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论中医科学性判定问题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论中医科学性判定问题
[复制链接]
1123
|
2
|
2007-12-4 13: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论中医科学性判定问题
作者:王世保
中医是不是科学的问题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之前并不存在,只有到了西方文化在中国逐渐或者已经取得强势地位的时候,才产生并突显出来。中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中国固有文化的衰微,使得中医孤立地赤裸裸地呈现在西方文化之中。失去了中国固有文化的支撑,在这种与中医异质的唯科学主义的文化氛围里,中医必然会遇到自己身份的确认问题,也就是说中医到底是不是来自于西方文化中的科学,它有科学性吗?我就把这个问题称为中医科学判定性问题。
中医科学性判定问题是急需我们这个时代回答的,它关系着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中医,并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进而挽救中医于二十一世纪所处的颓势之中,为其带来伟大的复兴。
一、中医科学性判定问题源于唯科学主义的时代精神
中医和科学是具有本质区别的分属于东西方文化的两个各自独立的文化部门,其中中医产生于以《诗》、《书》、《礼》、《乐》、《易》和《春秋》为主流的上古三代文化的环境之中,并在周朝以后以儒家和道家文化为主流的文化氛围中得到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其基本理论框架就是古人长期从事天文与物候观测而总结出来的阴阳五行理论和气化论,其基本思维就是类比取象的整体直觉思维,其研究方法则是直描性的自然观察;科学则是在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理论框架就是基于古希腊四元素说基础上形成的原子主义,其思维方式就是理性的逻辑思维,其研究方法则是建构的实验研究。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不同的对自然事物认识的文化体系,不同的文化体系产生了不同的医疗体系,中医与科学分属两种不同的文化,本应该相互包容,相互承认,既而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维护人类健康的使命。就是这样的一个简单的道理,但在中国近现代社会里,人们的自我意识为何对中医的文化身份产生了疑惑,一方认为中医就是科学,而另一方却认为中医就是伪科学呢?
一个人认识一件事物的结果最终取决于认识者所秉持的基本理论框架,也就是说认识者自我意识里具有哪些理解事物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决定了认识者最终采用何种角度和路径来认识事物。一个民族原本对产生于本民族文化的医学理论从没有产生疑惑,而现在突然产生了大量的似是而非的认识结论,我们不难想象这个民族的自我意识必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对原来事物理解的困难不是因为原来的事物发生了变化,而是我们自我意识中的基本理论框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至于被认识的对象难以有效地纳入自我意识中。这样的推论也符合现实情况:中医之所以出现身份迷失的问题,恰是中国固有文化从中国人的自我意识中逐渐淡化,而西方文化逐渐占住了主导地位所导致的。
中医是在中国固有文化的氛围中产生的,作为中国固有文化的一部分,中医生存的合法性与认识事物的正当性在古代中国人的自我意识里是自明的,也是不容怀疑的。自西学东渐以来,随着中国不断地遭到西方列强的凌辱和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大肆传播,中国固有文化遭到毁灭性的批判和遗弃。以六经和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固有文化退出了国家意识,中国人的自我意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西化,西化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自我意识西化的中国人,经过这样近一个世纪的意识形态的西化改造,中国人面对自己曾经赖以安身立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严重的陌化,这种陌化体现出来的就是对中国固有文化的鄙弃和不信任,而近现代中国人对来自西方的自然科学的崇拜却使得这种状况雪上加霜。
中国在近代倍加遭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和掠夺,这使得中国人产生了一种严重的文化自卑心理:中国文化是落后的。亡国灭种的危机迫使中国人需要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这是因为中国人看到之所以被动挨打,就是因为西方有着我们无可比拟的物质文明,而西方繁荣的物质文明却是建立在其发达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自感不如人的民族文化自卑心理和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导致中国人在迫切需要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的时候,产生了对西方自然科学的一种无以复加的推崇,这种推崇表现出来的就是中国人认为只有西方的自然科学才是认识自然的唯一正确途径,才是认识真理的唯一途径。换一句话说:凡是科学的,都是真理,都是正确的,都是先进的,都是好的。这样,西方的自然科学作为一种认识自然的理性的知识就上升为中国人的一种情感趋向、一种衡量一切的价值标准:凡不是科学的,凡不符合科学标准的,都是落后的,都是要遭到淘汰的,都是需要加以改进的。
当一部分中国人用西方的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衡量中医时,发现中医并不符合自然科学的理论标准,因此他们就开始诋毁中医;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既然中医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与应用,在临床上有着许多西医不具备的优势,那么中医就应当是好的,就应当是正确的,而科学主义者认为凡是正确与好的都是科学,所以中医就是科学。这就产生了一方认为中医是科学,另一方认为中医是伪科学的情境。
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这个中医科学判定性问题就在中国的唯科学主义的文化环境下产生了。
二、讨论中医科学性判定问题的“科学”语境
事实上,造成医学界对中医是不是科学的争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双方在争论时没有限定科学的语境,既而在这种语境之中显现科学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以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为核心的自然科学虽然诞生于西方文化之中,但是“科学”这一概念自从在近代的中国出现以后,其内涵在中国人的自我意识里发生了一次质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科学由表达知识属性的名词转化为一种价值判断的形容词(“科学的”)。
