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古今医案
›
丹溪医案评析系列(1):朱丹溪生平及其学术成就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丹溪医案评析系列(1):朱丹溪生平及其学术成就
[复制链接]
1870
|
5
|
2007-10-2 23: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丹溪医案评析系列(1):
朱丹溪生平及其学术成就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元代婺州义乌人。生于元至元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即公元1281年1月9日。因为其故居有一溪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丹溪幼习举业,十五岁时丧父,由其母戚氏抚育成人。三十六岁时赴东阳八华山,师事名儒许谦受理学。三十七岁时乡试不中,四十岁时再度应试仍失利,遂专志学医。次年以“倒仓法”疗许谦病愈。四十五岁时外出漫游求师,途经定城,始得阅刘元素与李东垣书稿。至武林,拜名医罗知悌为师。罗氏为河间学派南传的关键人物。当时罗年事已高,由丹溪伺诊,罗尽授丹溪医术。丹溪四十七岁时罗卒,丹溪为之营葬而归。至此,丹溪已精于刘、张、李三家之学。丹溪归故里后,除日常诊务外,还广泛授徒,传授医术。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丹溪以七十八岁高龄逝世。
丹溪的学术思想,最为著名的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他认为人体阴气难成而易亏,因而在病理上表现为阳常有余。这种说法显然与《内经》、《伤寒论》以来的崇阳抑阴传统观点不符,但也反映了临床火热证居多的客观事实。笔者认为,临床所见火热证居多的病理现象,与人体生理以阳气为本的生长发育规律并不抵牾,它只是一个事物标本关系的两个方面而已。应该看到的是,丹溪虽然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但这个说法与其“相火”说紧密相关,因而其重点在“阳常有余”而不在“阴常不足”。所以,在其医案中,补阴滋阴方法并不多见,而是在临床实践中,遵循“有则求之,无则求之”的原则进行辩证施治。如在《格致余论》中,即有一节题目便是“面鼻得冷则黑论”。另外,善于使用人参、附子也是丹溪的临床特点之一。
气血痰郁的病机辩证与治疗,是丹溪学术思想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气血痰郁是杂病的主要病因与病机。丹溪关于气血痰郁的病机辩证思想给了后世以深远的影响。
朱丹溪在中医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创了辩证论证的系统理论。在丹溪以前,虽然已有刘、李、张关于辩证论治的某些论述,但形成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并使其具有临床可操作性,却是丹溪最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在诊断方法上,丹溪首先提出了“治病先观形色然后察脉问证”原则,成为后世望闻问切的先声。辩证中的审证求因与诊断中的先望形色的结合,成为丹溪思想的重要原则并为后世医家尊从。
固护胃气为丹溪学术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在治疗方法与疾病预后的判断上,占据了中心的位置。
以上是丹溪学术思想的概况。
为了使学者能够完整的、系统的掌握临床操作方法。他采取了模式化的教学方法,即把各种病症归纳为一些不同的证型,每一种证型都对应不同的病因病机以及诊断治疗内容。这样由个别至一般,又由一般至个别的研究方法,能够使学者全面的熟悉辩证思路,然后执简御繁,形成系统的临床诊治方法。为了便于深入掌握这些知识,丹溪又很注重学习医案。从其晚年所作的《格致余论》中可以看出,他对于重要问题的阐发,都是举案例以说明之。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丹溪医案,几乎都是这种性质的文献。这些医案都是由其不同的门生记录,长期流传,最后才收入以丹溪名义问世的不同著作中。正是由于这些医案是在讲课中,为说明某一问题而引用的案例记录,因而文字相当简略,往往症候不全,甚至有头无尾。有的案例只是提示了一个诊断要点,有的则仅说明一种病机,有的几乎只是一张处方,仅用以说明用药组方的规律。这些都给我们阅读、学习丹溪医案,造成不少的客观困难。本文的写作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尝试。
朱丹溪在中医史上的影响深远,除及门弟子戴思恭、赵良仁、赵道震、王履及再传弟子刘纯、王纶、虞抟等人外,新安医家的汪机、程充、方广等人均能继承发扬朱氏学问。可以说明清之际,大凡有临床成就的医家,都受到过丹溪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叶天士等温热学派受丹溪影响更为至深。叶氏善于使用人参、附子,又其处方不拘形式,往往一、二味乃至数味药物即为一方,这些都是继承丹溪心法的结果。
学习中医书本知识,并不等于就可以立即具备实践能力,这是由于中医许多概念的模糊性与不可定量性所决定的。读书只是走了一半的路程,剩下的一半,便是如何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这才是成功的关键。在目前中医教育已陷入的困境中,朱丹溪在辨证论治教学方面的成就,尤其是丹溪医案的示范意义,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
本帖最后由 孙曼之 于 2007-10-2 16:0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owli5555
|
2014-4-25 14: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很好,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ysuxj
|
2014-10-10 17: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自助的最高境界:扶着墙进,扶着墙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affestcic
|
2015-6-21 01: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黎助炭
|
2016-3-21 05: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中的沙发???哇卡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pletchernhf
|
2016-12-12 22: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坐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四大经典
医理探源
中医资源
孙曼之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