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经典书目校对,欢迎参与。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经典书目校对,欢迎参与。
[复制链接]
1145
|
5
|
2004-9-1 11: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经典书目校对,欢迎参与。
第1节桂枝汤
出处:《伤寒论》o
组成:桂枝98,芍药9x,炙件草6g,生姜9g,大枣4枚‘
用法:水泡,微火煎,煎至水约—半时,去淬,起温服。服
药后,吃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并温覆一时许,使全身抉染有
微汗为佳。开元汗或病重刁;减各,一昼仅uJ服2—3剂。禁生
冷、粘滑、腥臭及肉食等物。若病人肋浮紧,发热汁不出者,平
素嗜酒者,服桂枝汤吐者,皆慎用或忌服。
主治:治太阳中风。证见发热恶风,头痛,汗出,或鼻呜干
呕,口不褐,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浮弱者。
方剂浅解:桂枝汤,解肌发汗,调和黄卫。方中桂枝宣发
阳气,温经散寒;芍药和血益营,能收阴气;桂枝与芍药为伍,
则调和营卫。生姜辛散,温胃止呕,佐佳枝以通阳;拍草、大枣
甘缓,助芍药以和阴。诺药合用有扶正祛邪、安内援外之功。
义温覆、吸粥,充汗源。助药力以透肌肤毛孔.自然得微汗而病
解c
一、用方经验
本方证以发热恶风、有汗、脉浮缓为辨胚要点c本方桂
枝、芍药用量,一般用9s,们北方桂枝用量宜偏重,南方须减
轻,并随季节变化和体质各异而定用量。《伤寒论》谓:“桂枝
去粗皮”。我们认为“粗”.指粗糙的外层,如去掉粗厚之皮,即
无药力c现巳不从原注。如恶风寒较明显,我用桂枝尖,则药
力强.见效捷*
仲只谓:“桂枝(沥)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
者,不gJ与之也c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外台秘要》有麻黄
解肌汤、葛根解肌汤,《名医别录》亦云“麻黄主疗云解矾”,均
视“解肌”勺“发汗”为同意语矣。《伤寒论》云:“伤寒发汗已,
半口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太阳病脉浮
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柯琴谓;“发热汗出,便可用桂枝汤,
可见不必头痛恶风俱备,此只自汗一证,即不发热者,亦用之,
更可见桂枝方于自汗为亲切马。”故柯琴谓汗自出者,是桂枝
汤所主c 我们临证体验,单就桂枝一味来说,温经发汗的作用明
显,但不太峻厉。倘桂枝多于芍药,又得与桂枝等量的生姜相
助i发散风寒之力益彰,即易出汗,即仲景所云“可发汗”、“可
更发汗”而成发汗之剂。治太阳中风自汗之证.桂枝与芍药药
量等同,即仲景所云“桂枝(汤)本为解肌”之剂。须知用于有
汗的桂枝汤证,还须吃热粥、盖被,见有微汗者益佳,总期望一
个汗字。使外邪徐徐而出,“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盖
出汗过多,能伤阳气、损阴液故也。窃思汉唐时代,桂枝汤应
用范围.仅围于伤寒中风,至清代柯琴所探《伤寒来苏集》论桂
枝汤曰:“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明和阳,解肌发汗.调和营
卫之总方也。凡头痛发热,恶风恶寒,其脉浮而弱.汗自出者,
不拘何经,不论中风、伤寒、杂病,咸得用此…—愚常以汤治自
汗、盗汗、虚疟、虚痢,随手而愈。因知仲景方可通治百病。”此
吉对桂枝汤的功效和适应病证大有开拓,突破了原有的治疗
范围,启发了后人用方思路。然从临证实践而言,桂枝汤覆盖
病证虽较广.仍须依病因病机之各异,随灾加入切合病证的药
味,如治疗“虚疟、虚痢”,不配合治疟、治痢的专药,其效果是
难竞如人意的,这方圆我们曾试用多例。
二、拓展运用方
1.桂枝汤加黄蓖三仙方治四肢麻木
组成:粗桂枝(去尖)、酒炒自芍各9R,炙甘草6x,螟生姜
3g,大枣6枚,黄茨L8g,焦引lI 3080用河水或自来水.文火
煎。
治四肢麻木证,有类似“血痹”之处。《金医要略’血痹虚
劳病脉证并治》:“血痹,阴阳但微,寸口关卜微,尺中小紧,外
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民桂枝五物沥主之”。有人解释此
条,是身体局部麻痹、疼痛的一类内伤病证。主要症状为身体
麻木,游走性疼痛,脉微而紧涩。病由气血内虚,因劳倦汗出,
