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内功疗法

[复制链接]
查看1844 | 回复1 | 2004-6-28 13: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林内功疗法

      少林内功疗法是以站裆为基础,着重于腰腿(根基)的霸力和上肢运动锻炼,以强壮、防病治病的一种健身法。
少林内功锻炼时,使肢体保持一定的站立姿势,腰腿部静止性用力,上肢进行某种特定运动,借助呼吸的诱导以加强脏腑、气血、骨髓、筋脉的功能。

      【基本内容】
少林内功的基本裆势主要是:站裆、马裆、弓箭裆,还有并裆,低裆、坐裆等。常用功势有:前推八匹马,倒拉九头牛、风摆荷叶、两手托天、怀中抱月、仙人指路、运掌合瓦、三起三落等。锻炼时应根个人的具体情况,在站裆的基础上运用其中若干功势和其它的裆势。
一、基本裆势
1. 站裆势
(1)  左足向左平跨一步,约当肩宽,阻尖略收成内八字,五趾着地,运用霸力,劲由上贯下而注足。
(2)       前胸微挺,后臀要蓄,两手后伸,挺肘曲腕,肩腋莫松,四指并拢,拇指外分。两目平视,头勿左顾右盼,精神贯注,呼吸随意。
2.马裆势
    (1)左足向左平开一步,屈膝下蹲,足踵距离较肩为宽,两膝和足尖微向内扣,两脚微向外蹬。足尖成内八字。
     (2) 两手向后伸,曲肘直腕,拇指分开,四指并拢,两手平放在两跨处,虎口朝内。上身挺胸,收腹微微前倾,重心在两腿之间。头如顶物,目须平视,呼吸随意。
3.弓箭裆势
  (1) 身向左转,左足向左前方跨出一大步,距离可根据自己身体长短取其自然。在前之左腿屈膝半蹲,膝与足尖成垂直线,足尖微向内扣,右腿在后,膝部挺直,足略向外撇,脚跟必须着地,成前弓后箭之势。
  (2) 上身略向前倾,重心下沉,臀须微收,两臂后伸。挺肘伸腕,掌根蓄劲(或两手叉腰,虎口朝内,蓄势待发),全神贯注,虚领顶劲,呼吸随意。本势是锻炼裆势的重要“运功”之一。功能提神顺气,活血通络,使内外坚固。锻炼时要用劲后沉,使之有待发之势,练到一个阶段就可以结合上肢的动作。
4.磨裆势
   右弓步,上身略向前俯,重心下沉,臀部微收,。右手仰掌护腰,左手俯掌曲肘向右是方磨出,掌根及臀部外侧运劲徐徐向左方磨出。同时身体向左转,左弓步随变右弓步。左右各2——3次。
5.亮裆势
右弓步,两手由后向上亮掌,指端相对,掌心朝上,目注掌背。上身略前俯,重心下沉。换步时向左转,两手收回由腰部向后,再返上亮掌,左右同之。
6.并裆势
  (1) 两足跟微向外蹬,足尖相拢,五趾着实,力宜均匀。
  (2) 两手挺肘曲腕,微向后伸,掌心向下,四指并拢,拇指外分,目须平视。
7.大裆势
(1)左足向左分开一大布,膝直足实。
(2)两手后伸,虎口相对,四指并拢,肘直腕曲。
   8.悬裆势
       (1) 左足向左跨开一大布,屈膝下蹲,两足距离比马裆势要宽,要领与马裆势相同。
(2) 两手后伸,肘要直,腕要曲,四指并拢,拇指外分,动作与马裆势相同,所以又称“大马步”。
9.低裆势
(1)       屈膝下蹲,足尖相拢,五趾着地,足跟外蹬,上身下沉,臀部后坐,但不可以着地,所以有“蹲裆“之称。
(2)       两手握拳前举,肘要微曲,拳心相对,目须平视。
10.坐裆势
(1)两腿交叉,盘膝而坐,脚外侧着地,臀部坐于脚跟,上身微前倾,所以又称“坐盘功架”
(2)两手掌心朝下,腕要曲,使身体平衡,两目平视。
二.常用功势
  1.前推八匹马
  (1) 站好中裆或指定的裆势,曲肘,置掌于两胁待势。
  (2) 两掌心相对,拇指伸直,四指并拢,蓄劲于肩臂指端,使两臂徐徐用力前推,直到肩与掌成一直线为度。胸须微挺,上臂略收,头勿顾盼,两目平视,呼吸随意。
(3)       手臂运劲,拇指上翘,指端力求与手臂成直线,慢慢曲肘,将手收回两胁。
(4) 由直掌化为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时站裆势,或指定的裆势。
2.倒拉九头牛
(1)站好中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曲肘,置于两胁,待势。
(2)两掌沿两胁前推,边推边将前臂内旋,手臂完全伸直时,虎口正好朝下。指端朝前,四指并拢,拇指用力外分,肘、腕伸直,勿抬肩,力求与肩平。
(3)五指向内曲收,由掌化拳如握物状,劲注拳心,旋腕,拳眼朝上,紧紧内收。徐徐到两胁,身体微前倾,臀部微收。
(4)       由拳变直掌下按,两臂后伸,回复站裆势,或指定的裆势。
3.单掌拉金环
(1)    与倒拉九头牛(1)相同。
(2)    右手前推,边推边手掌向上,渐渐内展,待虎口朝下时,掌心朝下外,四指并拢向前,拇指外分,臂欲蓄劲,掌侧着劲,肘、腕伸直,松肩。身体勿随之偏斜。左手动作与右手相同。左右各练2---3次。
4.凤凰展翅
(1)站好中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曲肘上行,到上胸处成立掌交叉待势。
