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原创]中医药科学性探讨1-中医药理论的可实践性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中医药科学性探讨1-中医药理论的可实践性
[复制链接]
727
|
1
|
2004-12-2 13: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张诚敬在 2004/12/03 11:13am 第 2 次编辑]
[watermark]中医药科学性探讨
张诚敬
中医药现代研究是一个探讨已久的课题。由于笔者环境的闭塞,对中医药现代研究的进展了解甚少,仅从一些中医药著述中了解到“曾经有人设想在人体阴阳平衡紊乱时所致的阴虚、阳虚,其病理学基础是人体的能量代谢的异常。”其构思有可能是从医学生理学角度来论证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也有人认为“抽象的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联系的依据不多,难于用现代观点理解中医药由哲学观念主导的抽象理论。”这些观点一方面表明中医药学现代研究的希望,另一方面则表明中医药学现代研究存在一定困难。前者可能是应用现代研究方法和手段从中医药“证”的某些生理表现或实验依据提出的;后者可能是从中医药理论的高度抽象进行考虑的。中医药理论形成于两千多年前的内经时代,与现代医学理论间跨越了数千年的时空,而数千年间也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难以对抽象的理论找到实质依据;也有可能是基于现代医学临床理论主要是以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为基础的,而中医的藏象观念只是初级的人体解剖学概念,缺乏病理解剖学的实质内容。而中医的病理生理阐述又较为抽象,难以建立抽象理论与实质形态之间的联系,因而难于从现代医学中找到实体依据,但这并不表明中医药没有实体依据。
中医药是否具有科学内涵是现代研究的前提,如果不承认中医药具有科学性,中医药科学内涵的研究似乎就已经没有必要,因为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研究被认为没有科学性的东西,不可能得出中医药是科学的结论。中医药到底有没有科学性?她的科学性是从那些方面体现的呢?下面将围绕这个议题谈一些个人对此问题的看法和思路。
1、中医药理论的可实践性:中医药是世界四大传统医药中最为优秀、最为系统的传统医学。中医药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认识和发展起来的传统医药,是人类宝贵的医学遗产;是实践经验与理论并重的医学;中医药的实践性表现在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如果没有数千年的实践来证明其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不用数十个世纪早已经被淘汰了,根本不可能延续到现在。中医药可以重复实践的事实是不容抹杀的。
中医药能在数千年中对疾病进行有效防治的实践本身,就是对中医药必然具有医学内涵最为有力的佐证。不能盲目地附和“有效并不一定有理”和“中医药只有经验而不存在实质性理论”的无稽之谈来贬低中医药对医学的伟大贡献。任何神奇和难于理解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特定的规律有待于认识,中医药的效应是从人体疾病防治中体现的本身就表明了与人体生理过程的相关性。探索的目标就是要为中医药的抽象理论找到在人体生理过程的实体依据来证明中医药的科学性和医学内涵。
近几十年来,国家致力于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已经证实了中医药防治各类疾病的有效性。中医药能够根据自己的特色理论和经验对各类疾病进行有效防治,本身就表明中医药具有相应的医学内涵。难道能够指导对众多疾病进行有效防治的医药理论,是会没有其医学实质的抽象之谈?几千年以来中医药对疾病的有效防治作何解释?中医药众多的系统学术理论著作难道会是凭空形成的?仅仅是中医药的学术理论较为抽象,有待于发掘其实质来阐明她的认识依据和医学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rgoj7938
|
2014-5-2 20: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在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张诚敬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