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转帖]朱良春治疗癫痫效方的临床应用和发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朱良春治疗癫痫效方的临床应用和发挥
[复制链接]
825
|
1
|
2004-9-4 08: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系例之五十一
邱志济 邱江东 邱江峰(浙江省瑞安市广益中医疑难病诊所 325200)
摘要:癫和痫是痰瘀迷阻精窍之病,是精神疾患。而“痰瘀”是病理物质,究其内因多由机体功能失调,气道闭塞,脏腑不和,津液凝聚或水湿停留,气化不利而成,其外因有脑部外伤者,乃因气血瘀阻,脉络不和之故。抓住“痰瘀”两端,随证选药,往往取得较佳疗效。但必须知常知变。前贤云:“不识成法,焉有准绳”?但拘守成法,何能治变?如何通权达变?应究前贤“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之说,本节阐述扶正祛邪、标本同治、虚实兼顾之法。既汇集前人和朱师的有关证治的变通法则,又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条分缕析,深入研究,真正做到“治莫拘泥”。“识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乃是吾辈奋斗目标也。
1、抓住痰气郁治癫扶正元
痰之为病,有缓慢发病者,有卒然而生者;有投剂即瘥者,有缠绵难愈者,究其病态万千,故有“怪病多属痰”之说。痰为水液所化,其性属阴,其与热合邪,或郁久化热,亦成阳邪,故临证必须首分阴阳。阴证者乃有口干不欲饮、纳少不饥、痰粘不爽、口流涎水、喉中痰鸣、昏愦嗜睡、头昏脑胀、心中悸动、口吐白沫、便粘如涕、眼神呆滞、面色暗晦(或眼眶周围青暗)、形体丰腴、手足作胀、皮肤油垢异常或面色光亮如涂油、舌体胖大或淡嫩、苔白厚腻、脉象滑或弦滑等证。属阳证者证见抽搐痉挛、烦急躁动、胡言乱语、便秘口苦、两颊色红、易惊悸、不寐、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弦滑等证。以上辨痰之要,不必悉俱,只要见其一二,即可考虑治痰之法。吾师朱良春教授据金元以降,张子和、朱丹溪等前贤从“痰迷心窍”论癫之说,又赞赏张景岳着眼“痰气”两字之发挥。认为治癫宜理气、解郁、化痰。可选“顺气导痰汤”加减。自拟“加减顺气导痰汤”药用制半夏、陈皮、茯苓、白矾、郁金、石菖蒲、陈胆星、制香附、炒枳壳。病久心脾两虚者,选“养心汤”加减。抓住痰、气、郁治疗癫证乃是朱师活用张景岳治癫之法,所拟“加减顺气导痰汤”是仿前贤之法而不拘泥其方,历年来朱师用此方愈癫疾者甚众,笔者仿朱师之法,结合临床研究,在朱师的“加减顺气导痰汤”基础上化裁,自拟“扶正醒癫散”药由丹参、炒枣仁、柏子仁、茯苓、姜半夏、陈皮、石菖蒲、陈胆星、制香附、炒枳壳、白矾、郁金共粉组成,(每次服6~10g,日3次,蜜水或温开水送服)历年来治疗癫证颇感应手,昔日曾治黄姓男,年届不惑,患者因车祸惊恐加受刺激,精神失常已2年,平素忧郁不安,时有恐惧表现,精神呆滞,沉默寡言,又时言心中悸动,惊恐莫名,头昏嗜睡。言语答非所问,或低头不语,百问不答,常瞋目而视或有冷笑、暗泣之状,甚至常有悲观自尽之语,家人见状,莫可奈何,2年来经多方求治,服中西药数百剂,症状如旧,诊见形体丰腴,面色黯晦、眼神呆滞,皮肤油垢异常,舌胖嫩、苔白厚腻、脉象弦滑。辨证:《素问·阴阳大气论》云:“怒伤肝……恐伤肾……恐为肾志,大惊辛恐、恐则精气内损,肾气受伤……”患者因惊恐太过,气机逆乱,加上精神刺激,肝气受郁,痰气两结而发癫,张景岳认为癫症多由“痰气”而致,凡气有所逆,痰有所滞,皆能壅闭经络,阻塞心窍而发癫,盖惊恐、郁怒、忧思导致肝木犯脾,脾失健运,痰涎内生,以致气郁痰结,当察痰察气,因其甚而先之。