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中医乱弹·不完全是为身体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乱弹·不完全是为身体
[复制链接]
962
|
1
|
2004-8-18 10: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大约是一个月前泡的柿子酒喝,两周前的周末和帮我看病的中医一起去买的虫草胶囊回来吃,上周周末和母亲到三叉河的干果批发市场买野生小核桃,可是好象季节不对,于是买了些大核桃的仁,《本草纲目》里说核桃“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咳喘”,吃了总没有坏处。
我喝柿子酒吃虫草一周多以来,身体也所有变化,原来临晨四点左右有时会咳喘而醒,不喘就可以睡到早上七八点钟自然醒来,现在每天临晨四点左右都要醒一次,上周六夜里两点、四点左右各醒了一次,醒来既不咳也不喘,并没有什么难受的但总要折腾好一会儿才能重新睡去,而且一晚上做梦无数,做的还都是关公战秦琼的人物关系八竿子打不着的梦,而我以前几乎是从不做梦的,这一周做的梦差不多比我前十年加在一起做的梦都要多。因为晚上总要醒一个小时左右,整体睡眠质量就不怎么高,白天会有些犯困,但问题也不大,身上腿上比原来好象还要有些力气。还有,刚吃药的时候,起初排便不正常——原先很有规律每天早上一次——现在时间乱了次数也多了,过了几天时间开始固定下来,早晚各一次,今天早上一次,有恢复正常的趋势,不知道这是不是中药调理脏腑泻除邪火的缘故,而现在开始逐步恢复新的平衡。我战胜自己的不好意思如实记录这一段只是想通过我的切身经历来记录和感受中医在我身上发生的一切,无论是好是坏我将会尽量详细准确客观地记录下来——然后我想知道中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并愿意让别人知道中医是怎么一回事。
这样过了一周又到医生家里去,医生看了看我又问了问情况,叫我柿子酒不要喝了,说那个是咳喘的时候喝的;听说我早上四点会醒以后让我醒来吃两颗虫草,下午五点再吃两颗,根据子午流注的说法,早上三点到五点寅时肺经开,此时肺把肝传来的血液输送到全身,最适宜补肺,而下午五点到七点酉时肾经开,适宜补肾。这样温补肺肾,金生水,水纳金,从而让身体达到平衡及循环。医生并没有说这么多,这些东西是我在她借给我的大道养生出版社港版刘逢军著的《中国龙文化养生之道》和我自己从图书馆借来的人民军医出版社出刘本振主编的《简明中医要览》及科学出版社出刘燕池、郭霞珍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中看来的,三本书都看了一些,都还没看完,并不觉得吃力,轻松愉快的就看下来了。
现在看书不比以前,以前是看的多想的少,现在是看的少想的多,所以看书的速度比以前慢很多,看这些书的时候也是如此。越看下去越看进去,越觉得中医并不仅仅是医,或者说从根本而言它的本质并不是医,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哲学,甚至,一种宗教。
我是个缺乏激情渲染和铺陈的人,所以当我说中医更是一种宗教的时候我并不是因为觉得它有用或者有趣就在自己的内心放大了对它的情感然后说出来的,我这样说是因为我在内心真的这么以为:中医,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宗教,而且这个宗教也是源远流长人所皆知,它就是道教。宗教无非是一种形而上的哲学加上形而下的可实施的教规教义以及实施教规教义的场所——寺院、教堂或清真寺,另外加上实施教规教义的人——包括专职人员,僧尼、神父或修女、阿訇,以及兼职的广大信徒。而道教长久以来似乎就是有哲学无教规的,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哲学和教规及从业人员素质严重脱节的,最早的道家哲学可以推及黄老,主要观点是“天人合一,性命双修”,在我想来,最初的道教其中更倾向于性的修炼,这种性即是道,是取法自然的生活哲学,是一种自然而然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是生命在自然中和谐的生长,这种生长和树的生长花的盛开动物的追逐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在获得这种形而上的提炼以后命的修其实是一个附属产品,甚至家庭的和睦国家的兴盛也都是相应的附属产品,“道生一,一生二,二声三,三生万物”,就是这个道理。可是后来的道教却偏偏有些舍本逐末,对命的修炼痴迷不已,企图通过练气练功练丹练药永生长生,有这样的执念,又那里来的平静自然,内心无法安宁,“命”又那里修的好呢?更有甚者,利用道家学说招摇撞骗打溜混事,好好的道教,成了给人捉鬼避邪算命测字的江湖人士,实在可怜可叹!
