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风温辨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风温辨论
[复制链接]
1401
|
7
|
2007-10-29 16: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夫风者天之阳气,温者天之热气,若非其时而见之,即为戾气,人或染之,即为病气。都由冬春久暖,雨泽愆期,风阳化燥,鼓荡寰宇,而人于气交之中,素禀阴亏者,最易凑袭。故风温一症,良由先伏温邪,后再感风,风与温和,是为风温。然温则应火,风则应木,二气相煽,化为壮火,动辄伤肺。故其见症,必面赤舌干,身热神迷,鼻鼾多寐,默默不浯,不思饮食,却与中风相似。过一二日后,神志反清,浯言反出,似乎欲解,但口渴喜饮,舌干烦热,较甚者何也?以风由外解,而热自内蒸也。故初起即宜外疏风邪,内清温热,须步步照顾阴液,勿泛泛治风而巳。倘治失其宜,传变最速,较渚温热则尤险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0-29 22: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温条瓣第一
风温初起,面赤口燥,身热神迷,鼻鼾多寐,不浯不食,此风热上蒙。宜玉竹、知母、麦冬、桑叶、簿荷、沙参、杏仁、鲜菖蒲、广郁金、青竹叶、等味,疏风清热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0-29 22: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温条瓣第二
风温咽痛,神昏烦躁,目赤舌降,丹疹,脉促模糊,此风热内闭,宜用犀角地黄汤加羚羊角、鲜石斛、元参心、连翅心、鲆菖蒲、银花、金汁、簿荷、蝉衣、牛黄丸等味,表里两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0-30 20: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温条瓣第三
风温一二日后,神反清,语反出,舌黄口渴,烦热脉洪,此温邪内蒸。宜用白虎汤加沙参、麦冬、杏仁、鲜玉竹、鲜石斛、莲翅、等味,清气透邪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0-30 20: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温条瓣第四
风温舌黄尖降,神昏烦躁,目赤齿枯,此气血燔蒸。宜用玉女煎加元参、连翅、人中黄、牛黄丸等味,两清气血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0-30 20: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温条瓣第五
风温舌降干焦,神清脉数,而热劫胃阴。宜用复脉汤去姜桂,加鲜斛、白芍、地骨皮、梨汁、蔗浆等味,甘凉养阴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戴发修行
|
2007-11-16 11: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者;本空气.动则为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孙曼之
|
2007-11-20 23: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条分缕析,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走进中医
胡来元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