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资源
›
《医学体用》
1
2
3
4
5
/ 5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医学体用》
[复制链接]
8706
|
40
|
2007-12-2 14: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anshoufeng 于 2012-3-4 22:01 编辑
《医学体用》提要
中国医学可分二派:一、专事著作而鲜临症;二、专门行医,乏暇著述。故汉唐以后之书,善本固多,而纯凭理想,人云亦云者亦不鲜也。本书系四明王香岩先生临症四十年之经验方法,由弟子笔述而成,共二十余篇。每篇论一症,每症先述因证脉舌,次处方,次方义,明白畅晓。如饮上池,学理经验冶于一炉,诚名著也。承沈仲圭君录寄,多年因循未刊,爰亟编入本集,以供同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yanshoufeng
|
2007-12-2 14: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shoufeng 于 2012-3-4 21:54 编辑
夫人之一身水火二者而已,水火不得其平,《经》所以有亢则害,承乃制之说。若火盛太过,势必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yanshoufeng
|
2007-12-2 14: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shoufeng 于 2012-3-4 22:02 编辑
夫人之一身水火二者而已,水火不得其平,《经》所以有亢则害,承乃制之说。若火盛太过,势必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yanshoufeng
|
2007-12-2 14: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shoufeng 于 2012-3-4 22:02 编辑
夫人之一身水火二者而已,水火不得其平,《经》所以有亢则害,承乃制之说。若火盛太过,势必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yanshoufeng
|
2007-12-2 14: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肿肤胀论治并方义
经云:肺移寒于肾为涌水,为至阴,其标在肺,其本在肾,其制在脾。肾虚则关闭其水,必逆而上泛,脾不能制而反为水所渍,故肌肉浮肿。肺不能化反,为水所凌,故气息喘急。然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囊裹浆水之状,此其候也。又曰三阴结为之水。盖三阴者手足太阴脾、肺二脏也。胃为水谷之海,水病莫不本于胃经乃以属之脾,肺者何耶?使足太阴脾,足以转输水精于上,手太阴肺,足以通调水道于下海不扬波矣。惟脾、肺二藏之气,结而不行,乃胃中之水,日蓄浸灌表里无所不到,是则脾、肺之权不伸,足以酿成水肿矣。然其权尤重于肾,肾者主水,胃之关也。为至阴之舍。至阴者盛水也。气不化精而化水,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阴气太盛则关门不利,水气结而不通则肌肤为之浮肿。脾者土也,职司运行散输津液,通调水道。土虚不能制水,则寒水来侮脾土,土无堤防,水气泛滥无所出路,滔滔扬溢,水势日增以致偏身浮肿,腹满,肠鸣,濯濯身体沉重,二便蹇涩,皮肤皓白,水邪干肺,肺失通调水道之权,迫而上逆,气息为之喘急,时时咳嗽,甚至气逆不得平卧,颈脉动惕,皆缘脾、肾阳衰,高源寒侵,寒水内逆,外溢。《经》文,以肾本肺标,相输俱受为言,然则水病以肺、脾、肾为三纲明矣。诊脉必沉濡而迟。《脉经》云:沉则为水,迟则为寒,濡为湿盛,阳衰之征,舌苔灰白而滑,以脉参症,正为邪侵。难期速效慎防喘逆之变,拟崇土制木,扶正化邪。王太仆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宗仲圣,真武,合利水渗湿为主。附方于下,质诸高明。
熟附片 东壁土炒于术 新会红 带皮茯苓 杭白芍 福泽泻 汉防己 大腹皮淡干姜 车前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yanshoufeng
|
2007-12-2 14: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shoufeng 于 2012-3-4 21:54 编辑
夫人之一身水火二者而已,水火不得其平,《经》所以有亢则害,承乃制之说。若火盛太过,势必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yanshoufeng
|
2007-12-2 14: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shoufeng 于 2012-3-4 22:02 编辑
夫人之一身水火二者而已,水火不得其平,《经》所以有亢则害,承乃制之说。若火盛太过,势必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yanshoufeng
|
2007-12-2 14: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体用 卷中
论湿温化热证治
湿为六淫之一。其有从温而化热者其证最多,其变亦速。盖缘长夏湿,土司气霉雨、浸淫、暑邪逼受,酝酿薰蒸,病以时作名曰湿温,夫湿为重浊之邪,温乃化热之渐。其邪之宋,每多由于口鼻吸受其病之应,则必归于肺胃,以鼻为肺窍,咽为胃系,从鼻入者首先犯肺,从口入者必传阳明,必其人脾气欠运。内湿、素盛、复感、时令、暑湿之邪,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湿得热,则蒸腾而上逼无形之热挟动有形之湿,两邪相合其病遂发。其证治浅深约略举之,可分为四焉。
初微寒,发热,头痛、胸闷、便泄、溺赤或渴或否。脉或濡滑数,舌苔或白或黄乃为太阴、阳明之受病也。夫太阴湿土之区,阳明湿热之薮,缘肺经吸受暑邪,暑得湿则依附于其间,而微寒、发热、头疼、胸闷,诸疾俱作,宜以连翘、薄荷、山栀、黄芩、郁金等辛凉以清膈热,藿香、豆豉、橘蔻、芳香以开泄中焦,滑石、通草、淡芩以清湿热。此即启上闸开支河治,湿温在卫,分不易之理也。
继则由湿化热,邪扰阳明,身热、口渴、胸闷、呕恶、骨节酸痛、苔黄,而腻脉滑而数,或痧疹郁而不达或疹。痦发而不透,宜连翘、象贝、牛蒡以清疏肺气,仍由肺经为出路。杏仁、竹茹、青蒿、郁金,化痰宣郁、解肌、泄热。豆卷、山栀、疏经络之湿而清三焦之热。芦根、薄荷、清轻透表,痧疹藉以外达此。其邪犹在气,分治法从叶氏甘露消毒丹脱化而出也。
若热久不解邪火内燔,陷入营分,灼烁胃液,逆传心胞,其征则神昏不清、邪热上扰,清窍为蒙,耳聋无闻,舌绛而燥,脉弦而数。宜以羚角、银花、丹皮、鲜石斛、竹沥、石菖蒲加入万氏牛黄清心丸以清营泄热,泄痰宣窍为治。
至热迫心营,痰火内闭,木火同气,热甚风生胃阴将涸,肝风旋动,其征则神%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yanshoufeng
|
2007-12-2 14: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shoufeng 于 2012-3-4 21:54 编辑
夫人之一身水火二者而已,水火不得其平,《经》所以有亢则害,承乃制之说。若火盛太过,势必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yanshoufeng
|
2007-12-2 14: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体用 卷中
论湿温化热证治
湿为六淫之一。其有从温而化热者其证最多,其变亦速。盖缘长夏湿,土司气霉雨、浸淫、暑邪逼受,酝酿薰蒸,病以时作名曰湿温,夫湿为重浊之邪,温乃化热之渐。其邪之宋,每多由于口鼻吸受其病之应,则必归于肺胃,以鼻为肺窍,咽为胃系,从鼻入者首先犯肺,从口入者必传阳明,必其人脾气欠运。内湿、素盛、复感、时令、暑湿之邪,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湿得热,则蒸腾而上逼无形之热挟动有形之湿,两邪相合其病遂发。其证治浅深约略举之,可分%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2
3
4
5
/ 5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古今医案
yanshoufeng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