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卓然大家任应秋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卓然大家任应秋
[复制链接]
15227
|
25
|
2005-5-3 08: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西学东渐以来,中医发展可谓艰辛磕踫,历经国民政府灭亡中医,腥血飘揺,实际不过是帝国主义妄图鲸吞中国广阔医药市场而捏造的华丽旗帜罢了。中医虽备受摧残,所幸广大中医工作者奔走呼号,竭力反抗,灭亡用心终未得逞。
建国后中医发展依然重重阻滞,后毛泽东倡中医,略善,尔后学术气氛渐上,于是各种见解杂起,常令后学之人无所遵循,莫衷一是。任应秋便是于此纷纷扰扰背景中之中医卓然大家,医术精超,文理璨然,条理清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任老的为人待物、成长经历、治学经验、医术成果对于我们这代人有着更大的可移植性与引领意义,故不惮笔头枯索,推荐与同学。
任应秋,四川津县人,幼年读十三经皆成诵,少年时问难经学大师廖季平,打下坚实古文功底,17岁从刘有余学医,三年卒业,20岁悬壶问世,23岁就学上海中国医学院,后日寇侵华,未卒业即回四川,一面业医一面教学,解放后执教重庆市中医学院,57年调北京。文革时深受迫害,郁郁不得志,后平反,继为中医事业奔波劳碌,于1984年11月17日在北京逝世。
任老一生勤勤恳恳,淑雅大方,忧国忧民,提携后学,学业精湛,博极医源。鄙人试归纳些许供后人借鉴:
一、仁人育人,大公天下。任老晚年讲学,常连续4小时,足迹遍至全国2/3中医院,就培育中医接班人呕心沥血,又不私匿医术,抱门户浅见多不肯传人,曾于1980年应日本东洋医学研究会之邀东渡日本交流学术,概以天下为公,济世用心。时下不少以祖方、秘方,或是医院膏方一号二号等秘不外宣,深有阻于学术交流共同提高。当然行政工作未能有效保护其知识产权,建立良性市场循环亦为一因。
二、宏扬中医、呼号奔走。汪老深知中医药乃中华文化瑰宝,称“绝不能让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失传”。其兴办教育,整理古籍,著书立说,1962年又与秦伯未、于道济等呈《对修订中医教学计划的几点意见》给卫生部党组,沸扬一时,时称五老上书,可谓用心良苦。任老高度历史责任感,惜乎国人传统文化断层较为厉害,恐不能与之共鸣。鄙人也于九年义务教育时终未曾触及中医文化如此博大精深,深以为憾。
三、大度容人、团结为重。古有叶薛“踏雪斋”、“扫叶庄”,各自心傲,伤寒错简派喻昌批王叔和,冷嘲热讽,均十分遗憾。任老却从不轻易针砭人物,即便古人囿于历史局限,多有错误,也不过点到为止,如《论温热学派》对反对派,也只寥寥一句:“惟其据阳明以否定叶吴之成就,不免失之轻率耳。”
四、治学严谨,不尚空谈。由于中国文化固有特性,常有渐悟渐高,返璞归真,因此继承与流传中常常与玄学交织错杂,后人取舍之间,常先入为主轻易将其划为空谈。《略谈色脉诊》一文就举扁鹊望齐桓候、舍人奴、仲景望仲宣三例,均是望而知其生死之医术与功夫。任老引《灵枢·卫气失常篇》、《素问·五脏生成篇》、《灵枢·五色篇》佐证,以为不可轻率以这些案例全属虚妄,着实行家风范,谨细入微,读来甚是有理有据,心中爽快。
五、学术精纯、不烂阿洋。当前中医类书籍,常令人不忍与读。中医医术又不精,又滥套西医词汇,捏造新词,矫揉粘糊,不伦不类。中医教材亦不能免此陋习。观任老病案,中西医各自泾渭分明,又如《辨证诊治的几个问题》中论痢疾,《略谈辨证与辨病》中论贫血均保留中医特色,而《从头学习,全面继承,打下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坚固基础》对陆渊雷串着中西解桂枝汤,挥发油云云的论述,则令人哑然失笑。中西医结合自有其历史阶段,科学技术自会有一天阐明经络、气功、四时养生、天人相应等物质基础,今人两相不精,糊乱搅和,削足适履,丑态百出,自然贻笑大方。更为可怜今日医师多见痰治痰,见血止血,甚有以为中风则《中药学》中熄风药照目录添上,辨病下药,越多越济。其香燥耗血,一时取效,甚于鸠毒!奈何以人命为儿戏!
