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小儿王”万全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小儿王”万全
[复制链接]
1601
|
0
|
2003-3-9 18: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小儿王”万全
--------------------------------------------------------------------------------
明代万全,因精通儿科证治,被誉为“小儿王”。
万全,字事,号密斋。明弘治元年(1488年)生于黄州府罗田(今湖北省罗田县)大河岸,约明万历七年(1579年)以前卒,被葬在大河岸西的广家岗。现在,他的墓前还竖立着两块汉白玉的石碑:一块是清康熙四十七年时,罗田县知事沈廷祯赠的;一块是万全后裔于民国六年修复的。其碑文是:“明考授廪膳生国朝,加封医圣万公讳密斋之墓”。
万全出生在一个有两代人行医的小康家庭里。祖父万杏坡,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人,以儿科著称于世,尤其擅长长痘疹治疗,但去世早。父亲万筐,字恭叔,号菊轩,也精儿科,曾著有《痘疹心要》。成为庚子年(1480年)万筐因兵荒而客居罗田,并娶陈氏为妻。当时,万筐的医术正臻高深,有“万氏小儿科”之誉,名罗田大儒张玉泉、胡柳溪,攻读儒学和律历、史纲等,希望他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经过学习,他获得廪膳生,但终因科举不第而弃儒从医,跟随父亲学医,从此开始了他的行医生涯。
在学医过程中,父亲常为万全解疑释难,使他医术长进较快。父亲去世后,万全遂接过“万氏小儿科”的旗帜,更加刻苦攻读,提高医术。以《素问》、《难经》
为行医之本,熟读《脉经》,精研本草,融会张仲景、刘元素、李杲、朱丹溪诸家之学,参合家传经验,初以诊治痘疹闻名。又因医德高尚,对贫富愚智皆同一等,对劳苦大众寄予莫大的同情,悉心治疗,不计得失,益助其医名。求医者与日俱增,活人者(主要为小儿)不计其数。其医疗足迹,遍及黄冈、英山、浠水、蕲春、郧阳、襄阳、荆州、孝感以及江西九江等地。
《万氏宗谱》和《湖北通志》载有几则关于万全临证传奇故事。一天,万全在乡先生家,刚好有两位陌生妇人进屋,想避开万全。乡先生说:“这俩都还没出过痘,快出痘了。一位可救,一位不救。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
又一次,郡城有位痘疮病人,已死去多时。万全路过他的门,疹视后说:“可救活。于是,把病人放入泥污中三天,痘疮复发,痘毒透出,进药数匕而醒。
还有位富豪家少年,听说万全有如此高超的医术,心里不服。一天,他假装大病,居重帏密室内,然后叫万全诊脉。万全诊后说:“过十五天必死,无药可救。那少年说:我哪有什么病,只不过试试你的医术。可到了第十四天果然病发而亡。
有一次,万全行医至江西湖口,恰好有一妇人难产而死,举家痛哭。万全进入产房,发现妇人手足未凉,血下鲜红。断定非真死,于是给予针刺治疗,顷刻生一男孩。产妇亦苏,其家人惊喜。由此流传万氏有起死回生之术。
明嘉靖甲子年间,万全已行医五十多年,医名大振于鄂、皖、赣。一天,偶遇白发老人,找万治病,万全为他诊脉,说:你的六脉均为纯阳,非仙即道。老人捏着万全的胡须说:“你真是一位神医呀!说完起身离去。传说万全的胡子被老人捏过的那段,渐渐地变黑了。
上述传说故事反映了万全的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确,万全的医学才能卓越超群。他所取得的医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儿科证治最为突出。他博采前贤经验,特别是对《内经》、仲景之学以及宋钱乙的学术思想尤为推崇,并结合自己长期临证心得,先后撰成儿科专著《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片玉痘疹》、《片玉心书》、《痘诊心法》诸书。在小作生理病理方面,万全发挥了宋代著名儿科学家钱乙“五脏辨证”理论和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五脏有余不足”的学说,认为小儿气血未定,易寒易热;肠胃软脆,易饥易饱;小儿肝常有余,脾常有余,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足。又根据宋代医学陈言的“三因致病说”,指出小儿疾病多由衣之厚薄、乳多少及客忤中恶、坠仆折伤等天因所致。在诊断上,因小儿口不能言,故观形、察色、辨因至关重要。