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原创]从中医治验个案看常见的医疗误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从中医治验个案看常见的医疗误区
[复制链接]
819
|
2
|
2004-11-8 19: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watermark]从中医治验个案看现代人常见的医疗误区
拙文《中医养生与现代人的健康困境》讨论了中医养生的特点与现代人在保健医疗方面的烦恼,本文拟结合实例进一步讨论一下。本人总结十余年的治病养生经验,归纳起来,常见的错误类型有以下几个:
不谈辨证论治,只搞按病开药
每一个中医师都应明白,“辨证论治”乃是中医的生命,抛弃这一点,何谈中医?近几十年来,由于肯钻研古典医籍的人越来越少,整个中医界辨证论治的水平日益下滑,出现了那么一批医生,满脑子的西医所谓“某药治某病”的诊疗常规,却也动则开行中医处方,殊不知这是上欺祖师,下害苍生的勾当。
某私企老板,男,43岁,长年患有口腔溃疡,往往旧溃疡未愈,新溃疡又生,此伏彼起,痛苦万分。曾四处求医问药,中西医院大小走遍,仍无起色,后经朋友介绍,问诊于笔者,余观其面色晄白,两眼微肿,色体胖大,有齿印,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细、弱,一片阳虚之象。又阅其过往病历,尽用些金银花、胖大海、竹叶或排毒养颜胶囊之类,想必前医执“口腔咽喉诸病,皆为火”之教条,疏于辨证,望处寒凉,以致越清“火”越大。其实,本病属肾阳虚惫,雷龙之火不能归宅,故而浮阳外越,当以温阳潜阳为法。笔者处方如下:熟地15 肉苁蓉15 杜仲10 磁石25 锁阳10 降香6 。两付药后,明显好转,7付后,诸症皆无,嘱其以肉苁蓉、熟地、降香泡茶饮。时时饮用,至今两年,未复发。
(待续)
用药如用兵,平稳期岂可开大处方
某退休高工,因十年前患血吸虫症,一年前体检B超发现“肝实质弥漫性改变”,肝功能,两对半均正常.大便检查末发现虫卵.平时时有腹胀、纳呆,听人说可能转成肝癌,因此产生恐惧,求诊于某肝病教授,接受中药治疗,自诉前两副药后症状有所缓解,后反而越服越重,腹胀难堪,茶饭不思,体重减轻,用他的话说“不治还凑合,越治越麻烦”。我观该患者,面色晦暗,舌质暗红,无光泽,舌苔薄白,左脉弦涩,右脉濡软,自诉腹胀,纳呆,口苦,体重减轻。前述教授所开处方共18味药,每味15至20克,多为茵陈,黄柏,丹参等清热活血化湿之品,前后达三十余付。综合以上四诊信息,笔者认为此人患肝郁脾虚夹淤之症,不可因b超所示血吸虫肝病平稳期证象而改变辨证结果,进而影响到治疗,望开大处方。前人早有“用药如用兵“是药三分毒的论断”,为医者务必慎之。结合到此病人,本已有腹胀纳呆之症,何堪每日大剂量的中药负荷?余嘱其放宽心情,予逍遥丸内服,另加玄胡,郁金,陈皮泡茶饮,一月余,诸症减轻,体重也增加了。经后体检,各指标未见异常.
治慢性病须有方有守
对于一些陈年老病的治疗,一旦辨证明确,医生和患者都应按既定方案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即使短期不见效,只要辨证无误,理明法宜,必须有方有守,这对医生和患者都是某种意义上的考验。
某退休高工,女,60岁,因从青少年时就患有慢性腹泻,是某厂有名的老病号,每年的医疗报销单都是厚厚的一大叠,经多间大医院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虽经中西医多方治疗,几十年来,仍是好好环坏,且近年来有加重的趋势,每年发作3—4次,每次都须住院一个月以上。后经人介绍来我处就诊,自诉极为畏寒、怕风,三伏天穿棉衣,感冒频频,动则虚汗淋漓,上下三楼都会气喘吁吁,前胸,背后常有隐痛,夜里多尿、口渴,口糙如石,每日只能入食稀粥和豆腐,青菜,荤腥完全不能粘,一吃就大泻不止,以至非入院静脉点滴不可。每日靠服食大量中西药物勉强维持。因病折磨,常有生不如死之感。我观其面色晄白,神疲,削瘦,说“骨瘦如柴”也不过份,冬天额头时有冷汗,台质淡,舌体小,薄,镜面舌,完全无苔,双脉沉细弱,尺部沉取无力。近两年经人推荐,曾在某市某中医院内科主任处看过多次,服药近百付,无明显改善。四诊完毕,我心中己有底。又阅其过往病历,前述主任首诊断为脾肾阳虚,经一段时间温阳健脾治疗后,因效果不著,产生动摇,又在方中加入些“全蝎,水蛭,虻虫”等息风止痉,活血化淤之品,后又屡易其方,足见前医难症面前,左右摇摆,未能做到有方有守。
我告病人对慢性病顽症不必消极,也不可急躁,中医是有办法的,但需答应一个条件,“不管有没有效,先治疗7个疗程,一个疗程7付”,对方表示同意。
我综合四诊,断定此病人为“脾肾阳虚”之症,且有阳损及阴,阴阳两虚的症侯,予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加减:补骨脂15 肉豆蔻10 五味子15 吴某萸5 大枣15枚 山药20 人参10 灸甘草10 白术15 干姜10 肉苁蓉15 熟地20 制附片10 黄芪20。
后我与病人仅靠电话联紧,一周一次根据病情变化决定加减。前三十付后病情无明显变化,只有一个好转的征象,就是夜晚不再口干如石,嘴里有唾液了。此乃肾气得救,阴津来复之象。鼓励她坚持治疗,五十付后,精神大为好转,虚汗,腹泻减轻,夜尿减少,口干消失,四肢较前有力。她表示终于看到了曙光,后自己主动要求服用中药一年余,现己基本康复二年余,未复发。
[USECHGFONTE][/water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黎助炭
|
2014-4-30 22: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功能了,缺创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fhrsq
|
2014-5-1 0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必须得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王峻松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