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1 ...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 112
/ 11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复制链接]
糖糖
|
2004-11-22 15: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11/22 03:17pm 第 3 次编辑]
如果,您当上中医师,以医生之心为己心,您是一般的医生!「千金至重,人命次之」 、「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务」
如果,您当上中医师,以病人之心为己心,您是个医圣!「 人命至重,千金次之」《详见大医精诚第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糖糖
|
2004-11-22 16: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11/22 05:14pm 第 2 次编辑]
我看,我只能再细细研读,您的学医篇,才能让我得以入门!您能不能让我看看:您所说的《中医基础理论》 !因为,在您面前,您是个医学家,我是个,很多都不懂的外人!
您说:「无论是人体还是病因,或是医药和医理,皆分阴阳!对症下药必分阴阳,对症实乃对证也。中医之术,以阴阳医理望闻问切阴阳人体,知阴阳病因,论阴阳病证,取阴阳药之。」可是,依您学医第二楼看起来,阴阳是个气,气怎能「取阴阳药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11-22 17: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瑜萱打算从头开始学习中医吗?
您确定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糖糖
|
2004-11-22 17: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5/03/14 10:02pm 第 2 次编辑]
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糖糖
|
2004-11-22 17: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11/22 06:04pm 第 1 次编辑]
紫极先生摘录《阴阳大义》:感谢紫极先生!
古人最初所了解的阴阳,必是与日有关系,“阳”左为“阜 ”右上为“日”右下为“一勿”(此为一体,写不出)为声,日光之照的象形,故“阳”从日,“一勿”声,日光照在阜上,日在上,光照在下,在阜之向日侧,故为阳。“阴”左为“阜”右上为“今”为声,右下为“云”,云为遮日光处,见不到日光,引意之用,即在“阜 ”之背日方,故“阴”从云,今声。日光照在阜上,被阜遮光处背日侧,故为阴。且“阳”中“日”在上,“阴”中“云”在下,与月没有任何关系。此为训估。
看阴阳二字就可以了解,阴阳与日有关系,日光可以照到的地方就是阳,反之为阴。所以说没有太阳的白天便成了阴天。从此处推理,能看到的为阳,故表为阳,不能见到的为阴,故里为阴。有光的地方热,故热为阳,无光的地方寒,故寒为阴。
以此为论,再看天地阴阳,光自天来,故天为阳,与天相对者地,地为受光,故地为阴。向光时为昼,故昼为阳,背光时为夜,故夜为阴。在地系统中,可见的是表,故地表属阳,不可见的为地心,故地心为阴。地心与地表相对,地心热,因地心不可见,人见从光,故地心之热的阴阳等极次于可见之光,为阴中之阳,地表较地心寒,因地表可见,故地表之寒为阳中之阴。人立于地上,头向近日,脚向大地,故头为阳,足为阴。人可环抱,抱者为腹,可见者为背,故背为阳,腹为阴。光自外来,来者为入,相对为去,故来者阳,去者阴。故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负者去也,去者阴也,抱者入也,入者阳也。”
阴阳有二义,一为静时阴阳,一为动时阴阳。此即太极一分为二体。
静时阴阳为形而上阴阳,为体,动时阴阳为形而下阴阳,为用。形而上阴阳为一体两端。形而下阴阳为两体一端。
先说静时阴阳:光可照到的地方为阳,反之为阴,可见的为阳,不可见的为阴,僻如,一本书,封面可见,封底不可见时,故面为阳,底为阴。书表可见,书里不可见,故表为阳,里为阴,此书为一体,封面与封底,书表与书里,为二端。形而上谓之神,为名,此为静时阴阳,为一体二端。
再说动时阴阳:僻如光自天来,地为受光,故天为阳,地为阴,此中来者为阳,去者为阴。对地而言,光自天来,此时为阳,若对天而言,光自天去,此时为阴。此中光为一端,而天地为二体,形而下谓之器,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此时为动时阴阳,为二体一端。
知此阴阳二义,即可知病之理。僻如伤寒论治,一日太阳受之,此中太阳为静时阴阳,相对为少阴,为一体两端,当部位讲。伤寒传变,可用汗吐下三法,此三法,皆为自里向外出,对人而言,皆为去,故为阴,此三法皆可治实证,虚不可用。而用诸补药,对人而言,皆为来,为入,故为阳,为可治虚,实不可用。若伤寒在表实,以麻黄汗法,以阴去阳。若伤寒表虚,用桂枝补法,以阳和阴。若伤寒里未实,而用下法,则里虚而又虚,邪可乘虚入里,以成结胸痞满。此时先下为去为阴,为之更虚,邪入为阳,反而成实。此时人与病,即正与邪,为二体,用药之治,为一端,为动时阴阳。此阴阳之大义也。
http://37tcm.com/cgi-bin/topic.cgi?forum=42&topic=1&start=0&show=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tomi
|
2004-11-22 17: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糖糖小姐,你介绍我拜三七生为师,能不能介绍三七生的基本情况啊。我想拜一个德高技高的人为师,这样才能学到实本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糖糖
|
2004-11-22 17: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因为古人没有电灯,因此,对阳光、阴影就特别敏感!可是,为何只有中国,才会有阴阳理论?待下ㄧ段,紫极先生会告知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儒释道
|
2004-11-22 17: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上次听志一先生和紫极先生 他们谈论阴阳动静,很有意思。阴阳既有动态的,又有静态的。小子以为:所谓 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乃是阴阳动静四种状态的相互转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糖糖
|
2004-11-22 17: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您去看看,民间中医的此栏,有三七生的医论等等
http://37tcm.com/cgi-bin/forums.cgi?forum=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糖糖
|
2004-11-22 17: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学中医的一点感慨——兼与瑜萱女士讨论
「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乃是阴阳动静四种状态的相互转化。」怎会这样?有了阳光,阴影不就在物的背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 112
/ 11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