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医理论的因与果  

[复制链接]
查看2179 | 回复12 | 2003-5-6 16: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张天宇在 2004/06/14 06:05am 第 1 次编辑]

   
中医理论的因与果
中医的精气学说气化理论是中医理论的因,而阴阳五行理论则是果。
我发现中医界人士,包括中医界老前辈和医学生以及那些研究中医的中医研究院的专家们,都认为中医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主,就连中医的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也将中医的精气学说、气化理论去掉。这就是中医界的扔掉西瓜捡芝麻。而中医界认为阴阳五行是中医的根本,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观点。理论上的错误促使中医无法向前发展。
中医学是以精气学说气化理论为根本论点建立起来的一门庞大的天文观医学。中医学虽然古老,但非常先进:直指人的本源。
中医精气学说指出世间一切事物均是气生成的:
《庄子·知北游》中就明确指出:“通天下一气耳。” 王充在《论衡·言毒》中也说:"万物之生,皆禀元气。"《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气的分化出阴阳如:阴阳学说认为,无论世界上有形的物体或无形的太虚,无论宇宙中的天体或大地上的万物品类,都有普遍的联系,处在无休止的运动之中。万物变化均可分出阴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之气轻清属阳,故曰阳为天;地之气重浊属阴,故称"积阴为地"。
下面对阴阳划分的论述都是在气化生万物后,再对万物加以分阴阳和五行的:
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阴阳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诸如天与地,日与月,水与火,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上与下,生与死等等,无不是相互关联而又相互矛盾的事物和现象,此中皆可分阴阳。
一类趋向于明亮、活动、兴奋、向上、温热、向外、扩散、开放等;另一类趋向于晦暗、沉静、抑制、向下、凝聚、闭合等。前一类属于阳,而后一类属于阴。
万物分五行:阴气和阳气都是气,是气的分类,这里指出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气和阳气交合感应于天地之间,氤氲而化生万物,故万物之化生,皆源于气。五行是对万物的划分。
由上可见中医学是先有精气学说气化理论而后才有阴阳和五行之理论。精气学说气化理论是因,阴阳五行是果。

==============================================
医学是治病救人的。
能把病人的病治好的医生是好医生。
能把病理病因讲清楚的医学是好医学。

经络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
=================================================



  

中医理论的因与果
辛子易 | 2003-5-13 15: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中医理论的因与果  

成形和气化本身就为太极之阴阳,气化是形的乞化,成形为气的成形.
气化是阴阳的运动,无阴阳如何有气化
五行是为五中象,是阴阳运动的象,是气化的果
经络之气是成形之气,是气化之气,气化之气补养精神,成形之气补养形体
为什么说天下一气?太虚为老子所说恍兮惚系之道,后成太极,太极升降分阴阳,阴阳化万物.可见一气者,道也
志一 | 2003-5-13 17: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中医理论的因与果  

    子易君数月未见,仙游何处去了?一向可好?君不在,在下求解阴阳五行气化之理或几乎停顿矣,今复见君之论,拙思又有所萌,此非“有朋自远方来”“学而时习之”兼而有之?
金谷子 | 2003-5-13 21: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中医理论的因与果  

作为司人命的医学,无时不代表着人类思想的先锋。
为种族和个体的长存,食色之大欲存焉。
自古至今,一以贯之。
辛子易 | 2003-5-14 14: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中医理论的因与果  

感谢志一君挂念,阴阳本是后天之理,亦有高于阴阳之理,八卦何以分先天和后天?
思之可解.老子道生一,二,三,万物.可解此先天和后天之别.君名志一,为至于太极后天.老子之道为先天,已无阴阳.
岐黄子 | 2003-5-14 15: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中医理论的因与果  

先天为体,后天为用,一阴一阳谓之道。
志一 | 2003-5-14 21: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中医理论的因与果  

谢子易君教,容吾细思。
金谷子 | 2003-5-15 22: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中医理论的因与果  

我从师处听说,诊病时以先天八卦数、后天八卦图较好。验之临床,确信医学之本源的确如此。
志一 | 2003-5-16 10: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中医理论的因与果  

    请教金谷先生此说之详。
张天宇 | 2004-4-13 22: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中医理论的因与果  

中医的精气理论为纲,中医的阴阳无行为目。纲举目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