在科学刚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时候,中国人的自我意识还是中国固有的文化意识,科学相对于还没有被西化的中国人的自我意识而言仍是一个陌生的倍受推崇的对象。西方文化中的科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由于二者之间的巨大的差异,其内涵就很容易呈现出来。相对于中国固有的文化而言,这时的科学指的就是以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诸学科为核心的自然科学。当中医学界还是以传统的文化意识来审视中医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时,他们不难看出中医并不是科学,而是与科学有着本质性的差异,所以他们在近代提出了“中医科学化”这一自毁长城的愚蠢之举。
随着西化教育的展开,尤其是中小学的数理化教育,中国人的自我意识也经历了一次西方文化的洗礼。在唯科学主义的时代精神主宰下的中国人西化的自我意识里,科学意识已经占住了核心的地位,这时科学就超越了原来表达以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为内涵的一种理性主义的知识体系,被升为真理与正确的化身,这样科学就由一种表达知识体系的名词转化为表达真理与正确性的形容词,及“科学的”,也就是说凡是“科学的”就是正确的。这种科学内涵的转变随着时代的推移也发生在中医学界大部分人士的自我意识里,这时再说中医是“不科学”的,显然就很难被中医学界接受,于是他们就开始改口说:中医也是科学的。但是当他们意识到中医与西方的自然科学还是有着本质性差别的时候,他们就想到要拓宽“科学”这一名词的内涵,以便把中医也能纳入进去,这样“大科学”和“广义科学”的概念就开始在学术界出现了。事实上,这两个词只是为了迎合科学主义的时代精神力图把中医纳入科学体系之中伪造的两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虽然中医学界在维护中医的生存合法性和认识事物的正当性的时候不是从中国固有文化中去寻求,而是诡辩中医为“大科学”或者“广义的科学”,但是他们最终还是要用以自然科学为核心的科学标准来审视中医,这样所谓的“中医的科学内涵”就产生了,为了证明中医就是科学,他们就极力用西方的自然科学理论来阐释中医所谓的科学性。这就是中医学界内部矛盾的心态,在与攻击中医的人士进行辩驳的时候,他们说中医是“广义科学”,而在真正对待中医的发展的时候,他们自己又重新拾起了那些攻击中医不是科学的人士所持的以自然科学为核心的科学判断标准,就是他们自己所说的“狭义科学”定义,这导致了中医学界按着自然科学的理论形态和研究方法去改造中医。
这样就不难看出“中医是否科学”的争论是多么的荒谬和混乱不堪!
那些攻击和诋毁中医不是科学的人士,所持的科学判断标准就是以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为核心的自然科学的标准;而那些坚称中医是科学以维护中医的学界人士,所持的科学标准却是他们自己随意加以扩大了的科学定义。争论双方所持的科学判断标准完全不同,但是他们的内心的心理基础却是相同的,即唯科学主义的时代精神。中医学界这种随意扩大科学的定义而进行的“指鹿为马”的辩驳行为相对于那些以自然科学为科学判断标准的攻击中医的人士而言,就显得思维混乱和软弱无力。
所以,当我们在判断中医是不是科学的时候,我们必须限定“科学”的语境,也就是把科学还原到其赖以产生的西方理性主义文化氛围中,去确定科学的内涵是什么。这样当我们还无法给科学下一个准确定义的时候,我们可以确定科学呈现的内核,也就是根据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为核心的自然科学来确定科学的的内涵。在这种统一科学的判断标准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彻底解决中医的科学属性问题。
当然,统一科学判断标准的前提就是需要双方放弃那种狭隘的唯科学主义价值观,承认科学只是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一种途径,而不是唯一的途径,唯一的真理。这样中医学界就不必非要把中医纳入以自然科学为核心的科学体系之中,进而非要盲目地拓宽科学的定义,而那些认为中医不是科学的人士也能公正地对待中医,承认其作为另外一种认识自然的文化体系所具有的生存合法性和认识事物的正当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净面尊者
|
2007-12-4 13: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解决中医科学判定性问题的时代意义
国家在2005年硬性地把“中国中医研究院”这一名称改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他们认为这样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中医科学判定性问题。事实上这种不顾学科本身属性的“指鹿为马”的做法并没有对这一争论有丝毫的作用,它反而在唯科学主义的时代精神主导下,以一种权力的形式硬性地扭曲中医学科的文化属性,这种掩耳盗铃的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只能加剧争论。只要根本性的问题——唯科学主义的时代精神不被彻底批判和遗弃,争论就会继续下去。事实正是这样,“中国中医研究院”这一名称虽然改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后,中医是不是科学的争论仍然剧烈地继续着,看来真理是不会攀附权力的。
虽然有人认为中医是不是科学的问题既然国家已经给出了答案,也就没有争论,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地去在医疗领域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这种狭隘的认识看起来有理,实际上经不起深入的分析。
首先,中医是不是科学的问题并没有解决,那种用权力不可能硬性地改变中医的文化属性,它只能遮蔽这个问题的存在,既而从国家政策方面影响到中医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就是解决中医科学判定性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能否解决中医科学判定性问题,就看我们能否彻底批判唯科学主义的时代精神,并把科学从神化的真理地位降到一般性的知识的地位。既而能否维护中医和中国固有文化作为不同于西方自然科学的另外一种认识自然的认知体系是否具有自己的合法的生存地位和认识事物的正当性;能否在中国维护文化的多元性,打破西方文化中心论和西方文化的霸权主义,促进我们更好地生存。
第二,能否解决中医科学判定性问题,最终可以影响到我们能否确定如何正视中医的生存与发展,能否确定其应有的作为东方文化的一部分所具有的生存与发展的独立性,既而能否走上符合自己文化属性和学科特征的道路。
因此,能否解决中医科学判定性问题最终决定于我们能否正视我们自己的固有文化,能否树立起自己的文化自信心,既而把中医推向正确的复兴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gog4694
|
2015-5-6 10: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太了解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净面尊者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