笔者据前贤及朱师理气、解郁、化痰之说综合斟酌,考前医曾多次用过豁痰开窍、镇肝熄风、清心开窍、平肝熄风、疏肝解郁、顺气导痰等法,共用过中药汤剂数百剂(除西药之外)未效,辨属病久心脾两虚,因药不对证,更伤脾胃,故痰涎内生终不得解,前医运用上述诸法,乃均从“实”论治。张景岳指出:“忧郁病者,则全属大虚”。设想,忧则气沉,必伤脾肺;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必伤肝肾。故笔者自拟虚实同治,标本兼顾之“扶正醒癫散”。本案患者,经投用“扶正醒癫散”(每次10g,日3次),另嘱配合心理疏导,2周后,诸证好转,患者自说忧郁不安,时有恐惧感减少,纳食增加,家人颇感患者比前清醒多了,嘱续服“扶正醒癫散”60天,诸证基本消失,精神状态完全恢复正常,语言礼貌一如常人。乃嘱守服此散2~3个月予以恐固。并再嘱配合心理疏导,追访2年无复发。
实践证明,治疗癫症因忧郁过度,加之惊恐发病的患者,仅以药物治疗是不能根治的,故必须结合心理疏导,精神疗法。张景岳指出:“以情病者,非情不解;其在女子必得愿遂而后可释,或以怒胜思未可暂解;其在男子,使非有能屈能伸,达观上智者,终不易邪也。”故治疗癫症和治疗忧郁症,深入了解患者发病之因,配合循循善诱,说理开导之法,是提高疗效根治癫疾之万全之策。傅青主说:“饮食入胃,不变精血,反去生痰,痰迷心窍,遂成癫狂。”“扶正醒癫散”取平调脾胃之“二陈汤”加南星、枳壳,名曰“导痰汤”。治顽痰胶固非二陈所能除者,可以理气,可以除痰。方中南星助半夏除痰,则除痰之力大,枳壳助陈皮理气,则理气之功宏。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湿生痰,上注于肺。方中半夏、枳壳由上而导之使下,降之即所谓导之,故谓顺气导痰也。本方合用“白金丸”(白矾、郁金)加制香附,意在利胆、舒肝、解郁又能扫荡凝结经窍之痰涎,《长沙药解》云:“矾石酸涩燥烈,最收湿气而化瘀腐,善吐下老痰宿饮、缘痰涎凝结,粘滞于上下窍隧之间,牢不可动,矾石收罗而扫荡之”本方加菖蒲开窍化痰,用丹参、炒枣仁、柏子仁取其安神定志,养心和血,意在补虚扶正。近贤张锡纯谓“柏子仁味微甘微辛,气香性平,能补助心气,治心虚惊悸怔忡;能涵肝木……滋肾水……且气香味甘,实能有益脾胃。”调养心脾,滋润肝肾,盖正复邪自去。痰、气、郁“三症”分消,癫疾自能根治也。《医学集成》说:“良医用药,必如良将用兵……心有主宰而不惑,兵有纪律而不乱……虽三军之士,性情不同,而我驾驭有法,同心克敌则一也……如人病后不服补药,营卫其无以固,元气其何以复乎?”此乃癫症久治不愈,取攻补兼施之理也。前贤谓“治病不难,贵在善后。”亦是经验之谈,不可忽视。证有虚实之分,病有新久之别,正虚邪实之证亦多有偏重,故治法和用药亦不可一成不变,中医用“散剂”是最活的剂型,可按患者寒热虚实所偏,证状不同,治疗过程的变化,随时增减或调整一二味药的剂量,即能平衡阴阳和寒热。且“散剂”能缓缓图功,颇合正虚邪实之难症痼疾的治疗规律。用“散剂”可节省3~10倍药材,亦即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3~10倍,这就是中医的廉验优势。可惜这个传统优势,和时医的三规五戒格格不入。
2、定痫拟丸散善用虫类药
古今医家治疗痫证多偏用重镇之品,虽有一定疗效,但久用多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尤其对儿童患者久用多有不良反应。朱师擅用虫类药。80年代初自拟“涤痰定痫丸”由炙全蝎、炙蜈蚣、炙僵蚕、广地龙各60g,陈胆星、川石斛、天麻、青礞石、天竺黄各45g、炒白芥子、化橘红、石菖蒲各30g,共粉碎,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3~5g日2次,临床治愈者甚多。笔者仿朱师之法,历年来用“涤痰定痫丸”改“散剂”,嘱患者家属自装胶囊,每服3~5g,日2次,治疗成人痫证发作期,屡屡应手。中医对痫证的传统治法为,发作期以熄风止痉,化痰开窍为主,缓解期(或间歇期)以扶正固本为要。