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走出信任危机--发展是硬道理!

[复制链接]
查看960 | 回复9 | 2004-8-10 08: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如何走出信任危机--发展是硬道理!
一.为什公越来越多的人不信任中医 ?
1997年3月到5月对中学生(11—17岁,103人)、大学生(18-25,101人)、成人(30-45岁,43人)和中医药大学学生(18-25岁,47人)的一项调查表明:
表1、人们患病时,怎样就诊
              中学生      大学生     成人     中医药大学学生
看中医          9.71%      4.95%      14.88%     13.04%
看西医         51.46%      59.41%     55.81%     47.83%
两者都看       34.95%      28.71%     4.65%      28.26%
先自己用土方    3.88%      6.93%      4.65%      10.87%
调查表明,随着年龄的下降,人们对中医的不信任率逐渐上升;目前多数人患病时都首选西医;对中药功用,表示怀疑和不相信的,都是中医药大学学生最多,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药本身的现状。这样发展的结果必然是社会对中医的疗效越来越怀疑,对中医的信任、认可度越来越低,失去了群众基础的中医,中医还有什么希望?!
二.为什公98%中医学生对中医没信心?
最新一项调查表明:98%中医学生对中医没信心,半数以上同学赤裸裸的说,我根本不相信中医,很多同学在大一进来时还对中医很感兴趣,但是学了5年反而对中医失去了信心。更有甚者,成为中医药的掘墓人。
三.中医如何走出信任危机?
发展是硬道理,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医药目前面临的挑战,也就预示着中医药必须要进行前所未有的变革,才能求得生存。


与你讨论 | 2004-8-10 08: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如何走出信任危机--发展是硬道理!

中医药所面临的危机正预示着一场中医科学革命的到来,张锡纯说:“吾人生古人之后,贵发古人所未发,不可以古人之才智囿我,实贵以古人之才智启我,然后医学有进步也”。一味唯古是尊,显然会固步自封,妨碍中医药的正常发展。
糖糖 | 2004-8-10 09: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如何走出信任危机--发展是硬道理!

           
            传统古医之贡献,不容抹煞!
      看到网上诸人的言论,我虽然知道,强调现代化、科学化,是当今,不可避免的潮流,但是,我真的,为古代文化,在现代的几近,沦没消失,不禁感到,我心中的伤痛、悲愤!我觉得,古代的医理、甚至是老庄及道教思想,对于推动人体健康、救护人命的方面,其中的贡献,不是,以现代化、科学化的各种名目,就可以,一笔抹煞、推翻殆尽!《证据,可见古籍》由于我对传统,很热爱投入它,而这种热爱投入,是一定要还原到 ,我所了解的古人情境的!我并常常在网络上,极为积极地发扬传统!当时的很多医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医技,救活了,不少生命垂危的人,这种记载,翻开《古今医统》这本古籍,可谓常见!我要问,是这些主张,现代化、科学化,不惜将传统医理的贡献,一笔抹煞、推翻殆尽的现代人,去救治,当时的这些,生命垂危的人吗 ?当时,医生所运用的医技,也是用了,当今所谓的现代化、科学化?我并不否定,当今强调现代化、科学化的医学潮流,但是,这样的,一笔抹煞、推翻殆尽,传统古医的贡献作为,让我不禁感到伤痛、悲愤!
chunan | 2004-8-10 17: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如何走出信任危机--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硬道理!说得好!
糖糖 | 2004-8-10 19: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如何走出信任危机--发展是硬道理!

           
     有人说:一味唯古是尊,显然会固步自封,妨碍中医药的正常发展
     糖糖回复:我更希望,读过古医书的人,能够去考虑这个问题:它的价值何在?要让我继承它?我要扬弃它,为什么?
     其次,我但愿读者,在称扬《创新开拓》,抨击《故步自封》的行为之时,能不能,不要在,事相上《创新开拓》、《故步自封》着眼了?更要去重视,这样做,背后的动机何在?
     因为,我主张,《故步自封》、《创新开拓》,都不是,最重要!比这个,还更为重要的问题是:「这样做,背后的动机何在?」
     我主张,《心相》比《事相》,还更为重要!
糖糖 | 2004-8-10 19: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如何走出信任危机--发展是硬道理!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08/10 09:10pm 第 3 次编辑]

