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复制链接]
查看1528 | 回复2 | 2006-2-1 15: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   冒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是四季均可发生的常见呼吸道疾病。感冒临床上又分为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
  一、症状
    (一)普通感冒
  1.全身症状轻,轻度畏寒,发热,头痛。
  2.鼻塞,流涕(清水样),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出现黄稠脓性分泌物。
  3.咽痛,咽干,轻度咳嗽,少量白痰。
  4.病程一般5 ~7日。
  5.化验室检查,白细胞可正常或增高。
    (二)流行性感冒
  1.起病急,高热乏力,周身肌肉酸痛,全身中毒症状重。
  2.根据感染病毒的不同类型,呼吸道症状轻重不同,大多有喷嚏,鼻塞,流涕,咽痛,轻咳,少量白粘痰。
  3.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病情轻重也不同,又分为单纯型、肺炎型、中毒型、胃肠型四种。病轻者可2~3日恢复,重者1~2周,或一月余。
4.化验检查:血沉可增快,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有继发性感染时,血中白细胞增高。
  二、预防及预后
1.本病有一定的传染性,在流行季节须积极预防。在集体单位,可单煎一味贯众或板蓝根等水煎,每人喝一碗,可预防感冒发生。
2.经常患感冒的人,应坚持按摩迎香穴,并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减少传染流感的机会。
4.室内用食醋熏蒸,每立方米空间,用醋10毫升,加水2倍,加热熏两小时。
5.本病预后良好。
         容 易 感 冒 怎 么 办?
   成人每年大概会感冒2-3次,而儿童最容易感冒,身体较弱的每年可有5-6次之多。如果你或你的孩子每年感冒次数超过此数,那么你或他就属于"易感人群" 了。很多家中有学龄前儿童的家长都有如下的烦恼,孩子感冒了,发热、咳嗽,送去看医生, 然后吃药,打针,热退了,咳嗽也好了。但没隔几天,孩子又感冒了。这个恶性循环随着药 物的升级而加速发作,弄到家长苦不堪言。
                 感冒是如何发生的呢?   
1.所有感冒都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这些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涕、口水、 痰液中,当病人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就开始了它的"空中飞行之旅" ,这些病毒可以在空中飞行及存活30分钟,这足够让它去寻找下一个"倒霉者" 。    2.感冒病毒要找传播的"根据地" 。幼儿园的孩子是最可怜的一群,七岁前的小朋友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健全,几十个小朋友挤在一间房间里,只要其中一个带有感冒病毒,他的一个喷嚏足够在半小时内传染给所有小朋友。在中央空调系统下工作的人们也是受害者,由于门窗紧闭,感冒病毒只好随空调系统到每个角落里去拜会每个人。公众聚集的场合如剧场、餐厅也是感冒病毒大显身手的地方。   
3.易感人群是感冒病毒寻找的 受害者”。体质差、免疫功能低下者受到感冒病毒的袭击时容易发病。特别是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呼吸道的粘膜上皮细胞干燥脱落,局部免疫功能降低,无法阻止病毒的入侵,感冒病毒顺利进入呼吸道而吸附在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继而进入人体细胞内。而整体免疫功能低下,也是病毒容易入侵发作的重要原因。
         那么如何预防感冒的发生呢?
