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四大经典
›
[转帖]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复制链接]
2811
|
6
|
2006-6-27 0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赵红军在 2006/06/27 09:52am 第 2 次编辑]
转自中国中医论坛http://www.tcmbbs.com/read.php?tid=397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兼答“仲景就不怕脱阴吗?”一文
孙曼之
引用:
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这一条学生反复思索,至目前仍不明就里。
按本条之意,“太阳病,发汗”,若为桂枝证用桂枝发汗,或麻黄证用麻黄发热(应为发汗),都为正治,若为正治,则不会出现一系列变证。变证之一是,汗“遂漏不止”,或为麻黄证而用桂枝发汗,以桂枝辛温,解麻黄之证,只会见无汗而壮热不止的变证,不会汗出不止。因此,此条当为桂枝证而用麻黄发汗,桂枝证,“发热、汗出,脉浮缓”,此卫虚而营实之证,风邪深入肌腠而蒸汗外出。今以麻黄发汗,营卫俱虚,表阳更虚,而邪尚在,故汗出不止。汗出不止,而亡津液,津液外亡则无小便可排而见小便难,体内津液不足,则不能濡养筋脉,而四肢微急,以肌燥故难以屈伸。同时,大汗伤阳,表阳虚微而不制水,故见汗出不止。
津液虚为阴虚,汗出不止而阳虚。此阴阳俱虚之证,或者阴虚更甚于阳虚。此时仲景以辛温之桂枝汤加附子,就不怕亡阴吗?
答复:
在读《伤寒论》时,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凡汗、吐、下、火攻、温针等误治的结果,均为亡阳而非亡阴。除上条外,还可以举出以下几条:
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第38条大青龙汤方后注: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第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第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还有一些类似条文,不必缕举。另外,大家知道,少阴篇五死证也都为亡阳证。
因此,对于上引第20条,不必强解作亡阴,因为那样显然不符合仲景原意。
联系到与《伤寒论》同时代或相距不远而早于《伤寒论》成书年代的《素问》、《灵枢》、《难经》、《神农本草经》等著作,皆持崇阳抑阴观点——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观点,那么,《伤寒论》同样持有这种观点就毫不足奇了。我们今天所接触到的中医脏腑、病机学说,基本上是形成于宋、元、明、清之际而与两汉时代的中医学说有一定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这些理论是在前人对于《伤寒论》不能完整解读的情况下形成的,因而就与《伤寒论》不能不有一间之隔。这是我们今天学习《伤寒论》时,不能不注意到的一个基本事实。特别是温病学派的兴起,对于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作出了不少补充。我们今天读《伤寒论》的这些部分,总是觉得“不顺”,不能够进行满意的解释,就是这个原因。——今天的病机理论更强调误治后的亡津伤液,这是最明显的差别。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用历史的观点研究《伤寒论》,而这一点正是古人所忽略了的。
还可以举出几个例子,说明历史观点在研究《伤寒论》中的重要意义:
依照后世的解释,大承气汤是燥实证,但原方用厚朴,岂不是火上加油,更燥结了吗?
又如:后人解释太阳中风证为有汗,而第35条明确指出:“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第38条:“太阳中风,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后人的解释难道符合仲景原意?
再如:《伤寒论》里小便辨证很多,而后世的脏腑辨证和诊断学说病不强调这方面。如果我们不注意这种差别,就不会真正读懂这一重要部分的内容。
这一类问题还有不少。总之,用历史的观点学习、研究《伤寒论》,实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法。上文作者提出这个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表现,这正是我们学习《伤寒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
文字
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蒋新民
|
2006-6-27 14: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用历史的观点学习、研究《伤寒论》,实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法。学古为今用、创新不泥、一分辛勤工作、一分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vxdo
|
2014-4-21 13: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这个效果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vxdo
|
2014-5-7 16: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中的沙发???哇卡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小李飞刀
|
2014-5-25 16: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前月下不如花钱日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ustr2971
|
2014-7-20 21: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介是神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affestcic
|
2014-9-20 19: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告位,,坐下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赵红军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