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寒杂病论》的版本想到的

[复制链接]
查看4810 | 回复10 | 2004-5-9 23: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仲圣《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两者版本很多,如前者又又宋本、俞侨本、赵开美本、康平本、康治本等,后人又从《千金翼》等中辑录出唐本《伤寒论》,由于考古学的功劳,现又见敦煌残卷版本,《金匮》的版本也有很多,此不再备述。
有人说:版本考证和校勘应该是理论家的事,和临床还有一段距离,我不以 此为然,因为,在临床中,如果我们要用仲景方,就要弄明白它,这样才能用起来得心应手,我们课本上所讲,好多虽然是好象的凿凿定论,但伤寒注家逾千,当我们要开拓思路时,是不可能不看的,但将注家所解拿到手,你就会觉得纷纷纭纭,莫衷一是,那就又进一步涉及到了辨真辨误的问题,辨真辨误,最终还要从原文中去求。
因为版本众多,在求解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的地方各个版本是文字相同或相类的,而有些地方就可能有较大的出入,那么怎么办?这就需要校勘和训诂的功夫,当然我们搞临床的,不必要也没精力把这些搞得很精通,但起码的功夫确实是不可缺少的,起码我们应该对不同的表述有一个合适的选择和解释。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医人,起码应当有一定的文字功夫。
回到我们关于《伤寒杂病论》的版本上来,当然大部分版本的大部分条文是差不多的 ,相互印证可以更明其义,但是,自民国以来,又出现了几个差别很大的“古本”《伤寒杂病论》,本人所知有桂林古本、长沙古本和涪陵古本,涪陵古本没看到过,没法评,还希望见过的人发表发表意见,我也学习学习;就我看到的两个古本序言中,对其版本由来所述均凿凿其言,并均称为仲景原本,序者均直指通行本之误(估计是指赵本和俞本),观其体例,于通行本均有较大出入,特别是都有辨风、寒、燥、火、湿病证治,为通行本所无,其旨均为寒温一统之途;但两版本也有较大不同,长沙本中杂病部分很少,明显少于今本《金匮要略》的内容,桂林本较多杂病内容,但于今本《金匮要略》的内容也有较大出入,当然这可以给我们临床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但孰是孰非,却也真假难辨。
对于古本《伤寒杂病论》,学术界历来也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同,认为深得仲景原旨,一种是存疑,认为纯属伪造。当然我们从事临床的不必要纠缠于真伪的是是非非之中,我们只要用之临床,去验证那些医论医方的效用,若果效验,又何必管其是非仲景之法呢?
枕荷楼主 | 2005-9-8 17: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伤寒杂病论》的版本想到的

说得很好.正本清源是件天大的好事.弄清楚张仲景的原意,是每个学医或从医者孜孜以求的事情.
vcyinqiaopia | 2006-2-22 17: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伤寒杂病论》的版本想到的

应该以高等教材为准。
sundream | 2006-2-27 22: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伤寒杂病论》的版本想到的

支持LZ
狂人 | 2006-5-16 21: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伤寒杂病论》的版本想到的

识见高方可辩黑白.
欧诗猫 | 2012-8-4 11: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求解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的地方各个版本是文字相同或相类的
gaewhmlr | 2012-8-29 19: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gaewhmlr | 2012-8-30 06: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葬花2012 | 2012-12-21 12: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葬花2012 | 2012-12-21 12: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