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高尚先生”刘完素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尚先生”刘完素
[复制链接]
1623
|
0
|
2003-3-9 18: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高尚先生”刘完素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这主要是因为金元时期在医林中涌现出自成一家的四大流派,其首即为河间医生刘完素。他以“火热”立论,主张寒凉清热泻火,制定了“通圣散”、“凉膈散”、“双解散”等著名方剂;开明清时期“温热学派”之先河。他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一位颇具影响的人物。
刘完素,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因长年居于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故人称“河间先生”或“刘河间”。
其生卒年代不可详考,约生活于12世纪。有人根据刘完素在金大定丙午年(1186年)所作《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序言中所说:“余年二十有五,志在《内经》……殆至六旬……”,推测他大约生于1120?130年间;又据张子和在1217?221年间召补为太医之前,已有人称赞他是“长沙、河间复生”,认为刘完素必已在此之前死去多年,所以推定他的卒年当在1200年前后。
据传刘完素原籍是河北省肃宁县杨边村(今师素村)。自幼家贫,三岁时家乡遭水灾,举家移居河间城南。其母患病时,因家贫,三次请医均不至,延误治疗而亡。有感于此,刘完素乃立志学医,初云游四方,谋食江湖,遇异人陈先生,以酒饮之大醉,及寤乃洞达医术云云。刘完素定居河间后,为百姓治病,不肯接受异族统治者的招聘,故史书记载:“金时三聘不起,赐号高尚先生。”
在刘完素读过的医书中,最令他感兴趣的乃是中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他发现这本书是前人将丰富的临床经验加以总结,上升成为理论,用极其简练的文字写成的。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道理和对生命活动规律的解释;讲述了人为什么会患各种各样的疾病,以及如何治疗这些疾病的原则与方法。但因《黄帝内经》的文字极为简练,许多话说得过于隐晦,所以要想研究透彻是十分困难的。刘完素研习起来,往往是日夜不分,废寝忘食。他把该书作为自己“终身诵读”之书,不是花几年、十几年,而是花了几十年时间,从二十五岁一直读到六十几岁。他喜欢独自坐在一间屋子里,边学习边思考,努力探求其中尚未理解的奥妙。有一天,因劳累过度,不知不觉睡着了。突然看见两位道士走进来,递给他一碗美酒,他一气连饮了二三十口,碗中酒还是喝不完。当道士取回碗向外走时,刘完素急忙起身追赶。一时惊醒,才知自己是在做梦。刘完素从此变得聪明起来,悟通了许多道理。这段记载正说明刘完素研究学问时用心之苦,寤有所思,寐有所梦。按照现代精神分析法观之,那碗中的美酒就象书中的知识和道理,恨不能一下子全都将其吞入肚中,但又总觉得汲取不尽,所以酒也总喝不完。
刘完素正是在这种深入研究,务求弄懂弄通的治学思想指导下,领悟到治病贵在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因时因地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刘完素所在的北方地区,天气干燥少雨,人们的体质也比南方人强健,又因天气寒冷,许多人喜欢饮酒。这些原因造成当时流行的疾病以热性病为主。可是医生们治起病来往往看不到这些特点,还是墨守成规地应用宋朝官办制药局──和剂局的一些成药处方。和剂局配方的最大缺点是好用芳香药与温燥药,这就造成了药物与病情不相适应的不良后果。很多病人患的本来就是热性病,再用温热药治疗,病情只会加重。面对这种情况,刘完素奋笔著书,向自己的同道们讲述这些热性疾患应该如何治疗。他从《黄帝内经》中摘录出“病机十九条”,这是一段有关发病机制的十分重要的经文,是前人经验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其中属于“火”、“热”致病的有九条,共计十七种大的疾病类型。而属于“风”、“寒”、“湿”等原因致病的,仅各有一条,几种类型。这已说明“火”、“热”在病因学上的重要性了,但刘完素仍觉不够,他将火热病的类型从十七种扩充到五十多种。这就是他称为“素问玄机原病式”的277个字。刘完素对这277个字做了两万多字的注解说明,成为他的代表之作。在这本著作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都属于火热病,或与火热有关,由此构成了刘完素学术思想的核心:火热论。
刘完素不但在理论上强调火热论,而且在治疗方面亦突出了这一特点。他发现许多感冒伤风的病人周身发冷、怕风,看起来是受了风寒侵袭,照理说应该用辛温的发汗药来驱散风寒,但实际上这些病人大多内有火热,所以才会稍遇风寒就感冒伤风。如果只用发散的方法治疗,往往只能治到一半,内在的火热得不到清除。因此他创制了新的方剂,改变了以往先解表、后清里的传统治则,而是表里双解。在制方选药的理论原则上均打破了前人的规范,导致了医学的革新与发展。这种做法无疑要引出种种非议。刘完素的回答是:我创制新法,不遵规守矩的原因是因为天时地利的条件都在变化,人体素质与社会环境也都变了。此一时,彼一时,焉能不打破旧的传统束缚,开辟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刘完素的创新,引出了金元时期医坛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争鸣的嚆矢正是发自刘完素。
刘完素虽是一代名医,但却具有谦虚改过、求学务实的精神。据《金史》记载,有一次刘完素自患伤寒,久治不愈。后被易州张元素指出用药之误,乃遵张氏之嘱服药。
刘完素为百姓治病倍受人民爱戴。河间的刘守村即为纪念他而命名,许多地方都为他修建庙宇。河间县的“重修观音禅寺碑记”载有:“名医守真先师,施仁术而济众……是地也,揆厥所始实守真之墓所在,遗迹尚存,而观音禅寺所由建焉。”据当地村民讲,他是坐化而死的,人们用缸将他埋葬,外砌八方形的砖墓,解放初年还可见其兀立在瓦砾之中。
刘完素的主要著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方精要宣明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伤寒直格》、《三消论》等等。
其弟子有穆大黄、荆山浮屠、马宗素等。荆山浮屠一传于罗知悌,再传于朱震亨。于是河间学说便由北方传到南方了。这一学说,对于明清时期兴起的所谓温病学派,即突破《伤寒论》辛温解表法之束缚,改用辛凉解表、解表清里并施的治疗学说,具有启迪之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心斋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