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脑病专论

[复制链接]
查看1905 | 回复16 | 2004-11-19 09: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理论在更新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进步就意味着倒退,意味着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因此,有人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如此,学术亦如此。
西医也是一步步完善发展起来的,中医难道不是如此?
难道《黄帝内经》代表了中医学的巅峰,下人只是认为《内经》只不过是中医的一本基础著作,当然,无可否认的是:在两千年前,古人有此卓越的见解,当真令人为之叹服!
中医理论也不会是一成不变,循规蹈矩的。
很多人在争论“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
由此,想到了很多很多,翻阅了很多的资料,事实证明中医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脑主神明”,并且已经形成相当完备的理论体系。
蒙古大夫 | 2004-12-4 21: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脑病专论

我认为没有争论“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的必要,中医在感冒中不谈病毒而注重伤于寒,因为病毒常在而寒感之有时,寒伤人即病毒伤人。。。。。。西医之脑主神明一刻也离不开西医之心主血运,从这个意义上说“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无异,况且中医之心与西医之心本就不同。这个问题的提出是西医化的中医人的想法,大可不必较真。。。。。。
sirj | 2004-12-8 13: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脑病专论

看来平凡一生的确对中医的了解欠深,不难理解你为什么发讨论中医是否科学之帖子。《实用中医心病学》反映了当代中医心病的研究成果,里面的两大论点就是“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
中医是要发展,而且一直在发展。伤寒论发展了黄帝内经的“热论”,温病学说又发展了伤寒论,这不是发展吗?
但是,从某个意义上说,中医是一门非线性科学。它的发展是非线性的。《黄帝内经》就是一个巅峰,伤寒论、温病学也是一个巅峰。你能说现在的音乐超过了贝多芬,现在的印象画派超过了毕加索?一个巅峰之后必定是低谷。
平凡一生 | 2004-12-13 09: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脑病专论

呵呵
谢谢批评
中医要发展,一直在发展。这话比较中肯。
从黄帝内经到伤寒论,从伤寒论再到温病学说
从2000多年前到东汉,从东汉到清代。
那么想问,从清代到现在呢?
至于非线性不非线性,我不懂,也不想懂。
sirj | 2004-12-13 19: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脑病专论

不想懂“非线性”,你讨论什么中医发展?!不懂为什么要妄加评论?!
就你楼顶帖的内容还认为你仅仅是无知点,但是上面的语气纯属无赖。
平凡一生 | 2004-12-14 08: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脑病专论

呵呵
我还真不明白什么是“非线性”
本人文科出身
已经13年左右没有接触过理工的东西了
谢谢
蒙古大夫 | 2004-12-16 19: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脑病专论

下面引用由平凡一生2004/12/14 08:42am 发表的内容:
呵呵
我还真不明白什么是“非线性”
本人文科出身
已经13年左右没有接触过理工的东西了
...
看看牛市的股票走势图,那就是呵,哈哈哈。。。。
平凡一生 | 2004-12-17 09: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脑病专论

真是高兴呀,乐死我了
学到了新知识
非常感谢楼上先生的指点
蒙古大夫 | 2004-12-19 16: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脑病专论

下面引用由平凡一生2004/12/17 09:25am 发表的内容:
真是高兴呀,乐死我了
学到了新知识
非常感谢楼上先生的指点
平凡一生先生很能知恩投报,只不过看了一个也许不算恰当的比喻,就高兴到要死,且不忘感谢,所以让我不忍又想再当一回“楼下先生”给他再解一解惑。
“从2000多年前到东汉,从东汉到清代,那么想问,从清代到现在呢?”
从东汉到清代,又是近2000年,从清代到现在呢?至多是200年,所以“平凡一生”先生大可不必因为没有看见中医的发展而忧郁(大概是不会的,因为先生是很爱乐的,以至于一高兴,就“乐死我了”),就是“平凡一生”先生的重孙的重孙,如果也看不到中医的发展,那也说明不了啥大问题,因为还有1800年哪,也许我辈所处之时代,正是中医发展的低谷,这又有什么呢?只要大家努力,也许我们的重孙就能看到又一个中医盛世了。这太正常不过了。。。。。这样的“楼‘下’先生的指点”,想必不会再“乐死我了”吧。。。。。。
再说一句:这发展中的有高峰有低谷,就是我‘非线性“比喻的切入点。
平凡一生 | 2004-12-20 10: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脑病专论

再次非常感谢楼上先生的指点、指教
先生看问题果然高超
几千年后的事情都看到了
但是到时候大家都为一抔黄土,恐怕黄土都不是了
更何况先生设计的太巧妙了
事实会如此吗?
很多的东西都消失
譬如甲骨文
再过几千年还会有吗?
也许早已作古了吧
中医呢
呵呵,我看不定如先生所想吧
按照先生的意思,这样的非线性好有意思
姑且这样比喻
非典会再次卷土重来,而且声势更加浩大
先生可是要当心了
尊敬的蒙古大夫,我亲爱的同仁: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