2: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看看下列的实例:
     看看这些人,够《创新开拓》了!
              《1》跨国药厂
    《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渝于此,以此为名也!》──千金要方‧序
      医疗科技,不断进步,令不少疾病得到医治,然而,药物有价,不少药物,均有专用,价格一般较高,这使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不能负担,而《无药可救》!
     每年,有一千一百万人,死于传染病,大多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死亡,可以避免,但穷人,却因,无法购买昂贵药物,而无法活命。
     七十年末至今,艾滋病,已夺去,一千六百多万人的生命,而目前,艾滋病带菌着,更多至,三千三百六十万人,当中,只有十分一的患者,能肩负,昂贵的治疗经费,均来自富裕国家。(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99)
    目前,全球尚有三分一人口,未能获得医药供应,十亿人,没有基础医疗服务,差不多,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乐施会,2001)
    制药,是世界上,赚钱最高的行业之一。而且,专用,为跨国药厂,带来的很多的金钱,八成,来自发达国家的市场,因为,那里的消费者,可以支付!相反,贫穷国家人民,根本没办法,支付高昂的药价,换言之,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才是导致,投资不足的原因。
    也有人主张,专用,有助鼓励发明,使跨国药厂,更积极,为发展中国家,面对的传染病,找到治疗良方。
     其实,跨国药厂,在整个研究经费中,只有一成,用在研究贫穷国家,面对的常见疾病。全球药物市场上,赚钱最高的药物,是用来治疗,那些富裕地区,常见的《富贵病》,例如:胆固醇过高。
    看过此段的数据,我想,在跨国药厂的心中,恐怕是:《千金至重,贵于人命》!
    此段摘录自http://www.oxfam.org.hk/chinese/cyb...topics31_05.htm
    注:请读者千万不要误会,我不是说,富裕国家的人,个个都很有钱,因为,处在富裕国家的人,饿死的人,大有人在!贫穷国家的人,也不是个个都穷,也有少部分的人,生活极度的奢华、挥霍、浪费,因此,上面所说的,是指在一般的情况下,富裕的消费者!
    也请读者不要误会,我并没有把富裕者,跟《生活极度的奢华、挥霍、浪费》扯在一起!因为,富裕者,在使用金钱上,至少会产生两种状况:《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心!》〈此句摘录自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糖糖 | 2004-8-10 19: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如何走出信任危机--发展是硬道理!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08/10 08:05pm 第 1 次编辑]

            
                 《2》很多的「医」学院学生
     我不要,现代这样的与时俱进!
     我强烈建议,至少,把此站名改掉,改为《在线》就好了!
     以前,我看到了,这样的站名,高兴!现在,我只要一上此网,此站名,就真的,让我觉得:极为虚伪,让我,有要吐的感觉!
     至少,继续保留此站名,只会,让不知情的更多外人,这样的受骗、受害下去!
      我极为强烈的主张:一个几乎,没有《慈悲心》的人,是完全没有,学医的资格!一个几乎,没有《慈悲心》的人,尽管此人,取到了再多的从医资格,在我心中,都不是医生!
      因为,您要面对,无量苦逼身的病人,病人,既然缴了医药费,您就要为,治疗此人,而付出,您能所做!
      可是,这些「学医」的学生、「医生」,在我心中,就连学医的资格,都没有啊!
      最可怕、严重的问题是:当今,很多的「中医」学院学生、很多的「中医生」,当初,只为了《一心赴钱》,而投身医界,导致于,几乎,都没有了:为病患,所生的慈悲心啊!没有《慈悲心》,怎么可能,会有学医的资格?详细内容,请见:    http://dyjc.net/cgi-bin/topic.cgi?forum=3&topic=1396&start=48&show=0糖糖回复。
   
  
        有人响应我:要心地善良,心平气和.
       糖糖答复:其实,我,是个深受苦难折磨的精神科病人,看过 http://dyjc.net/cgi-bin/topic.cgi?forum=3&topic=1396&start=48&show=0 这样的网络言论,我真不知道,该怎样心平气和?
      如果,您是个,深受苦难折磨的病人,「医生」却这样对您,请您告诉我,您也是,心平气和的反应吗?
      而《心地善良》一词,我老实地告诉您,我,宁可背上《心地邪恶》的骂名, 也要为天下的很多病人,表达出,极为强烈地不满与悲愤! 我老实地告诉您,当我重复排版、整理、这些网络言论的时候,我不禁,要为天下的很多病人,而有流泪之意!           
糖糖 | 2004-8-10 19: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如何走出信任危机--发展是硬道理!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08/10 08:22pm 第 3 次编辑]