但痫证的病因除脑外伤外,不越惊、痰、火、虚、瘀、食,治疗须辨标本缓急,临床发现痫证属实者寡,属虚者多,如痫证频繁发作,更易耗伤气阴,每多导致体质的虚弱状态,此时单纯使用熄风定痉,豁痰开窍之药,往往疗效不佳。所以笔者赞同前贤益气健脾扶正用于治疗痫证的全过程。更能取得理想的疗效。实践证明痫证发作期治愈后,多因外感发热或饮食不慎复发,此属土虚之象,故张景岳指出:“不得谓癫痫尽属实邪,而概禁补剂”,《医学入门·痫》论云:“化痰必先顺气,顺气必先调中。”盖中气虚弱,脾不运化,痰湿最易困脾;脾气失升,胃失和降,气机运行升降不利,必加重痰浊的滋生。“痫由痰致,痰自脾生”之理昭然也。张景岳治疗癫痫失志,证见真阴大损,气不归根而时作时止,昏沉难愈者擅用“紫河车丸”(人参、当归、紫河车)治本,即是治痫重虚的明证。笔者曾自拟“药麦参蝎散”(由怀山药、生麦芽、西洋参、紫河车、全蝎五药共粉碎组成,每服3~8g,蜜水或开水送服)治疗老年和儿童痫证多例,屡收理想效果,曾治陈姓老妇,年届天命,因周期性发痫,发时意识全失,右半身或右上肢强直抽搐,牙关紧闭,两眼上翻,口吐白沫,每次持续2~3分钟,昏睡一小时左右,神志渐清醒后,头昏痛,周身酸软,疲乏无力。经大医院脑电图检查,诊为“癫痫”,2年来多方求治,服抗癫痫中西药多种,均用时有效,停药后易复发,笔者根据全身症状和舌脉互参,辨证属中气素弱,脾不运化,饮食精微不化营血而生痰,痰湿困脾,气机不利,使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反复加重痰浊的滋生,形成恶性循环。故因虚致病,又因病致虚,是痫证久治不愈的原因。因此必须扶正气,健脾胃,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即所谓增强免疫功能。如果只重视常规治法的镇痉、熄风、豁痰开窍,忽视提高免疫功能,则根治痫证乃永无时日。本案患者投“药麦参蝎散”(每服5g日3次)守服2个月后,痫证发作消失,嘱患者守服一年,逐渐减量乃至间日服药,患者体质恢复较速,追访5年无复发。“药麦参蝎散”,方简效宏,灵活变化寓于其中,山药、麦芽、西洋参益气健脾、固肾涩精、疏肝解郁,紫河车大补气血,有返本还元之功。全蝎熄风定痉,药性较蜈蚣平和,适合老、小、弱患者通用,五药补、疏、通相伍,药性平和,调和阴阳,燮理寒热,虚实兼顾,久用无副作用,乃老、弱、小痫证患者之理想效方也。妙在5药配伍的比率,随痫证患者的体质、病史、年龄、证状和服药后病情、体质转归而灵活调整,这是丸散亦可随证变化的巧用之法。读者大可举一反三,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按:痫证的病因病机复杂,临床必须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分清痫证为原发性或继发性,实践证明以一方统治各型痫证疗效往往不很满意。笔者体会癫痫无论是因虚致痫或因痫而致虚,病程迁延者多为虚实夹杂,在治疗中应不忘标本兼顾,既要注重熄风止痉以治标,又要益气健脾,固本培元以治本。治疗中一旦取效,不可随意易药或停药,更不可单独治标或单独治本。前贤张景岳不囿旧说,独抒己见,且见解精辟,足以启人心智。其治疗癫痫,主张药宜清润,治在心肝脾肾,治虚为本,虚实兼顾,治分缓急等学术创见,值得吾辈仿效和发扬。
广益中医 http://www.tcm369.com
[转自中国中医药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cfnct
|
2014-4-25 07: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狗不挡路,挡路的都是路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溪流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