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逝去的歌谣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逝去的歌谣
[复制链接]
312
|
1
|
2013-1-5 14: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人到中年,偶尔会想起过去的岁月,耳边就会有许多当时的歌谣回荡,于是便有了许多温馨的感受。
时下,周围好多年青的男孩和女孩都会哼唱《同桌的你》,那首歌谣属于90年代。他(她)们蹦蹦跳跳、无拘无束地唱着属于自己的歌谣,天真里透着纯真和活泼,很叫人羡慕。由此追忆我的18岁,恰逢文革时期,动荡的岁月让我们赶上。有时归归类,我属于“生在大跃进时代,长在困难时期,赶上文化革命”的那一代人。
初一那年,文革开始,学校停课了,校方组织大家进行大批判,大串连,接下来便是无限期放了长假。全国所有的大、中(专)学生都不上学了。当然也有爱热闹的在校搞运动。在“运动”别人的同时,也运动着自己。那年我做为逍遥派呆在家里,整天无所事事,于是便常与同伴到处去寻找
肝硬化腹水
自己的快乐。
回首那段岁月,可谓是虚度光阴。有时站在街上看天空,天是蓝色的,空中飘着几朵云彩,若是仅仅看看天空的美景会把什么都忘在脑后,但却是不可能的。有时很想对着天空大喊几声,诉说自己的苦闷和忧虑。小小年纪就没学可上,想来是件很可悲的事情,在家里呆着又找不到工作,那青春真就这么一天天浪费掉了。尽管如此,尽管有着许多的不如意,毕竟挡不住年青旺盛的活力。每天一睁眼,满脑子都是“革命”的词儿,走到街上,一色的红颜色充斥着视野,连吃饭,天天都是高梁面(也就是红面)。那时候,真可叫有精力没地方用,有力气没地儿使。反过来,社会上所有的人又对我们这些学生有一种厌恶感,认为学生在文革初期表现得太过份
妇科炎症症状
了些,从破四旧、造反夺权到打砸抢,大部分人都参与过,结果最终的归宿并不怎么好。上山下乡时,连农民都觉得这帮学生娃来到村里是跟人家抢饭吃。街道上开始号召上山下乡时,幸好我没有家,错过了学校报名和街道动员,后来报名参军也没走成,彻底地呆在家里成了街业青年,为找工作,每天跑到市安办去打听工作。有次居委会主任阴着脸说,你不下乡还想找工作?美得你。于是只好到园林处的一个苗圃去当了半年合同工,每天不是挖树坑栽树,就和泥垒盖房子,甚至还掏过大粪。
在绿化队干活时,正值夏天。炎炎阳光下,我们光着膀子挖树坑,累了就坐在树荫下,西望残阳如血,满心凄婉,忍不住就唱: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远远在辆军车开过来,换个调儿又唱:早晨我走出了帐房,解放军同志请你停一停……也唱:美丽的姑娘千千万,只有你呀最可爱……。那是一帮18岁上下的年青人,理想追求和爱的渴望撑满胸膛,却满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空虚,除了唱歌,讲笑话,一番打闹过后,眼前一片茫然。记得我当时带了一本用牛皮纸包着的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偶而翻翻,就把自己跟保尔相比,虽说不敢把未来的爱人比作冬尼亚,却仍觉得冬尼
小儿癫痫
亚还是要比那位后来的丽达要温柔许多,将来找老婆,我宁愿找冬尼亚这类的,也不愿找那“很革命”的丽达。
18岁,真是一个想入非非的年纪。
转眼就进入秋天,下工后没事,几个伙伴就去隔壁的地里偷挖人家的红薯煮着吃。吃饱喝足了,用筷子敲着饭盒,唱起当时最流行的样板戏:“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
那是我们的歌谣。就这么唱着唱着,眨眼之间就度过了我们的18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泉欣献
|
2016-9-7 10: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这个效果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海棠花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