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原创]《周易》像数思维与中医基础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周易》像数思维与中医基础
[复制链接]
835
|
2
|
2004-8-4 07: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watermark]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周易学》被尊为“众经之首”,“大道之源”,以其无以论比的学术价值鼎立于天下。
周易的结构,以符号和文字组成,符号既为像数系统。人们以取像、运数进行比类推理,成为一种独特的周易像数思维规律的科学。
何谓取像比类?演绎八卦既为像的产生,卦像是人们从具体的物象中概括而来,卦像不是代表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类比概括了同类的事物。看似简单的卦像,协助人们以类辨物,既强调其共性,又明确其差别,形式虽然简单,功用深不可测,因其能“类比天地,曲成万物”。
周易认为运数也可以达到类比思维的结果,卦像的形成是依赖于“数”的,像与数不可分离,“极数而知来”,“参五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虽定天下之像。”(周易系辞)
人们运用取像比类,极大的扩展了认识自然世界的视野,可以概括宇宙变化的一般规律,以至于近代大哲学家冯友兰称其为“宇宙代数学”。
中医学在构建基础理论时,明显的接受了周易取像运数比类的思维模式,《黄帝内经》中关于阐述五脏同五行、五味、五色、五方的关系时,运用了木火土金水之像,也运用了八七五九六等数,以五行之像和周易之数,以类比藏像的特征、特性,简要而明了的说明了藏像之间的生、克、乘、侮的关系。从而使学中医者对于中医藏像学说有了系统的、整体的、相互联系的、运动变化的认识。
把五脏同五行,五数,五色,五味,五方,五季统一而论,构成了中医学有周易特色的思辨模式。
取像比类,运数比类,概括了藏像之间固有的普遍联系,人们从普遍联系中找到了其运动变化的规律,使人们对于藏像学说的认识逐渐脱离了形式逻辑的藩篱,而趋向于辩证逻辑的坦途,这是有重大意义的转折。
通过周易像数比类的思维模式,把看起来繁杂而无序的脏腑功能表像,用一种符合逻辑的辩证理论统帅起来, 在对于人体的生理病理的阐释中,达到了驭繁就简的认识效果。使学习中医者达到易学、能懂、通常、达变。比较容易掌握中医的核心理论,并能较为自然的应用于中医的诊断与临床。
这个理论建立起来,历经两千年的沧桑,后世中医虽流派丛生,然在基础理论上终未脱离其轨道。足见其正确性经得起时间老人的质询与验证。
[/water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平凡一人
|
2004-8-4 09: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周易》像数思维与中医基础
周易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目前尚存在很多的争论
关于中医取类比象
很多理论如此
比如以皮补皮、以色入色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向肥妓
|
2014-4-22 08: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顶起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溪流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