★ 补充维生素A。   
  维生素A是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它能维持人体上皮组织的正常功能。   人体的上皮组织无处不在,大部分的上皮组织细胞能分泌粘液,如果缺乏维生素A,上皮组织分泌粘液的功能降低,导致上皮组织粗糙、干燥、扁平并逐步硬化成鳞状脱落,医学上称之为角质化。角质化的上皮细胞没有纤毛,纤毛能防止外界异物特别是病毒等的附着积聚,是上皮细胞预防外界毒素侵袭的天然屏障,角质化的上皮组织显然失去这种功能而使组织易于感染。当气管和支气管的上皮组织因缺乏维生素A而角质化时,呼吸道失去纤毛运动和停止分泌液体后,粘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藏身基地,进而诱发呼吸道感染。如  咽喉炎、支气管肺炎。当人体补充维生素A时,呼吸道的上皮组织防御功能增强了,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 染机会就大大降低。 维生素A的摄入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合理的补充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过多的摄入维生素A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摄入太少又无法达到目的。 合理地补充维生素A,中国的日推荐量于下:
                                年    龄国 际 单 位   I U
                                0-6个月1000
                                6-12个月1000
                                1-3岁1500-2500
                                4-6岁2500-3950
                                7-10岁3950
                                11岁以上男性4000
                                11岁以上女性4000
                                妊娠期5000
                                哺乳期6000

★ 补充活性免疫球蛋白。   
许多用母乳喂养婴儿的家长会发觉,小宝宝在出生3个月很少生病,3个月内后至7岁期间疾病不断。3个月内的婴儿不易生病的奥秘在于妈妈的初乳,妈妈的初乳含丰富的免疫球蛋白,这些免疫球蛋白可为弱小的生命带来几个月的免疫抗病能力,3个月后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逐渐减少,孩子也开始逐步完善自已的免疫系统。在这段免疫系统的不健全期3个月-7岁,孩子也就特别易患病。免疫球蛋白是一类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简称Ig。免疫球蛋白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血液,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目前已发现有5类人体免疫球蛋白,即IgG、IgM、IgA、IgD和IgE。其中IgG比其它免疫球蛋白更易透过毛细血管壁,弥散到组织间隙中,所以能很好地发挥抗感染、中和毒素及调理身体等作用。牛初乳是指母牛分娩48小时内分泌的乳汁,它与人类初乳相似的地方是富含免疫球蛋白IgG。补充牛初乳,就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 选择牛初乳时要注意免疫球蛋白IgG的含量,IgG含量高的牛初乳质量比较好,IgG含量越低就越接近普通牛奶。
               感冒患者的饮食要求是什么?
                              
作为预防感冒的食品,应该首选动物肝脏。因为肝脏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和较多的维生素B12,这些维生素,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感冒初期宜食清淡及促进发汗的食品,可饮生姜、红糖茶发汗;亦可饮服红枣、生姜汤,以增强抵抗力。还可用葱白适量与米煮成粥,吃后盖被发汗。
    感冒发烧时因出汗很多,因此必须补充水分。可以根据病人的嗜好,或者喝凉开水,或者喝茶水。同时还要多喝果汁,以便补充维生素c。 患者宜进食藕粉、牛奶、稀饭、米汤、新鲜蔬菜和水果。油腻的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较长,难以消化,所以在食欲恢复之前最好不要吃。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病原学及发病机理:流感病毒为核糖核酸型粘液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同型病毒又分为若干亚型,如甲0、甲1、甲2、甲3……。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在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复制,再侵入其它柱状上皮细胞引起变性、坏死与脱落。病毒一般不进入血液,但其毒素对全身器官有广泛的毒性作用,临床上有全身中毒症状与白细胞减少。少数情况下,病毒也可能进入血液累及全身而引起呼吸道以外的病理改变和临床征候。体弱多病者易发生流感病毒性肺炎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流行病学及预防:
    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一周,流感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用物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对同型的免疫力可维持较久,对同一亚型的变种间也有交叉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加之病毒不断发生小变异,故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流感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多见。流感为乙类法定报告的传染病。隔离病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途径,隔离期为1周,一般情况应避免大医院门诊,以免传播。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公共集会,室内注意通风。公共场所可用1%黑白粉澄清液或3%过氧乙酸喷酒,也可用食醋熏蒸。病人的用物可曝晒2小时式煮沸消毒。