(2)由立掌化为俯掌,缓缓向左右分开,两臂运动,腕欲屈曲,四指并拢,拇指外分,指欲上翘,犹如开弓之势。头如顶物,目欲平视,切勿抬肩,呼吸随意。
(3)两掌旋腕,曲肘内收,两侧蓄劲着力,徐徐收回,使掌心逐渐相对,处于胸前交叉立掌。
(4)由上胸之立掌化为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时站裆或指定的裆势。
5.霸王举鼎
(1)站好指定的裆势,两手曲肘仰掌于腰待势。
(2)两掌缓缓上托,掌心朝天,过于肩部,掌根外展,指端由左右向内旋转,虎口相对犹托重物,徐徐是举,肘部要挺,指断相对,四指并拢,拇指外分。两目平视,头勿顾盼,两膝勿松,劲要含蓄。
(3)旋腕翻掌,指端朝上,掌侧相对,拇指外分,蓄力而下,渐渐收回护腰。
(4)在腰部之仰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时站裆或指定的裆势。
6.顺水推舟
(1)站好马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曲肘直掌于胁部待势。
(2)两直掌运劲徐徐向前推出,边推边掌根外展,虎口朝下,四指并拢,拇指外分,由外向内旋转,指尖相对,肘欲伸直,腕欲屈曲,似环之形。头勿倾力求掌侧肘直与肩平。
(3)五指端缓缓向左右外旋,恢复直掌,四指并拢,五指外分,拇指后翘,指端着力,曲肘蓄力而收,成仰掌护腰。
(4)有直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马裆或指定的裆势。
7.怀中抱月
(1)站好悬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曲肘仰掌护腰待势。
(2)两仰掌唷腰部上提,化为立掌在上胸部交叉,缓缓向左右分开。肘欲直,掌心朝前须与肩平。下部动作,以要求足跟外蹬为原则。
(3)两指端向下,掌心朝内,慢慢蓄劲,上身略前倾,两手势如抱物。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徐徐抄起,仍直掌回收于上胸交叉。
(4)有上胸立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马裆或指定的裆势。
  8.仙人指路
(1)站好并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曲肘仰掌护腰待势。
(2)左仰掌上提到胸立掌而出,四指并拢,拇指伸直,手心内凹成瓦楞掌,肘臂运动立掌着力向前推出,用力均匀。
(3)推直后旋腕握拳,蓄劲而收,右掌动作与左掌相同。
(4)待练好指定的次数或时间,即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并裆或指定的裆势。
9.平手拖塔
(1)站好中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曲肘仰掌,处于两胁待势。
(2)两仰掌慢慢向前运劲推出,边推边拇指向左右外侧倾斜。保持掌平运行,犹如拖物在手,推出后手与肩平。
(3)拇指运动向左右外侧倾斜,四指齐着力,曲肘缓缓蓄劲收回,处于两胁。
(4)将在两胁之仰掌化为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站裆或指定的裆势。
10.运掌合瓦
(1)站好大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曲肘仰掌与腰待势。
(2)右手由仰掌化俯掌,运劲于臂,贯指向前推出,肩欲放松,肘欲伸直,指端朝前,掌心向下,蓄力待法。
(3)右手旋腕变仰掌徐徐收回,待近于胸时左仰掌即变为俯掌,在右仰掌上交叉,掌心相合,慢慢的向前推出,掌心朝下,如仰掌收回胁部,然后左仰掌收回于腰。
(4)将腰之仰掌化为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站裆或指定的裆势。
11.风摆荷叶
(1)站好中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曲肘,仰掌与腰部待势。
(2)两手曲肘,掌心朝上,四指并拢,拇指伸直,渐循至上胸交叉,运劲前推,然后即缓缓向左右外分,肩、肘、掌须平,拇指外侧着力含蓄,使两手平托成水平线,头如顶物,目欲平视,呼吸随意。
(3)两仰掌慢慢合拢,左右交叉想叠,掌心朝上。
(4)将想叠仰掌回收,曲肘,由胸前变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站裆或指定的裆势。
12.两手托天
(1)站好中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曲肘仰掌于腰部待势。
(2)两仰掌上托,掌心朝天,缓缓上举指端着力,肩欲伸开,肘欲伸直,两目平视,头如顶物。
(3)拇指由外侧运劲倾斜,四指并拢,掌根蓄力,曲肘徐徐而下,收回护腰。
(4)由仰掌在要部变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站裆或指定的裆势。
