或自汗或盗汗,耳鸣、腰膝酸软,舌质偏红或紫暗或有齿痕,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细弱或强代。
2.证候分析:气虚鼓动无力,阴虚心脉失去濡养,故胸闷气短,心痛,心悸乏力。汗为心之液,气虚不摄则自汗,阴虚火动,迫津外泄则盗汗。虚火扰动心神则心烦不寐。阴虚阳亢则头晕目眩。肾开窍于耳,腰为肾之府,肾阴虚则耳鸣,腰膝酸软。气阴两虚则可见舌质偏红或紫暗或有齿痕,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细弱或结代。
3.治法:益气养阴、通脉宁神 {利用《经络图示仪》的拆分测头常k.c.f.双三阴交、手郄门、孔最穴和手少阴心经区的‘阿氏穴点’可以选负极占6成正极占4成来调刺至发底痕斑状、可起到益气养阴、通脉宁神。}
4.方药:炙甘草汤合左归饮加减
炙甘草12克 党参15克 生地黄30克 桂枝10克 阿胶6克 山萸肉6克 枸杞子10克 茯苓10克 山药10克
阴虚偏重者可酌加远志、五味子、当归、白芍、女贞子、麦冬、玉竹等。
气虚偏重者可酌加黄芪、白术等。
若兼有血瘀者可酌加丹参、益母草、三七、赤药等。
(五)阳气虚衰证
1.症状:胸闷心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心悸,畏寒肢冷,腰酸,舌质淡或紫暗,脉沉细或结代。
2.证候分析:阳气虚衰,胸阳不展,气滞血瘀,心脉阻滞,故胸闷心痛,气短心悸,阳虚失于温煦,则畏寒肢冷,肾阳虚则腰酸,舌质淡或紫暗,脉沉或结代均为阳虚而瘀血内阻之表现。
3.治法:益气温阳、活血通脉 {利用《经络图示仪》的拆分测头常k.c.f.双足三里、双太溪穴、双内、外关穴每次用负极每穴点约1-3分钟直到该区的测点皮肉因电流极化至该点产生发痕状态可达到益气温阳、活血通脉的作用、日可做2-3次、发痕斑丘疹就有效、该痕斑丘疹会自愈但也要保洁防感染。}
4.方药:右归饮加减
附子6克 熟地10克 山药10克 山萸肉6克 杜仲10克 肉桂6克 枸杞子10克 党参15克
可酌加茯苓、白术、黄芪、鹿角霜、毕拨、良姜、干姜、薤白、桃仁、红花、丹参等。
一般说来,胸痹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因其“标实”所以利用《经络图示仪》的拆分测头、用正3负9的电流极性(其3.或9.指其电脉冲的频率次数)进行胸部肾经和脾、胃经和肺经的局部古典穴位和特异阿氏穴点调整刺激、每次要用10-20分钟静心调治至该区测治点皮肉发痕如丘疹状才有作用、〈简称 KCF 疗法〉这是治标实。后以正3方式把手足40井测点全过一遍达到对“四维网络”的平衡处理,补其根本则以负极激活其足腿部区的肝、肾经原穴和三阴交穴和足三里穴的补法来做为经常刺激的‘保健点’以补“本虚”。 }临床治疗应分清主次。标实有血瘀、阴寒、痰浊之不同,本虚又有气血阴阳之区别。心绞痛发作期多以治标为主,缓解期多以治本为主或标本同治。{ 利用《经络图示仪》的拆分测头在缓解期多以治本为主、主要有空时每天调刺足三里、太溪、三阴交穴多次、负极为主、疏通法则以用正3负9的电流极性进行、大约在2-5分钟后达到极强有刺疼感、测点毛孔发生皮肉电流极化至发痕和丘疹状才有效、大多数每次可有6小时作用、测点痕班迹多数半月或半年消失有的测点会有永久测班痕的皮色素改变、但这个代价是值得的,当然颜面部位就不要采用KCF 方法了。}
现今猝死的例子很多,据称笑星高秀敏演员也是心梗而猝死、据统计猝死全国年有60万人、约80%为冠心病可见之严重、保健预防之重要。不要认为西医体检正常就是正常、其实多数都处在“ 亚健康 ”状态,非常需要利用《经络图示仪》类的检测,只有经络臟腑的动态协调、气血机能才能与自然环境同步、才可有能力修适自身以适应环境,达到动态的平衡从而适应环境的波动性,经得住同步的生存。适应生存压力、常做利用《经络图示仪》类的检测和动态 k.c.f.的自我调整促进“ 四维网络 ”的相对稳定便可以预防像猝死的例子、避免因发生而感突然、其实除非意外“无病不死人”常人的气机失和、经络臟象的相互制约失职、就是主要因素。
用了许多中医的对冠心病的解释、说明对该类疾病中医的理法是全面宏观的。严格讲当前中医基础理论面临有六大问题:①中药功效级差问题;②特效方剂的筛选;③证的客观化研究;④辨证论治机理的研究;⑤组方原理;⑥中医的继承问题。等等这些建议从转变观念、更新研究方法等方面加以研究,以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的新发展。推介《经络图示仪》就是要在手段上提高中医、这个步伐费用少因有标准规范容据有可操作性、抛砖引玉让中走出低谷,不妨同仁们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小李飞刀
|
2014-4-23 15: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ustr2971
|
2015-4-30 06: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更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宝贝熊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