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原创]泰南痹证特点及中医药防治简述 俞燕政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泰南痹证特点及中医药防治简述 俞燕政
[复制链接]
1922
|
4
|
2006-6-9 12: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watermark]泰南痹证特点及中医药防治简述
泰国华裔企业特邀中医师:俞燕政
笔者于93年首次到泰国观光考察。一日在泰国哈哎特拍叻路巧遇一位年过六旬陈氏妇人,其双膝因肿痛举步难行二年余,自服各种祛风湿药、滋补药,病痛却有增无减,膝周红、热、肿、痛,下肢筋脉拘急、行走困难,上楼下床均需携扶,每逢子夜膝痛难眠。陈氏之夫(当地华人侨领)郑先生特邀施诊。经四诊合参,所见陈氏烦渴、舌红、苔黄、脉数,皆为火热之候,诊为热痹证。嘱其停服原方药,遂投麻杏石甘汤合三妙散煎服,施针数枚,用笔者自制的加减三黄散外敷于膝周。二、三日痛症大减,可自行上楼下床,且逢亥时已入梦乡。该夫妇可谓喜出望外。继而诚挚挽留笔者常驻为民诊治,还提供一间雅室供患者施治。至今,笔者往返中泰二十余回,每逢病家延医、力尽薄力未有推辞。一晃十余年,所治患者甚多,乃至周边国家区府(曼谷、台湾、新加坡、马来西来等)均有华裔纷至求医。今就泰南痹证特点及防治之要特撰此文,以飨读者。
泰南四季炎热,多雨潮湿,人们平日常开冷气机、吹风扇、或席地坐卧、或出汗后立即冲凉、或喜饮寒凉饮料、或喜食煎炸佳肴。从而极易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者和活动功能障碍等,此情屡见不鲜,临床症状俱有渐进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这些病症即中医所言“痹症”。根据痹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大体包括了西医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性疾病等等。多发性肌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脉管炎,亦可按中医痹证辨证施治。
许多痹证患者初期未经辨证、往往滥投乌附、乳没种种燥热之药、或图一时之快,求寻偏方、单方,或更加各种外治法,如暴力捏筋掐骨、或用剧药烈药外敷外擦等,欲强攻其痹,往往使正气日衰。另外常见患者进补失当、不识粘腻之品,久服、过服助湿碍胃(如熟地、炙干草、黑枣等),致使脏腑功能失调。凡此种种,导致人体气血阻痹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尤其是素体虚弱者,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外邪更易入侵,病后无力驱邪外出,以至邪气逐渐深入,留连筋骨血脉而成顽痹。病久气血周流不畅,“血停为瘀、湿凝为痰”,痰瘀互结、外邪相合、阻闭经络,深入骨骱。到了晚期关节肿胀、畸形而致发者亦不少见。
中医将痹证分为实痹、虚痹二大类。实痹又分为风痹、痛痹、湿痹、热痹、顽痹五型;虚痹分为气血虚痹、阴虚痹、阳虚痹三型。每型因人、因时因地不同可相互转化,故理、法、方、药各有不同。治疗上尚有古训:“忌下、收敛、酸寒、苦寒;宜辛散行气、燥湿、甘湿、淡渗”等禁忌。现就中医治则、方药简述如下:
风、痛、湿三痹治法当祛风、散寒、除湿,温通经络,选方蠲痹汤加减;热痹当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兼风湿者,佐以疏风胜湿,湿热相合者,以清热利湿为主,选方有麻杏石甘汤、白虎汤、犀角汤、宣痹汤、三妙散等;顽痹当活血化瘀、化痰通络当主,兼补肾养肝扶正,选方有活络丸、身痛逐瘀汤、益肾蠲痹丸等;气血虚痹以调补气血为主,常以滋肾养肝为主,选方归芍地黄汤加味;阳虚痹以温阳益气为主,常用真武汤加味、附子八珍汤、或合小金丹、益肾蠲痹丸等等。
痹证初起,由于正气未虚、病邪轻浅、治疗得当,获愈不难。但当地患者多有失治、误治史,或护理失宜之弊,就诊时病程均较长。所以,要达良效,需采取内服外敷、针炙、小针刀、推拿、按摩等综合疗法。此外,初病应当积极采取正确疗法,杜微防渐,已病防变。
再者,中医注重未病防病。泰南居民首当防潮、防湿,亦须防风、防寒。如:劳动汗出时切勿当风吹之,内衣汗湿后要立时更换,汗后用棉质巾帕擦干为宜;日常不可乘身热汗出时沐浴;床褥、被单勤洗、勤晒、保持干燥。适宜床架卧居,便于通风防潮;禁忌长期睡地铺、席地盘坐,使用冷气机要注意加被保暖。饮食方面,少饮冰水,椰汁等寒凉饮料;少食煎炸燥热食品为宜。即所谓:“饮食居处,为其病本”。
另一方面,治疗应积极彻底,防病内传,病重或有全身症状时应卧床休息一段时间,以防“劳复”。个人生活还要房室有节、饮食有常、劳逸结合、起居规律、适当运动、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以抗御外邪,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006年6月9日二稿于中国厦门
1998年7月9日 初稿于SONGKHLATHAI书梯公寓
泰国《新中原报》SONGKHLA记者实地采访见1998年8月15日第23版《俞燕政专科医师畅谈中草药疗法》