13.丹凤朝阳
(1)站好小马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曲肘,仰掌与腰部待势。
(2)左仰掌旋腕变俯掌,曲肘,向胸之左上方运力外展,缓缓的运向右下放,曲肘,运劲上抄作半圆形,收回护腰。
(3)右手动作与左手相同,唯方向相反。
(4)待左右动作做好,即由仰掌变俯掌下按,还原到指定的裆势。
14.海底捞月
(1)站好大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曲肘,仰掌与腰部待势。
(2)两仰掌缓缓而上,由上胸徐徐高举,向左右分开,掌朝上旋腕,再慢慢的使掌心朝下,同时腰向前俯,腿不可曲,脚用霸力,两掌由上而下逐渐相拢,掌心向上似抱物,蓄劲待发。
(3)两臂运劲,掌心指端着力,慢慢抄起,用抱力缓缓抱到胸部,成仰掌护腰,上身随势而直,目须平视。
(4)两仰掌变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大裆或指定的裆势。
15.顶天抱地
(1)站好并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仰掌与腰部待势。
(2)仰掌上托过与肩,旋腕翻掌,缓缓向左右外分下抄,同时身向前俯,两掌逐渐合拢,拇指外分,两掌想叠(右掌在上,左掌在下),掌背尽量靠地蓄劲带发。
(3)两掌如抱重物起立,处于胸部。
(4)旋腕翻掌,向下按,两臂后伸,还原到指定的裆势。
16.刀劈华山
(1)站好马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曲肘,在上胸部成立掌交叉。
(2)两立掌缓缓向左右分开,两肩要松,两肘微曲。四指并拢,拇指后翘,掌心向前,力求成一水平线。
(3)两臂同时用力,上下劈动,头勿转侧,俯仰动摇,两目平视为要。待劈最后一次或仰掌护腰。
(4)由腰部之仰掌变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指定的裆势。
17.三起三落
(1)站好并裆或指定的裆势,慢慢下蹲,腰欲直胸微挺,两手仰掌于腰部。
(2)在下蹲的同时两掌前推,掌心相对,四指并拢,拇指运动后伸,须保持原势的要求,头勿随势俯仰动摇,两目平视。
(3)两掌运劲后收,同时慢慢起立,待直立时两掌正好收到两胁。往返3次,须用劲均匀。
(4)3次完成之后,将要部之仰掌化为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并裆或指定的裆势。
18.乌龙钻洞
(1)站好大弓裆,两手曲肘,直立于腰部待势。
(2)两直掌并行,掌心相对,徐徐前推,边推边掌心向下逐渐化成俯掌,指端朝前,上身随势前俯,下部足尖内扣,用霸力而蓄。
(3)推出后旋腕,指端外展,蓄力而收,边收边掌心慢慢朝上,由俯掌变为仰掌护腰。
(4)将回收之后的仰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大弓裆。
19.饿虎扑食
(1)站好大弓裆,两手仰掌护腰。
(2)直掌前推,同时两前臂也旋前,两腕背伸,虎口朝下,腰随势前俯,前腿得势似,后退使劲勿可松。
(3)五指内收握拳,旋腕,拳眼朝天,曲肘紧紧收回护要。
(4)将收回之仰掌变为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大弓裆。

【临床应用】
少林内功疗法不仅有健身强壮的作用,而且也有防病、治病的作用。慢性病患者除有运动禁忌者外,都可以练习少林内功。一般说来,初学者的活动量宜小,要循序渐进,以每次锻炼后感到舒适为度。本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结核、慢性胃肠炎、
消化不良、肠粘连、糖尿病、慢性肝炎、神经衰落、失眠、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关节酸痛等都有一定疗效。

【注意事项】
少林内功锻炼时思想要集中,以意运气,以气声劲,循经络而达四肢。练时周身用劲,但呼吸自然,不能进气,即所谓“外紧内松”。上肢和腰部运动时要求刚中有柔,刚柔相济。

【按语】
少林内功注重心、思、气、身的和谐贯通。通过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的锻炼,使人保持身心平衡,强化自我控制,有益于健康。如能配合“内功推拿”或“自我按摩”,更提高防治疾病和促进康复的功效。     
                                                           (赵善详)

owrfbk[k]9] | 2014-4-20 22: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你说你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