六、持论平正、不乱斥西。有些老中医教师不理解对舌诊、脉诊客观化的尝试,故略述:科技对中医的介入是必要的,但这些研究成果能否溶入理法方药体系指导中医,或是溶入诊断学、药理学指导西医则另当别论。九十年代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聊可为证。任老在《中医学基础理论六讲》文末说“任何科学在继承前人工作的成果上产生的,所以我们还是准备在继承好前人留给我们这份宝贵遗产的基础上,同时也要不断地吸取周围的营养,特别是要结合现代科学,从而得到发展提高。没有继承固然说不到发展创造,反之,没有发展创造,也就说不到继承。这是辩证法。”发人深醒。
七、信仰坚笃、矢志不移。古人从医,或因孝上,或因济世,或是养性。读书十分执着。而今科技日新月异,器官移植、试管婴儿、基因工程等,对于中医学习复古尊古,实在是很大压力。飘摇不定便难以进步。任老遂在《从头学习,全面继承,打下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坚固基础》中引陆士谔学《内经》窃窃疑虑,终无所得,心存信仰便学顿大进,任老自责了前期受中医现代化影响,曾经以怀疑态度学习的方式。笔者身体素弱,后幸闻中医,切断了一片病因,而西医不能(如甘令中满),十分感恩而成为中医卫道士。他如收集名家医案,亦为一良法,如施今墨治汪精卫岳母一案,甚是幽默,聊可为中医略证。毕竟不是为中医而中医,而是因真理而中医,真理面前我半步也不能退让。任老之训实当铭记。
八、深研古文、修器善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任老在《古文学是中医学的基础》、《在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医古文研究会成立暨首次学术讨论会闭幕式上的讲话》等文中屡屡论证古文重要性。任老17岁即十三经倒背如流,古文功底扎实,尔后学医很快入道。文以载道,不似理化体系符号统一,一大进步。磨刀不误砍柴工。学者当潜心详辨。当然任老常串讲文学、医史、哲学对学医促进作用,便是古人所谓医易、医儒、兵家等同源论述的延伸,亦可遵循。
九、经典为本、犹厚《内经》。石顽老人在《本经逢源》序中论及绳墨、规矩、变通的辩证关系(翻译成现代用语叫定律、概念、公理)时十分鞭辟入里,中医并非简单重复的经验哲学,自有一套明顺逆、决死生的严谨又灵活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的奠定,便是由四大经典完成。后世医家万变以应临床,却不离经典一宗。故任老在《学习中医典籍七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治中医学的门径和方法》等反复强调经典重要性。任老特地撰《〈内经〉十讲》从版本、校勘、注解、类分研究、专题发挥、学术思想、理论体系等详尽阐明学习《内经》的门路,可谓叹为观止。现今中医教学、筛选人才轻视经典,鄙人以为本末倒置,有志之士当细细品味任老见解,想想历代多少名家醉心《内经》、《伤寒论》,除了古人尊古贱今作祟外,是否有着继承、发扬中医的必然客观规律。
十、纲举目张、架构不紊。经典扎实后便可扫诸家。鄙人以为中医思维工具的发散性、模糊性调和临证的严密性,便是岳美中说的学医三要素:读书、从师、临证。故叶天士也语其子“医可为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但中医古籍浩如烟海,读书不得其法,必淹没其间,而欲高瞻远瞩,便是任老所倡之提要钩玄。任老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我治医学的门径和方法》中称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大有收获。任老之文章,每每条分缕析,收篇以“要之...”总概,义理清晰,有条不紊,进退有度。实为治医门径。
另外任老勤奋、持恒、嗜书、精于马哲等(鄙人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取舍中医正误的最有效工具),限于篇幅不一一展开,读者有兴趣不妨检索任老著作、生平做进一步研究学习。
中华民族优秀古典文化孕育了任老一代卓然大家。笔者回眸任老奋斗过的足迹,嗟呀不已,感慨万千,服膺之甚,恨不能奉帚端茶立门口听使唤。任老之风,山高水长。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愿与天下所有酷爱中医之士共瞻任老完善人格与博厚才识,从而师夷其长,为继承、发扬中医文化而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紫芝堂主人
|
2005-5-4 10: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卓然大家任应秋
孟老夫子曰:“五百年有王者兴”,我看中医也是时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moda
|
2005-5-25 20: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卓然大家任应秋
任应秋(1914—1984)字鸿宾,四川省江津县人,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率先创立了“中医各家学说”学科,在《内经》的研究上取得成就。凭借其文史知识,执教中学。1944年完成了第一部医学著作《仲景脉法学案》,次年《任氏传染病学》问世,1947年《中医各科精华》(第一集)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应秋受到政府的重视与任用。他非常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先后著成《伤寒论语译》、《金匮要略语译》、《阴阳五行》、《五运六气》、《中医各家学说讲义》、《内经十讲》、《中医基础理论六讲》、《中医各家学说》、《运气学说》、《内经研究论丛》等著作。
任应秋精通经史,有扎实的文史哲诸方面的基本功。学习研究古代文献在同代人中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自述,其学习全靠14年治经学的文字功底,并列举中国历史上卓有成就的医家,无不精通经史而治医有成就。因此,他强调指出,“文以载道,各种道,包括医道在内,总是要通过文字来表达的。文以治医,医以文传,中医就存在于浩瀚的中医典籍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apity
|
2005-8-15 23: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卓然大家任应秋
可惜任老的书太难找了,而且出的书也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moda
|
2006-2-15 09: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卓然大家任应秋
药在四川,医也在四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海上生明月
|
2006-3-11 09: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卓然大家任应秋
像这样的大家现在已经很少了,国家是否应该加大力度,努力培养新一代的中医大家呢?要不然中医如果断绝了,我们都有是历史的罪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yanlin
|
2006-3-15 01: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卓然大家任应秋
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很难出现中医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白药师
|
2006-3-18 19: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卓然大家任应秋
个人意见:
该患为痹证---虚痹
该患最初是由于腹泻,后因外伤引起的关节疼痛,且病程长。腹泻日久,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肺气无以充,则卫外不固。肾主骨,肾气无以充,则骨、关节失养。卫气不固,则易感外界风寒湿之气。加之病人所处环境,外邪入内,并不难断。肝主筋,肝体阴而用阳,肝无血充,则筋无所养,加之邪气闭阴经脉,则出现晨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ibic
|
2006-4-24 12: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卓然大家任应秋
五百年有王者兴。
中医、气功、武术——中华文明之瑰宝必将大行于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张鱼儿
|
2006-4-25 20: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卓然大家任应秋
在学校很早就听说任老的大名
也对他很是尊敬
现在中医学界象任老一样的人真的很找了啊
还是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但是真的要从经典开始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了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走进中医
apity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