[/water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蒋新民
|
2006-6-9 16: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泰南痹证特点及中医药防治简述 俞燕政
“许多痹证患者初期未经辨证、往往滥投乌附、乳没种种燥热之药、或图一时之快,求寻偏方、单方,或更加各种外治法,如暴力捏筋掐骨、或用剧药烈药外敷外擦等,欲强攻其痹,往往使正气日衰。另外常见患者进补失当、不识粘腻之品,久服、过服助湿碍胃(如熟地、炙干草、黑枣等),致使脏腑功能失调。凡此种种,导致人体气血阻痹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尤其是素体虚弱者,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外邪更易入侵,病后无力驱邪外出,以至邪气逐渐深入,留连筋骨血脉而成顽痹。病久气血周流不畅,“血停为瘀、湿凝为痰”,痰瘀互结、外邪相合、阻闭经络,深入骨骱。到了晚期关节肿胀、畸形而致发者亦不少见。”讲得实际,对痹证患者往往会因施燥热活血而伤阴、辩经络之趋势和虚实极为重要!对此找篇文阐述吾意:用《经络图示仪》促现代中医的与时俱进
有文摘讲:“西方生物医学理论是建立在近代经典物理学基础之上,研究对象属组织解剖学视野所见之实体本体,其认识论基于牛顿机械还原论,研究方法自然侧重于线性分解剖析、重复性实验和数理统计。在这样一套科学哲理指导下产生的应用基础理论,必然形成以清除组织病灶、抑制体内致病菌毒为基本特征的对抗性临床医学技术。中国的医学理论,自《黄帝内经》问世,已有2500年的历史,它的生命观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理论"气一元论"的基础之上的。正是由于中医重视人的无形的关系本体,而相对轻视了实体本体的研究,故而不可能再建立另一套分析、实验的研究方法。也正是由于中医一开始就视人为天人合一的复杂系统,很难将人作为简单、线性系统进行分解剖析,故而没有走西方对抗医学之路,去着力发展外科手术,合成药物疗法。在近代西药学的竞争中,中医长期处于受排挤、歧视和被改造的地位,中西医学理论上的差异便是20世纪以来中国医学百年衰落的根本原因。中西医学的研究对象、认识方法迥异,中国生命医学与现代生物医学的结合,决不能视为技术上的简单叠加,更不是知识兼并…。”
那么些从学院毕业的新中医大夫、该如何与时俱进地再现状中发展壮大成 好大夫、名医、而万古流芳成为“大家”呢? 让百年衰落的中医复兴事业全压在新中医大夫上将是难维之事!若不从方法提高中医、 一切或扶植性的拔苗助长支持、以及那费口水的“斗嘴”、只能淹死中医。把他抬得太高也只是虚名。现状已是2500年的历史之后了。现今的中医学教材、脱胎于传统中医、在表述理念上、如同清末民国初期的服装、即有西服又长辨混在一身……!就不能把传统中医、在表述理念上与时俱进地强化吗?
北京灵枢经络诊断技术研究所推介的《 经络图示仪 》在通融现今的中医学教材上、将传统中医进行“纯化缩浓”人生苦短、大千世界强者生存、红尘滚滚、不要之乎者也!这是现实…。近50年来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已证实了这一论点,真正中西医学理论层面上的结合不但有待于现代基础科学前沿的发展,更有赖对科学哲学的再认识:认识到人类科学体系发展的多元性结构,承认至少它有东西方的两个源、两个流,摒弃以西方现代分析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作为评估科学发展取向的唯一标准。唯其如此,东西方科学文化才能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成功地构筑互相结合的"融通走廊",建立公平、兼容的科学评价体系,才有可能熔东西方医学为一炉,在新千年中,创建人类统一的新医学……。 这个美景你等得了吗??做好大夫有技术、有过人的中医技术,治病救人才不是空中楼阁。仅凭学院医学的毕业、开始“无医可治…”、以后就“无药可医”了!推介的《 经络图示仪 》让你在中医技术,治病救人的棋盘中发展技巧、找到可以同医学院中所积淀的中医基础得以研讨发挥的舞台、让治病手艺得以发展到如探囊取物之“名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伴随人类社会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的疾病谱已发生了结构性变异,现代综合征、癌症、心身疾病、医源性疾患等的困扰…、使人类痛感现代医学的局限性,拯救现代医学危机必将是现代中医的任务!《大医精诚》(唐·孙思邈撰)摘些:“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脉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山戲)、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我说该文为医者之座右铭!学院毕业有了基础、同起跑线、但有过人之技、没有新方法新技术武装自己不可能事半功倍。为什么讲推介《经络图示仪》促现代中医的与时俱进!因为毕业初入医途、开始实践所学用之临床的收效与所学的验证、理解筑成今后成功与否、尤其是现今社会、时不我待!