流感还可用疫苗预防,常用的疫苗有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减毒疫苗用鼻腔喷雾法,用于健康者。灭活疫苗1ml,皮下注射,间隔6~8周,以后每年秋天加强免疫一次。用于老年、孕妇、婴幼,体弱多病者
流感接触者可服用金刚烷胺或病毒唑滴鼻。
                     临床表现:
     流感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流感根据临床表现分以下几种临床类型:
1.典型流感:急起畏寒高热,乏力,头痛,身痛,咽部干痛,可有鼻塞、流涕、喷嚏、干咳、鼻烟,咽部可见充血,肺部可闻干罗音。发热3~4日后热退,但上呼吸道症状及乏力可持续2周左右。
2.轻型流感:症状轻,病程2~3日。
3.肺炎型流感:主要发生于老幼体弱者。典型流感1~2日后病情加重、剧咳、吐粘痰或血痰,气急发绀,可伴发心力衰竭。双肺满布湿罗音,X线检查双肺散在絮状或结节状阴影。
  4.胃肠型和中毒型流感:胃肠型流感除呼吸道症状外主要以腹泻、呕吐为特征。中毒型极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血压下降,易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流感亦可引起心肌炎、脑炎。老幼体弱者易并发细菌性感染。
                   治疗:
无特效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
1.一般及对症治疗:呼吸道隔离1周,戴口罩,多饮水。高热时酌情服用APC等解热镇痛药,小儿可用退热灵1支射肛。有脱水者可适当补液。合并细菌感染时酌情选用抗生素。
2.抗病毒治疗:甲型流感早期用金刚烷胺效果。金刚烷胺或甲基金刚烷胺100mg,每日2次,口服。病毒唑对各型流感均有疗效,以5mg/ml溶液滴鼻,并同时口含片剂2mg,每2小时1次,热退弱后改每天4次,连续2天。
据观察治疗24小时后有73%患者体温下降,也可采用一干扰素气雾剂治疗小儿流感,退热效果明显,2日后体温正常者达93.5%。3中药治疗:清热感冒冲剂、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感冒清、抗病毒自服液等均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也可口服黄水煎服。
         不良生活方式也是引发感冒的诱因
1.偏食者易感冒
  有些人到了冬天经常感冒,尤其是小孩三天两头感冒,就应考虑是否由于偏食引起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A缺乏症所致。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物质,它可以提高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杀菌和抗病毒的能力,除可以减轻症状外,还可以缩短病程。从食物中摄取的维C越多,防治感冒效果越好。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物质,它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稳定人体上皮细胞膜,维持皮肤和黏膜结构的完整,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当维生素A缺乏时,淋巴细胞不能产生免疫球蛋白,白细胞吞噬细菌能力明显下降,红细胞的更新模式也受到抑制,在病毒细菌的侵袭下,呼吸道黏膜这道屏障防线的功能就会被削弱,发生呼吸道感染也就不足为奇了。
2.不及时增减衣服者易感冒,俗话说:“寒从足下起”,把双足保暖工作做好了,对预防感冒特别重要。医学研究认为,脚上穴位达66个之多。它们参与气血运行、联络腑脏,沟通内外,贯穿五脏六腑。足部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神经联系,如果足部受凉,则局部血管收缩,血液减少,就会反射性的引起鼻咽、气管等上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弱,致使局部抵抗力降低,病菌病毒乘虚而入,使人易患感冒。尤其是老年和小儿,因抵御寒冷的能力低,一旦足部受凉,更容易感冒。
3.喜吃“三高”食品和咸食者易感冒
  长期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物会降低人体免疫功能,食盐过多会使唾液分泌到口腔内的溶菌酶减少,降低了包括干扰素在内的抗病因子的分泌,病毒就可乘机侵入上呼吸道黏膜而诱发感冒。食用过多的糖,不仅会导致食欲不振,脾胃虚弱,因为糖有利尿作用,会导致体内失水,引起口干舌燥及上火症状,从而易发生上感。
   此外,过多吃糖,也会加重儿童缺钙和维生素B1的消耗,致使体虚多汗,免疫力下降,反复出现感冒。
4.精神紧张者易感冒
神经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的人鼻咽部干扰素、核酸酶等抗病毒物质明显减少,免疫功能也会下降而易患感冒。
            什么人应当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的接种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流感的好方法。老年人、儿童、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化、风湿病、慢性肾炎患者都是发生流感的高危人群,都是接种流感疫苗的主要对象。 但心、肝、肺、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某种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过敏体质比较明显的患者都不宜接种流感疫苗。应该提醒人们的是,流感疫苗不等于感冒疫苗,感冒疫苗现仍在研制中。流感疫苗不预防普通感冒。
                              
                              
                 
Infuscups | 2014-4-22 12: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支持再支持
wgqm9685 | 2014-4-22 14: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位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