治疗上,他强调但取其平,补泻勿过,主张无病不可服药;攻补当慎,注意攻补兼施,不可偏攻偏补;用药则宜平和,慎用金石重镇类药,忌用巴豆、牵牛一类攻伐之品。万全重视调补脾胃,指出若胃气壮实,则身体安宁;若脾胃虚弱,甚至胃气衰败,则五脏俱损,百病丛生。因此,他认为调理脾胃乃医中之王道。在遣方用药上,他喜用丸散之剂,常用汤药煎煮一丸散同服,或用汤剂冲服丸散。临床用方多简便实用,如琥珀龙丸、凉惊丸、胃苓丸、养脾丸、胡麻子丸、神芎丸、玉夜丸、茱萸内消丸、香连丸、雄黄解毒丸、至圣保命丹、一粒丹、截疟丹(又名斩鬼丹)等儿科“秘传十三方”。他还善用引经药,并注意药物的服用方法。此外,他还提倡用推拿等法治疗小儿疾病。万全非常重视婴幼儿的合理护养。指出对新生儿,要小心断脐、护脐。并介绍经断脐方法,即用火燎或剪刀断之,再用火烙。这种方法对于预防感染尤其是致病的破伤风感染,实践证明十分有效。在婴儿饮食方面,万全强调母乳调适、饮食节制的重要性,推崇前人流下来的“若要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的育儿经验。
万全对儿科四大证棗麻、痘、惊、疳均有研究,造诣颇深。痘疹一证,自宋以来,流行猖獗,危害很大。宋金元明数代医家,对痘疹诊治非常重视,痘科论专著逐渐增多,其理、法、方、药,各有特点。万全参阅了前人的著述,重点总结了家传和本人丰富的治痘经验,先后写成《痘疹心法》、《片玉痘疹》等著作,较全面地论述了痘疹的证治,受到后世痘科医家的推崇。对麻疹,他认为病脏以肺为主,治疗宜用透发。对惊风,他认为急、慢惊风的病因各有三种,在论述急惊风发病原因时,指出急惊风失治可发生瘫痪、失语等后遗症。对疳证,万全每时出疳证虽有五脏之不同,但病机皆属脾胃之病。他认为以前人的医书论疳证繁杂无绪,法无可取,若不删繁就简,实难指导临床。若以虚实而论,疳应为虚证。
除擅长儿科外,万全对妇科亦有研究,并布什科、外科、眼科、养生等方面也有所建树。著有《万氏女科》、《广嗣纪要》、《伤寒摘锦》、《保命歌括》、《万氏家传点点经》、《万氏秘传外科心法》、《万氏秘传眼科》、《养生四要》等。妇科方面,他运有用脏腑学说,阐明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对妇女的调经、种子、胎前、产后保养和治疗等提出了新见解。如调经专以理气补心脾为主,胎前专以清热补脾为主,产后专以大补气血行滞为主。这些理论迄今对妇科临床仍有指导意义。酒病属内科杂证,前人虽有论述,但酒后致病和酒病疑似证的辨证论治,同时把饮酒作为另一病的一种断发性病因来认识和处理。他对外科痈、疽、疔的证治,强调辨证论治,尤以六经辨症和五脏辨证为主。认为治痈毒,初宜解毒拔毒;既溃,宜排脓定痛。在养生方面,万全提出寡欲、慎动、法时、却疾为养生四要,并逐一作了较为深入的阐述。他还指出不知保身、病不早治、治不择医、喜峻药攻、信巫不信医等为养生五失,应引以为戒。并介绍了几十种养生方,大多中正平和,适合多服久用。此外,万丛根据祖传三代的医疗经验,拟订的100多首药方,如牛黄清心丸、安虫丸等,行之有效,一直流传至今。
万全一生著述颇丰,约有20余种。个人丛书《万密斋医学全书》(又名《万密斋医书十种》)收有:《保命歌括》35卷、《伤寒摘锦》2卷、《养生四要》5卷、《万氏女科》3卷、《幼科发挥》2卷、《片玉心书》5卷、《育婴秘诀》4卷、《痘疹心法》23卷、《片玉痘》13卷、《广嗣纪要》16卷、共计划108卷。其中儿科著作占一半以上,其代表著作为《幼科发挥》。其他医书有:《素问浅解》、《伤寒蠡测》、《本草拾珠》、《广嗣精要》3卷、《幼科指南》、《痘疹格致要论》5卷、《痘疹启微》、《痘疹碎金赋》等。近年还搜集到万全从未刊行的墨本佚著三种:《万氏秘传达室外科心法》、《万氏家传点点金》与《万氏秘传眼科》,并予排印出版。万氏医书是其家传及其个人临证经验的总结,内容丰富,切合实用。初由樵川李太字先生刻版刊行。诸书问世之后,流传甚广,在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医界“无不知此书,无不购此书”。明代著名医家王肯堂、张介宾、武之望及清代医学家沈金鳌等,在其所撰的医书中都引载了万氏的医论,尤其是清代儿科医家陈复正《幼幼集成》所引录的万氏痘疹专论,竟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万氏医书还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家。如日本著名医家汤本求真的《皇汉医学》、丹波元坚的《杂病广要》的朝鲜名医许浚的《东医宝鉴》等书,均不同程度地引用了万氏医论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心斋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