好大夫就在于临床发挥、审其阴阳、无与众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看判断准确性。《经络图示仪》的参阅将始理法更上一层楼地有依据。例如虚不受补…、上盛下虚…、湿滯郁瘀、虛实相加等内科杂症等。有了依据测查、从图示的发生变化规律的引出找到判断准确性、以此施药、再依此来验証其过程、以达到准确性的功效、而不是熬时日地碰钉子、再积垒、那时候成不了好大夫。参加临床后必不可少要接近西医、进行教量这是“ 道不同可以谋”的过程。有文我意同摘些:“西医强调的是以毒攻毒,首先要先找到致病病毒,再找到杀灭这种病毒的药品,未找到病因之前无法决定治疗方案,更无药可医。与西医对抗疗法不同,中医虽无微生物学理论,但其“戾气”学说自有一套解决病毒性疾病的方法,并非与病毒对抗,中医药的魅力在于其辨证论治,强调人体阴阳平衡,调动人体自康复能力,调护病人正气,使邪不胜正,并给“邪”以出路,以恢复健康。所以在治疗病因不明疾病和多因素疾病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任何疾病只要有临床表现,中医就可据此拿出一套治疗方案。”此观点的树立是中医特征!中医药学繁衍的历史长度,与中国5000年历史文化同样悠久,其作用和现实意义不容否认。(经络图示仪)的使用方法来源基础是中医的理论方法、同中医的基础相吻合。让现代中医的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光大中医!当前、“当学生抛弃了望、闻、问、切,缺乏中医思维时,我们的中医院校培养的学生已不再是中医了。”在分析当前中医教育流弊时,一位著名中医专家痛切地指出,在西医理论主导下的中医教学已失去了中医的真谛。中医教育西化的苦果使得每年培养成千上万学生。但几十年来,中医院校培养的真正的中医不多,中医科研上有成就者很少,名中医更是罕见,与西医院校的状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根本原因是中医教育严重西化,传统中医文化与中医技能被轻视、被遗忘、被丢失。许多中医药硕士、博士生学习研究的不再是中医药领域,不是在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诊疗水平上加强与提高,而是按照西医培养的要求重仪器重实验。这在圈内已不是新闻。以师带徒、师徒传承是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几千年来造就了一大批受群众欢迎和爱戴的名医。我国尚存不少师徒传承的民间医生,临床水平高,治疗成本低,治病效果好,深受群众欢迎。但今天该方法不可与时俱进,必不可避免地要萎缩。中医的发展必然趋势是手段设备上的创新革命!有文再摘些:《“全国大小中医院虽有近2500家,但基本上全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已经没有真正传统的中医医院:查病主要靠西医仪器来检测与化验;诊断病主要靠化验单的数据来判定;处方主要按西医思维与理论来开方治病;抓药是中药西药并用,中药西药为主互见;看效果主要靠西医仪器来检验治疗效果。因此,现行中医医院已经难以称为真正中医临床基地,“如今三级甲等的中医院,充其量是一个二流的西医院。”这是一位中医院院长的心里话。也没有多少中医大夫真正能按中医思维看病了。甘肃某中医院从德国贷款1000多万欧元购买德国设备,还美其名曰“中医现代化”。”上述、暂不究谁毁中医、仅从我(经络图示仪)的使用上、望初入医门者扬中医而得法又得道!以传统方式培养的国内知名中医大夫已为数不多;其后主要按西医式教育培养的中医,在传统中医上有真正成就者甚寡。纯正中医后继乏人已成严重问题……。”》
我考察目前学院中医教材可以说很充实可靠、中医后继乏人是临床发挥的环境差、没有与时俱进、中医医院的诊查设备的落后不靠西医仪器来检测与化验;还撑得住吗?有了《经络图示仪》的助学参预、将会汇同那些深入浅出的中医教材的内容和表述的不足、用《经络图示仪》的表述来结合实际地完善诠译中医教材的内容表述,让此理升华成可好好品悟的真理、来摆脱西医思维与理论的干扰而可谋之为已用……。此方面会经常性有文上网、也望更多同仁参预。对年轻初入中医肯为中医光大者《经络图示仪》将以最惠底价以支持! 20060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张功耀
|
2006-6-9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泰南痹证特点及中医药防治简述 俞燕政
到处都是蒋新民 狗屁广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pletchernhf
|
2014-4-29 15: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老皮肉松、干啥啥不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duxjb
|
2015-8-26 09: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这个论坛打滚这么多年,所谓阅人无数,就算没有见过主走路,也总明白主肉是啥味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彦正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