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灌水]中医养生之道:秋冬季进补还是要养阴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灌水]中医养生之道:秋冬季进补还是要养阴
[复制链接]
1774
|
2
|
2005-10-29 20: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说起秋冬养阴,许多读者也许不太了解,但要是说起冬病夏治,相信许多人都不会陌生,每年夏天一到三伏那一段时间,市内各大医院中医科便是车水马龙,等待敷贴的病人早早排起了长队。由于冬病夏治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因而深受患者欢迎。事实上,秋冬养阴与冬病夏治原本是一对孪生姐妹,只是由于冬病夏治早为人知,而秋冬养阴尚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祖国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在疾病的调理以及保健养生中,如果能将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便是这种思想的结晶。春夏两季阳气盛,阳虚之人,此时养阳可得天助,这便是冬病夏治中药敷贴的理论基础;而秋冬两季阴气盛,阴虚之人需滋阴养液,四季均可补,为何以秋冬最佳?这好比一株干渴的鲜花,春夏养阴犹如中午浇花,浇下去的水分会被蒸发掉一大半;秋冬养阴好比傍晚浇花,同样多的水分不但不会被蒸发,还可兼得晨露的滋养。可见,无论是秋冬养阴还是冬病夏治,均巧妙的运用了天时之利,自然事半功倍。
那么,哪些人宜在秋冬养阴呢?中医认为,久病伤阴,许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亢、高血压、慢性肾病、更年期综合征等一系列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阴虚表现,养阴补虚是这类慢性疾病调理的重要原则,常用的补虚方剂有六味地黄丸等,其中六味地黄丸是中医沿用千余年的养阴经典名方,方以熟地、山药、山茱萸“三补”和丹皮、泽泻、茯苓“三泻”组成,补泻结合,调理阴阳,滋补肝肾之阴,广泛适用于临床各类阴虚疾病,秋冬两季坚持服用,可有效改善久病阴虚体弱的症状,增强体质,缓解春夏病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qiuxiuo123
|
2014-4-23 12: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让人看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gog4694
|
2015-4-26 17: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强,支持楼主,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临床经验
wg7353924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