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的使用

[复制链接]
查看1750 | 回复0 | 2004-5-29 19: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中医,大多用中药治病,所以一定要把中药的使用方法介绍给各位
关于中药的使用
了解药性:
药性是指中药与疗效有关联的性质和性能的统称。中药药性的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等。四气,也就是中药的四性,即寒、凉、温、热。五味,是指中药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滋味。通常,气和味与药物的药性密切相关,可是有一些药物尽管在气味上是相同的,但又有某些不同的特殊作用;另外有些药物的性能在相同的前提下,又有各自的特殊作用。所以,了解药性,是治病的关键。
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 首先应掌握中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即“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其次,还要讲究“补虚泻实”的原则。补,即补益机体某些方面的不足,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泻,即消除致病因素,调整恢复机体的功能。一般来说,对于久病
体弱或老年病人,要慎用泻药;对于年轻体壮的病人或是患病不久的人,要慎用补药。另外,还有配伍关系,所谓“君臣佐使”,互相发挥其主要作用、加强作用、辅助作用以及调和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用药有禁忌:
1. 配伍禁忌:一些药物在一起使用,不仅会减弱药效,有的甚至产生有害作用,我们用药时要特别加以注意。
2. 妊娠禁忌:根据药物对孕妇及胎儿副作用的大小不同,一般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禁用的多数是毒性较强或药性较猛的药物,如巴豆、川乌等;慎用的多数是祛淤通经、行气破血以及滑利的药物,如红花、川芎等。
3. 服药禁忌就是人们常说的“忌口”,即患有寒性病的人,不要吃生冷的食物;患有热性病的人,不宜吃辛辣与油腻的食物等等。
中药煎煮方法:
1. 怎样选择煎药器具?历来认为用砂器、陶器最好,另外,也可使用搪瓷器皿或不锈钢器皿。
2. 煎药用多少水?一般来说,加入的水以高出锅内药面3厘米为宜。但是要注意,一剂药大都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时可多加一些水;煎第二次时,就可适当少加一点水。
3. 煎药用多大火力并煎多长时间?通常在水未沸之前用大火煎煮,待水沸后再改用小火,直至煎成。至于煎多长时间,不同的方剂有不同的要求,一般煎15分钟就行了;对于易于挥发的药物,煎煮10分钟就可以了。
个别药物的处理:
先煎:有些矿物药和贝壳类以及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要单独煎煮30分钟~1小时后,再加入其他药物一同煎煮。
后下:对于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一般应在汤剂煮好前5~10分钟后加入,以免其药性挥发。包煎:有一些种子类和粉状药物要先用纱布包起来再煎煮。
烊化:因为一些胶质类药物,如阿胶、鹿胶等宜单独放入器皿中,加入少量的水蒸化后,再兑入药液中服用。
冲服:一些名贵的中药,如牛黄、珍珠粉等,应研成细末,加水冲服。
服药的学问:
病情紧急时,可一天服用二剂药,即上午、下午各一剂,待病情稳定后,改为一天一剂;因需长期服用,可隔一天服用一剂。头煎和二煎药最好分开服用,但针对解表类药物为主的方剂,要将头煎和二煎混合在一起,各分一半服用;服药的时间,以饭前1小时为宜,补药宜饭前空腹服用,发汗药宜在饭后服用,泻下药宜在早晨空腹服用。对于有些人服药后有呕吐的,可在药液中加少许姜汁。谨防中药中毒大多数中药,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是比较安全可靠的。但如果超过了规定的用量,或是长期服用,可能发生药物中毒。一旦发生中毒,可口服生鸡蛋清、牛奶或盐水、绿豆汤、甘草汤等,先减轻毒性,再立即送医院抢救。
李益民医生2003-6-2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