或当风睡卧,邪气乘虚假人,使气dh闭塞不远而致*丹波元简
引《诸病源候论》、《医宗金鉴》内容精神,提出:“据此则风痹乃
须麻疼痛兼有.而血痹则顽麻而无疼痛,历节则惟疼痛而不顽
麻,三病各异”。其说实届临床精辟之辨。黄46桂枝五物汤即
桂枝汤去甘草,加入黄茂与桂枝等量,倍用生姜6两(汉制),
以助黄花走表固卫,温阳以行痹闭,协同桂、芍、大枣,行阳和
阴,调和营卫,是以温阳行痹,通畅血脉为治。我们用桂枝杨
加黄蔗三仙方,黄蓖比桂枝、白芍用量加倍,减少生姜,意在益
气以培营卫之本,不在于发放;加山植、麦芽、建曲,助中土运
化,以生成水谷精微,充盈血脉,以溉四旁。与桂枝汤、黄民桂
枝五物汤各有不同,所主病证为四肢麻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慕容绍宗
|
2004-9-1 11: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书目校对,欢迎参与。
[这个贴子最后由今日值班在 2004/09/01 11:58am 第 1 次编辑]
以上是新论坛私有资源库的资料,采用文字识别复制的,想看源文件请到新论坛查看。
由于识别文件版本较低有错字的地方很多,请各位高手参与改正,以后继续发贴连载,欢迎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中
|
2004-9-2 08: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书目校对,欢迎参与。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慕容绍宗
|
2004-9-2 12: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书目校对,欢迎参与。
验案1:俞x x,女,32岁,工厂职工,1995年5月1
日诊。患四肢麻木已逾1年。先觉手足发麻,稍事活动
即恢复,后来肢麻g渐加重,手足静置过久则觉麻木而不
仁,并由四末向上发展,两腿、两臂如不属己身,终至臂不
能举,手难持物,腿难挪动,足难行地。曾往各地求医。
西医称此病是感觉麻痹,是神经传导路径发生病变或功
能漳碍的结果。中医有用二术、二陈汤等方治湿痰,有用
补中益气汤加附子治久病皮赢.有月桃红四物汤加苏木、
乌药治停庆死血等方,偶或小效,终无明显改善。察知其
人平素清授,伙食不多,诊脉右关缓弱,余部均软,舌质
淡,苔薄白。论治宜从脾胃着手,而不斤斤于四肢局部。
盖脾主四肢,又脾为营之本,胃为卫之源,营卫失于调和,
气不至经,故四维不振而麻木。方用粗桂枝(去尖)、酒炒
白芍各9R,炙甘草6g,提生姜3g,大枣6枚,炙黄蔑18g,
焦三仙30R,7剂。每剂煎2次,日分服3次。5日后服
完,饮食增进,四肢仍麻但不甚木,感觉障碍减轻。原方
再投5剂后,两手能持碗勺,能自己饮食,腿脚亦可穆步,
睡眠甚熟。·先后服方28剂,其间略有出入,嘱以食养和
功能锻炼而愈。
验案2:王x x,女,20岁,农民,1998年6月10日
初诊。患者谓左足心涌泉穴处突然感觉麻木,迅速麻至
全足,井上达膝头及股。遂停田间劳动,由家人掖持而
归,鞋子脱落亦不自晓。急请医生针灸,注射维生素B1
等药,当晚病末发展,次日晨起坐床,右腿脚亦麻木,抚摸
不知痛痒,竟难以起立,惟饮食尚可,两臂能动,但感手指
微麻。车载送来就诊。诊其六脉怠缓并欠流利,舌苔正
常.询知月经过期,只诉下肢如废,手指觉麻,余无所芳。
证属足少阴肾经寒滞,营卫不行,致肢麻而月经短期也。
方用桂枝10g7洒炉白芍8g,炙甘草、生姜各6gt大枣6
枚,黄英15g.焦三仙30X,当妇、牛膝各9xt3剂。清水煎成
后,加白酒少许*以行药势,并盖被使下肢有小汗。6月14
日二诊:腿足麻木明显减轻,搔之能知痫痒c再3剂,煎服
如前法,服尽后.已能瑶珊而行。月经来潮,腹部病坠,乃
于原方减牛膝,不加洒,不覆枝取汗,4剂。药尽效捷,下肢
恢复如常,病人异常欢快‘,此人麻木证,其来也急,用方得
当,其去也速。
按:桂枝汤加黄茂、三仙;,即不存在“解瓜发汗”作用,
以黄茂益气固表,三仙和脾/t生饮食精微。案1,黄笑倍
于桂、芍,5他药相伍,则侧重补脾胃之气,促达脾胃运
行,营卫得以调和,加之每日服药——剂半,药力连续渐进,
终念宿庆。案2,方中桂枝增量,黄茂减量,加全当陌和
血行营,牛膝引全方入下焦温通经络,再加走窜之白酒,
使足少阴经脉寒滞一散*营卫畅达,近期自得速效。前贤
论麻属痰属虚,木则全属湿痰死血,但总不离“营卫滞而
不行则麻木”之病机。基此,我们临床每倚重桂枝汤加味
之方而收效。
2.桂枝汤加奖罗子石64方治胃不消化
组成:桂枝、白芍各9g,甘草6R,烃生姜5R,大枣4枚,奖
罗子10g,石职8xo清水泡,文火煎,每剂煎三次。
