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原创]人体生理阴阳的实质4-中医药的病理理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人体生理阴阳的实质4-中医药的病理理论
[复制链接]
907
|
1
|
2004-12-3 11: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watermark]4、中医药的病理理论:现代病理理论包括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两个方面,现代的临床医学注重病理实质形态,没有实质形态为依据的抽象理论是很难被其认同的。中医药理论中缺乏病理解剖形态,应该承认是中医药的短处;中医药的病理生理阐述较为抽象,但中医药的病理生理论述中对人体【阴阳的虚实】与【寒热】变化和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却是系统的,从历史角度讲甚至是精辟的。只要通过论证判断【阴阳】在人体范畴实质形态的存在,中医药病理生理方面论述的科学性就会显得异常鲜明。
上节中所提到的【阴虚者,阳必凑之;】根据设想“阴虚就是组织结构的虚弱,阳必凑之就是组织的功能反而增强”是一种反常的生理现象,实质上就是一种病理生理现象。内经中的阐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则身热,……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能夏不能冬。】、【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和【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等都是关于病理生理现象的论述。
以【寒极生热】或【重寒则热】为例,探索认为是古代医者观察体验到人体在发烧过程中首先表现出“寒战”继而引起高热规律的总结,发烧患者的发作过程先出现寒战,就是内经所称的重寒,寒战过后就进入发热期就是【寒极生热】或【重寒则热】。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讲,寒战是发烧的前驱病理症状,探索认为古今应是一致的;寒战的出现,极有可能是一个短暂的代谢抑制过程,寒战意味机体内热量的不足,难以维持体温,表明机体代谢的抑制;在此过程出现后,机体的代谢调节机制起动,……引起ATP、ADP甚至AMP多级储备能的水解产生热量,生成cAMP而成为细胞的第二信使,诱导细胞代谢不产生机械能而产生热能来弥补机体产热的不足,很快将体温调节至超越正常水平,出现发热的过程,一旦体温超过正常标准时,细胞生物膜的流动性因体温的升高而增大,会使进入细胞内通过扩散转运的代谢底物量增多而导致基础代谢水平的提高。现代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体温每升高1度,机体的基础代谢水平提高13%,正是这种效应导致代谢水平的上升,使机体体温维持在一个超正常的水平上,进入发烧的持续过程,表现为出汗、头痛、全身乏力等症状。全身乏力现象标志着机体内的能量供给不足,提示代谢途径是向产热的方向进行的。内经称其为【寒极生热或重寒则热】,是对发烧过程的先寒后热变化规律的认识。(本段摘录于【寒热的生理基础】)虽然这仅仅是笔者个人对【寒极生热】或【重寒则热】作出的不一定正确的理解,但充分表明了中医药在古代对病理生理现象就具有独特的认识。
[/water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bonefzy
|
2014-5-3 08: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有点不给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张诚敬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