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

[复制链接]
查看1443 | 回复0 | 2004-5-29 20: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乐能治病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奇事了,现代已经有很多人用这个方法治病了,所以,"音乐疗法"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医学家曾做过一些十分有趣的实验:如在吃饭前播放使人兴奋的乐曲,人的食欲即刻大减;而播放一段轻松、徐缓的曲调,则会使人食欲增加。于是,一些医生对某些胃病患者施行"音乐疗法",均收到较好的疗效。人体是一个容易疲劳的"软件",为了消除疲劳,人们习惯于躺着或卧着,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再辅之以轻快的音乐,疲劳之感便能迅速消除。
悦耳的音乐通过人体的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后,对神经系统是一个良好的刺激,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均有一定的作用。由于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调、音质的不同,对人们能表现兴奋、抑制、降压、镇静的功效。国外有医生用"音乐疗法来治疗忧郁型和狂躁型精神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由此看来,音乐的功效愈来愈大了,但归纳起来,音乐于人体不外乎有三种作用;一是激励,二是平衡,三是镇静。然而,事物都是一分为二地。当音乐取舍不当时也可致病。随着现代高音声乐的盛行,出现了一些"现代音响病"。由于迪斯科、摇滚乐的打击音响配器逐渐升级,使音乐变成了强烈的噪声和强声波振动的组合体,有音而少乐,乐声被快节奏的喧染音响取代。人们欣赏这种音乐时,精神始终处于紧张、亢奋的状态,对人体身心均会造成危害。一些舞场上,大功率的低音扬声器把打击音响从不同角度放到震耳欲聋的地步,美妙的音乐变成了一种致病源。有些人听力减退;有的人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有的人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即形成了"现代音响病";在工作之余,听听优美的音乐,对身心保健是一种"激活剂",是一种欢悦的享受。同时,对消除疲劳无疑会起到积极效应。但是,一个劲地迷恋"打击乐"那无异于"慢性自杀"。这就要求我们对音乐加以选择性的享受,对音乐强度适量,不可随心所欲,以防"乐极生悲"。
李益民02.5.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