桂枝辛、9.,温,富于挥发油而有芳香,能刺激味觉,亦能
鼓舞脾胃,振兴消化功能.所以调味品“五香”,不可缺桂也c
白芍苫、鼓,微寒,能天肝滋胃,能益太阴之脾阴。生姜、大枣、
甘草均为食品中之调料,有开肖口、增食欲、健胃气之作用。
阂德润《伤寒论评释》视桂枝汤为健胃剂,不是没有临床根据
的c婆罗于(天师栗)计、温,宽中下气,和肝胃,助消化,祛胀
满,协桂枝以振胃阳。石则甘、淡。微凉,滋阴养目,能促进胃
液分泌,帮助消化,且uf助白芍以和阴。此方辛香微甘,不苦
不操,脾阴胃阳双调,无偏寒偏热之弊,无克削雍滞之嫌,用于
治疗慢性消化不良,每收良效。消化不良,是由于胃液、胆汁
或肠液的分泌减少或缺乏,肠胃道运动功能失常等而产生的
消化功能障碍,有食欲不振、腹张或使泄、体重减轻等表现。
李东垣云:“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
瘦”。至于伤食恶贪及呕叶、泄泻、湿痰中扰等症,各有治法,
不届此方应用范围。
验案1:陶x x,男,57岁,1969年4月5日诊。自
经间一二日呕吐,形体渐瘦。数月来巴已早止,但不日
食,勉进少量食物,即烷腹胀满,大便或涪,倡感M干。4
医按脾胃湿食积滞论治,投大安丸作汤内服,治疗1周
效不显著。围恶汤药,改请西医,用消化合剂及多药片弗
服,经10余B后仍纳呆。胃肠钡餐造影和肝功能检验
皆无异常。后竟无食欲而厌食,两月来*人劝喂.自己彭
少要吃,体重续减。家人勉强让其进稀饭、豆奶等流质,
食虽极少,腹仍胀c又进某医院校查,诊断为“神经性厌
食”。缺少良法,不得已来请我们诊治c其人酉色黄窃,
肢细肉瘦,久不思合,1E不恶闻食臭,每砍含水洞口,语声
虽法尚请。细诊左脉弦,沉取即软,右脉缓,鼓指乏力,舌
质正常.苔薛黄白,哈欠津农。证属胃阳虚.脾阴弱,而至
慢性消化不良。用桂枝、白芍各gR,甘草68P提生姜5g,
大枣4枚,姿罗子10g,石斜8g,5剂。每日清水文火煎1
剂服,今以米粥、藕粉、山药及苹果泥等,少量多次给食;
室内娱鸽子汤,让其闻鸽汤香气,以诱食欲。4月U日2
诊。似觉胸腹稍宽,肠间转气,口已不于,欲食又虑腹胀,
只好勉进糜粥1小确。用原方及辅助治疗物品同前,5
剂‘·4月16日再诊. 患者问:“想喝鸽子汤、烂菜饭,可
否?”回答说:“少食多餐,胺不至胀可也。”嗣后,日渐木
餐*饮食接近正常,精神气色转佳,透停药。
验案2:程x x,男,12岁,1992年5户2日诊。此
孩经常态食香燥及生冷零食,性极顽皮好动,素瘦又健i
月前,随其母赴宴,较烹炒炸请看侵,饱餐一领。翌日,腹
泻数次,即不能食,因泻缺水,住院输液,并服消食片、保
和九等药,3天,泻止出院。回家后食欲不振,胰胀唆气,
大便少而搪c前医投兰草曲谷二陈扬、香矽六君沥化食
和脾,六日不应,神形委顿,不似往3顽皮c其父带他来
请我们治疗。证见厌食或少食,胸皖痞满,腹胀,溶便矮
臭.哈进食物即有饱胀之感,或择食又不喜下咽。脉勿,舌
苔微腻。病因饮食自信,肠胃乃伤,香烃伤脾阴,生冷伤
胃阳。方斤粗桂枝、生白芍各7R,甘草4g,提生姜2g,大
枣3枚,癸罗子、生石斜各8x,3剂c自来水煎服.每日1
剂。5月6日复诊。食欲已报,微觉胺胀胸满,大便呈条
形。原方续用2剂,消化不良症状缓解,脉、舌正常。嘱
其饮食有节,不能偏嗜o
按:桂枝汤原方,即有便胃功能,然毕竟是辛温微甘
之剂。加姿罗子宽个助消化,生石斜养胃阴,伎胃液分
泌,伍入桂枝历中能治消化不良之本。案l。属慢性消化
不良,方须多服,并诱以食仅,始新生味觉。钨鸽在《本草
纲目》中称“飞奴”,仕味咸乎,能调精益气,解诸药毒。我
们对病后食欲不报及纳果乏味者,惯用鸽汤之香气四溢,
刺激嗅觉而开目,屡试屡验。案2,属怠性消化不良,由
偏食暴食伤及脾阴胃阳而致。玉投消滞和中等方,仍不
能食而腹胀,投桂枝汤加婪罗子、石斜而获效。方中生姜
小量,石斜重于桂枝,是偏重养脾阴之治。全方服后,胃
阳脾阴得复,胃液分泌如常,故能食能化而病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大唐小民
|
2004-9-4 13: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书目校对,欢迎参与。
错别字连编,看得头晕眼花脖子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善尔纲
|
2014-4-25 08: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你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慕容绍宗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