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转帖]中医理论二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中医理论二
[复制链接]
717
|
1
|
2004-7-31 09: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理论二:摘自本网留言#961则。
原之问答
#961 留言者: backself [2002-01-11 22:57:11] 主题:中医的阴阳五行与电脑建模
数年前偶见《巴西狂欢节》与《东尼!东尼!》,读后遍搜相关资料,知先生其人,读先生之书。近日研究之课题为建立中医理论的电脑模型,今日又于流览鸦片网(PDA网站)之时得知此网站,或为有缘。
但据我近期之瞭解,中医理论完全用阴阳五行的语言来描述,与数学方式完全不同,一般的电脑模型总是基于一个数学模型,因此实现起来不太现实。先生一直注意人工智慧,中文自然语言,确为根本,只是我瞭解尚少,且不可能等到其成熟后再做专案。小子性懒保守,对夷狄之分亦无过多感情因素,行为上无法走先生之奇人奇路。唯自少喜读哲学而更喜破之,愿与先生做思想上的探讨。
一向对西医不以为然,头疼医头,凡病必追到一个简单来源,有的可归结为病毒,现在则全是基因。中国先贤不去试图解剖细分人体,每一病人为一证,务求恢复人体自身以及和天地的平衡协调,以阴阳为总纲,细分物性为五行,不去化验提炼药物的有效成分,而是根据经验和原则归纳体察药性,乃至方剂的君臣佐使。其有效性即在于:
1.阴阳五行涵盖万物,人体药物,天地四时。何者为阴,何者为阳,根据相近协调原则,根据实际效果。
2.病乃外界邪气与人体正气作用结果,西方喜求理论上的简化还原,简明易用,感冒统统用感冒药。
3.理论建立于归纳和实际。人体之复杂,还原到分子细胞,亦无法瞭解控制,然根据实际及人之智慧,归纳出经验规律,可窥天道之一二。
然我个人欲走学术之路,不能不面向西方。中文系统普及之前,亦不能不以西方习惯的方式来研究。曾设想用电脑模型来表达阴阳,则凡提阴阳必为两者之关系,阴阳相互作用有一些规律概括,但似乎只能表达到汉语的层次,不可能用数学描述。这样看来,仍需走中文自然语言之路。
回应:
今日从事学术研究,面向西方自无可厚非,但既行其后,超越难期矣。
君所言甚是,老朽有关中医之理论,请见拙着《宇宙浪子》(本网着作下载)第五十四回:浅草纔能没马蹄。
至于数学,是西式方向偏颇所致(东方何独不然,文明在演进过程中,永无定论也),缘西式数学仅谈「数序、数值」,其法简用易,故得以普行于世。中式则仅研「数」,结果一般人不能理解,沦于「谶讳」,不亦嗟乎?
盖「数」除数序、数值外,尚有「数系」(请见本网948则:「易理与谶讳」)。三才、五行各为一种数系,如将数系视为「进位值」,则二进位与阴阳两仪同,三才即三进位(在电脑理论上,曾有〔开、关、无作用〕三态),五行为五进位。
假设二进位=甲,三进位=乙,四进位=丙,五进位=丁(余不赘)
如某数为899,可分别书为: (某数除于数系值)
数值 单位 余数 进位 各数系之「象征」
897 :十进
448 阳(余数1)甲:二进,阴=0,阳=1
299 天(余数0)乙:三进,天=0,地=1,人=2
224 用(余数1)丙:四进,体=0,用=1,因=2,果=3
179 水(余数2)丁:五进,金=0,木=1,水=2,火=3,土=4
只要事先设定这些「数系」的因子,于单一数值中,即可得出以上各信息。
至于各数系的「象征」,可自行定义之。
老朽闲事已管得太多,此中宝藏无限,尚请有心人士自行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ueez2304
|
2014-4-22 00: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楼主在,论坛的明天必将更好!大师的话真如“大音希声扫阴翳”,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使我等网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晴天霹雳,醍醐灌顶或许不足以形容大师文章的万一;巫山行云,长江流水更难以比拟大师的文才!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你烛照天下,明见万里;雨露苍生,泽被万方!透过你深邃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你鹰视狼顾,龙行虎步的伟岸英姿;仿佛看到了你手执如椽大笔,写天下文章的智慧神态;仿佛看见了你按剑四顾,江山无数的英武气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三天不见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