回头再说中医,中医与道教同源,《黄帝内经》亦是经典,这本书能保留到现在我想可能主要是因为它的实用医学价值,中国历史上不是没有相信推崇道教的统治阶层,西汉文帝刘恒景帝都是相信道教的,可是道教从根本上来说就难以推广和扩大的,道家讲无为,并没有普度众生的宏愿,作为统治者,如果相信道,自然是简朴无为,随百姓安天命,不象佛教道教,统治者信了,于是从上到下,举国皆行。这都是因为道家是最为自然随意的哲学,这点儒释道三家对人的影响就可看的出来,儒家到了宋朝已成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读书人被称为儒生,是入仕做官的条件,比现在高考还夸张,那里还有不信的;佛家虽不强求,但讲究普通众生,讲究度他人皈依为最大的功德,胜过抄经布施修桥盖庙,这种思路下,信佛的又有哪个不尽力让别人皈依呢?而道家不是这样,老子并不要求人人信道,他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你不信道?不信就算呗,要是人人都能明白,那就不是道了——这就是道家对不信道的态度,在这样的态度下,我们不能指望信道的人为道的推广及流传做多大的贡献,也许在他们看来,道更来自自然和人的内心,而不来自他人的口传心授,更不用说强制执行了。所以《黄帝内经》作为一本道家经典流传至今的可能远远小于他作为医家经典流传至今的可能,对于有用的东西,现实的中国人总不会扔掉的,它的流传好比吴道子画了个扇面,因为扇子可以扇风,所以一直被用着留了下来,直到有一天,被有缘的有悟性的人看到扇面上的画,于是扇面的美学价值才又得以流传,而这美学价值的保存却的确沾了虽不值钱但可以扇风的实用价值的光。而在我理解,《黄帝内经》的哲学价值也是沾了其实用的医学价值的光这才流传至今,可总算流传下来了,只要流传下来了,也总有人能看得出其中哲学的东西来,好比鲁迅先生说一本《红楼梦》,有人看出了《易》,有人看出了淫,有人看出封建专制的残酷……因人而异。
对我而言,《黄帝内经》对我无论是最初还是现在可能更多都是哲学的,我最早买它的时候对中医还是半点兴趣没有,而是因为那时看过了老庄,想再看看黄帝的东西的。买回来以后看的一知半解,因为术语和中医的东西太多,所以没看完。后来对中医感兴趣了,再拿出来来,尤其对照着《中医基础理论》这样的教科书看,很多地方都可以看的懂了,也觉得有用有趣的很,最起码一点,也许可以治我自己的病养我自己的身呢。不过,我更感兴趣的好象还在医用之外的形而上的东西,我觉得这里面有些东西,不但可以治病,还可安家立业建国定邦,这里的内容,远比治好身体的病多活几年要多的多,拿它治病养生,不过是用其皮毛,我对这背后的和深层的东西更为痴迷。中医的东西,还是拿中医打比方,中医讲究气血平衡,气为动力,血为物质,而在我看来,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有其气血平衡的问题,国家的经济物质文明为血为基础,而文化精神文明为气为纲领,现在的中国可以说是气血两亏,但更亏的还是气,因为人人都是到血很重要——钱很重要房子很重要车子很重要,但却不明白气也很重要——气即道德文化哲学等形而上的东西,现在的中国,是气虚是阳虚的。其实就是中医自身也有其气血平衡,中医的医道在我看来是其中的血,而中医的哲思则是其中的气,血很重要,我喜欢研究血,但我更喜欢研究气。就象我个人,如果做不到气血平衡的话,我宁可自己阴虚血亏也不要阳虚气弱,或许你可以这样理解,我宁可物质上匮乏一些,但也要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
而这,可能是接近我打算了解学习中医的本意,我学中医,并不完全是为身体。
2003/10/25 周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善尔纲
|
2014-4-23 13: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帖子,就好比黑暗中刺裂夜空的闪电,又好比撕开乌云的阳光,一瞬间就让我如饮甘露,让我明白了永恒的真理在这个世界上是真实存在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俞林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