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麻黄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麻黄
[复制链接]
2483
|
3
|
2007-10-2 00: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麻 黄 草
麻黄是驰名中外的一种传统药材,具有发汗、平喘、利尿祛风的作用。
麻黄,我国历代药书中均有较详细的记载和描述。如《汤液本草》一书中谈到的"麻黄治卫实之药,桂枝治卫虚之药。桂枝、麻黄,虽为太阳证药,其实荣卫药也。肺主卫(为气),心主荣(为血),故麻黄为予太阴剂,桂枝为予少阴之剂。故伤寒,伤风而嗽者,用麻黄桂枝,即汤液之源也"。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但对它的外部形态进行描述分类,确定种名,而且为了摸清楚麻黄的药理作用,开始着手研究它的内含物。1885年,日本人山犁,首先从我国的麻黄草中撮出一种粗成分;1887年,日本学者长井长义将其活性成分以结晶的形式提出,并定名为麻黄碱(Ephedrine)。这样,麻黄素作为东方的传统药材,进行了化学有效成分及药理研究,并应用于临床。 1889年由默克从欧洲产的麻黄中提出了右旋麻黄素,麻黄的价值虽然在被确定之前就早已为人所知,但由于其中毒剂量而被严禁使用,致使麻黄素很多年只用于眼科,以致其重要的药理性质被忽略,药理研究也停顿达40年之久。直到1923年,我国老一辈药物学家陈克恢再度提出此生物碱,并通过实验说明这是一种重要拟交感神经药物而引起世界性的轰动。不久麻黄素就被世界公认 是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重要药物。冯志东、赵承嘏等人也做了大量的麻黄素生物碱的化学研究,摸清了提取分离麻黄碱、右麻黄碱的方法,并发现了具有降压作用的麻黄副碱。但我国直到20年代后期才成立了专门工厂,生产出麻黄素的片剂、针剂、喷雾剂等各种剂型,销往全国各地,减少了麻黄素的进口量。
我国首先作为医药工业原料的是内蒙古的草麻黄(E.sinica),该种含有较高的左旋麻黄素成分,40年代就应用于医药工业,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应用范围的扩大,需求量也在急剧地上升,内蒙古的麻黄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开辟新的药源就成为突出的问题。过去按照传统的经验认为,山西、内蒙古地区所产的麻黄发汗解表、止咳平喘作用较好,质量最佳,被称为地道药材,而西北地区的麻黄则不作药用。随着药理试验的深入,以前临床上不使用的右旋麻黄素,经过临床使用,其平喘止咳的作用比左旋麻黄素效果更佳,且毒性副作用小,还具有升高血压,收缩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以及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另外还有止汗和利尿和特点,较适合于治疗同时患冠心病的支气管哮喘和鼻粘膜充血、出血的病人。麻黄中这两种主要的化学成分作为拟交感神经药在临床治疗中各有千秋,而且合用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因此在1980年出版的英、美两国的药典中都分别把它们作为两种药品予以收载。原来认为"不宜入药"的新疆产麻黄草,由于其右旋麻黄素含量较高而成为理想的生产原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0-11 20: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麻黄配桂枝是临床常用药对之一。然临床应用:若风寒表实症宜麻黄倍桂枝,如果麻黄与桂枝量相等,仅能发小汗。又桂枝量大于麻黄,只能微汗或无汗,适应年老体弱,或有宿痰,或恶寒发热,须发汗而又不能大汗者。此麻黄用法临床有讲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小李飞刀
|
2014-7-30 02: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低调,低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zglv5217
|
2016-4-7 15: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楼下的解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理探源
amtb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