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转帖]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
[复制链接]
809
|
3
|
2004-11-5 07: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科学学是研究科学的学科,科学学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在于认识科学的性质特点、关系结构、运动规律和社会功能,并在认识的基础上研究促进科学发展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方法。
作为科学学研究对象的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科学学的产生起源于对自然科学的社会性研究,科学学的发展表现于对自然科学与社会关系研究的发展。近年来虽有人提出把作为科学学研究对象的科学,扩大为包括所有科学直至哲学在内的设想,也有人开始了例如社会科学学、哲学学方面的研究,但迄今为止,多数人认为科学学的研究对象是以自然科学为主的。
作为科学学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是广义的自然科学。它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而且也涉及自然科学关系密切的技术及工程问题。
实际上科学学的研究并不仅限于科学技术自身,而是包括在以下三个主要的方面:一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的研究,二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研究,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同经济、社会相互关系的研究。这三方面的综合即社会中的科学技术事业。因此,比较准确地说,可以把科学学理解为是一门以整个科学技术事业为对象,研究科学技术自身以及科学技术同经济、社会相互关系的客观运动规律的科学,研究如何利用这种客观规律以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应用原理、原则和方法的科学。
科学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规定了科学学主体内容的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关于科学技术事业的认识内容,另一方面是如何利用这些知识的应用内容。认识内容包括科学技术的性质、特点、分类、体系结构、社会功能、发展规律、未来趋势等等。它们是对客观对象认识的概括和总结,具有系统理论的形态,构成了科学学的基础理论,因之这一大部分可以称之为理论科学学。应用内容包括在基础理论指导下所得出的制订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以及对科学技术事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等等,它们是对规律和理论的利用,因之这一大部分可以称之为应用科学学。运用这两大方面所提供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原理,可以进一步进行开发性课题研究和指导解决科技事业中的种种具体问题。
由于理论科学学和应用科学学的内容都各自包括许多不同的方面,因此,对这些不同方面分别进行的深入和展开的研究及其研究成果就形成了许多相关的科学学的分支学科。现在理论科学学的分支学科已有科学体系学、科学能力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经济学、科学逻辑学、科学计量学、科学方法学、科学心理学、科学伦理学、科学美学等等。应用科学学的分支学科已有科学战略学、科学规划学、科学政策学、科学体制学、科学管理学、科学人才学、科学教育学等等。但理论科学学与应用科学学的界限,很多地方是相对的,尤其是各分支学科之间,常有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从科学学的研究内容,可以理解到研究科学学的重要意义。科学学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对科学技术事业社会作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可以为国家制订发展科技的路线、战略、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组织管理工作实现合理化和提高效率;可以帮助科技研究人员扩展知识宽度、推进思维深度和提高创新能力等等。联系到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地位,科学学的意义就更加容易理解。
科学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共同决定了科学学的学科性质。科学学的研究对象虽然是科学技术,但它研究的并不是具体的专门科学和技术,而是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的部门建制并从社会的角度来对它进行研究的,所以科学学的学科性质并不是自然科学,而是为发展自然科学服务的社会科学。不过,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科学学又有它的特殊性;它不但同自然科学相交叉,也与多种社会科学相交叉,甚至还同数学以至某些工程技术相交叉。因此,科学学虽然基本上是社会科学,但同时又是一种交叉科学,是软科学性质的这种特点,在它的不同分支中又各有不同的侧重交叉点。
科学学的部分著作从40年代开始陆续被译介到我国。张子美摘译的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1950年商务印书馆曾以《科学与社会主义》为书名出版。但直到60年代,科学学在我国的传播和研究还是零星的。1977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发表文章,率先呼吁开展科学学的研究,从此科学学在我国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1979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科学学学术讨论会”,1981、1983、1985年又举行了第二、第三和第四次。1979年建立了全国性的“科学学联络组,1983年“中国科学学写科技政策研究会”宣告成立,科学家钱三强教授被推选为理事长,到1986年,除台湾外,全国的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建立了科学学研究会组织。1979年,第一份《科学学与科技管理》杂志在天津问世,不久在北京又发行了《科学学研究》和《科学学译丛》,三者都是全国科学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现在科学学类的期刊全国已有20多家。科学学专著先后出版的有关西普、季子林、陈士俊、王树思、何钟秀等编著的《科学学纲要(1981,田夫、王兴成主编的《科学学教程》(1983),夏禹龙、刘吉、冯之浚、张念椿等编著的《科学学基础》(1983),关西普、汤步华主编的《科学学》(1985),赵红洲撰著的《科学能力学引论》(1984)等数十种。
科学学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它在国内国外的发展都十分迅速,其所以如此,有它历史的背景和现实的原因。从19世纪后半期起,科学开始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20世纪以来,科学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来源,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成为国家实力的支柱,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科学的影响在显著增长,但同时也发现了科学的某些负效应。在这种情况下,正如贝尔纳所说,科学需要“自我意识”,需要研究它的发展战略,需要使科学能够更好地造福于人类。因此,正确认识科学自身的结构,认识它与社会的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正确制订科学技术发展的路线、战略和政策,有效地进行科学技术事业的组织管理,已成为摆在每个国家面前的突出课题。这就是科学学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据,也是使科学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原因。
[转自中国中医药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rgoj7938
|
2014-4-30 16: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在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illquisk
|
2014-4-30 17: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又是你啊,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hslk4023
|
2014-4-30 17: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难度,呵呵, 你自己看着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溪流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