                 
                            《3》跨国公司
                               谁来控制?谁人得益?
     许多时候,科学的原意,都是为了谋求人类,更大的福祉,改善人们的生活。但,科学的应用,却可以是,另一回事!有时候,科学发明,未能配合,社会和文化环境,人们没有,相关的资源和技能,有关科学发明,并无用武之地;有时候,科学,在未有足够的安全测试下,就推出使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也有些时候,科学,被一小撮人控制,藉此谋取,很多的金钱,造成资源,高度集中,在很少人的手中,社会上贫富不均,更为严重。这样的科学,不仅未能,谋求人类更大的福祉,更可能,造成更大的不公平,使某些人的生活,更为困难。《基因改造食物》,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了。

                             资源更集中,财团操控
     研究基因改造食物,所费甚多,少数资源丰厚的《跨国农业生物科技公司》,控制了,整个基因改造作物市场,一般农夫难以染指。跨国公司,为了谋取极多的金钱,使用很多不同的方法。其中,包括改变,农民保留和培殖种子的习惯、限制农民,必须每年购买新种子、要求农民,采用,其出产的一系列产品,如农药及除草剂、对农民收取额外的技术费、派员抽查农田、检控违例农夫等。这样,除了,改变农民,千百年以来,留种的耕作模式外,也令农民,更为跨国公司,提供生产资源。跨国公司,在市场的控制和影响,因而,也愈来愈扩张,相反,贫穷农夫,生活更为困难。

                           开发绝育种子,企图控制市场
     为了妨碍,农民在购入基因改造种子后,留种,跨国公司,更积极研究开发《绝育种子》,使种子,失去自我延续、繁殖后代的功能。《绝育种子》会使,无法负担,每年购买新种子的贫穷农夫,陷入生活困境。此外,透过花粉传播,绝育作物,也可能,污染其它农作物,使其失去,繁殖的功能。跨国农业生物科技公司:孟山都,已向七十八个国家,申请这项《绝育》,只有自己能使用的技术,但在,备受各方指摘后,终于宣布,短期内,不会发展这种技术。纵或如此,孟山都,透过基因改造技术,垄断市场的企图,却已十分明显。

                               垄断生物资源
    此外,很值得关心的,是跨国公司透过,只有自己,能使用的技术,限制别人:如此一来,其它科研人员,及农民本身,都不能,继续利用传统农作物,作配育和研究。变成少数人的生财工具!

     根据国际农业前进基金会 (Rural Advancement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RAFI) 的记录,直至一九九九年,该会,共发现了一百四十七宗,企业盗窃,自然生命的案件,涉及:玻利维亚荞麦、印度鹰咀豆和南亚洲印度大米等,涉案的,均是跨国公司。现在,基因改造食物的制造模式,得益的,往往只是跨国公司!《资源,向跨国公司一方倾倒,贫穷和饥饿的人,很难得益!》
http://www.oxfam.org.hk/chinese/cyberschool/c-topics15.htm
     以上的这些行为,如果您还要,赞成的话:说《创新开拓》才是对的,《故步自封》,就只会,妨碍了正常发展!那我也只能,为这些受难者,而哀叹、悲愤淋漓!
糖糖 | 2004-8-10 21: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如何走出信任危机--发展是硬道理!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08/10 10:00pm 第 1 次编辑]

   
     如果,您读过的反应是:我怎么扯到了,中医的主题之外?那我就劝劝您,先把《大医精诚》,之《诚》的部分,开头先读读吧!会只有,罹患了癌症等等病名,并去求医的人,才是苦难的表征吗?每天,至少平均有24,000人,死于饥饿(世界粮食计划,2001)!换句括说,每3.6秒,就有一个人死于饥饿!我不敢说:自己是《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虽然,我没做到,《深心凄怆》,但是,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真的,有流泪之意!
军民软件 | 2004-8-11 18: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如何走出信任危机--发展是硬道理!

所谓不相信中医,主要指不相信中医理论
只有从逻辑医学的高度表述中医理论,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如果把中医理论所描述的人体生理病理结构和功能,看成是实有其物的,那么,怀疑中医理论的真实性是很自然的事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