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理论探讨
订阅

理论探讨

中医走向世界正当时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陈恳 北京…   从历史上来看,中医走出国门一直与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紧密相连。数百年前,由于其临床疗效和渐趋完善的理论体系,及其与中国文化的紧密关连,中医几乎随其本身的发展 ...
分类:    2015-12-2 23:52
用奥运精神激励中医人前行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丽 湖北…   2012年伦敦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国健儿奋勇争先,赛场上淋漓尽致地展现着“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运精神。身为中医人,我们在为健儿们呐喊助威的 ...
分类:    2015-12-2 23:52
何不设立经典等级考试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成 山…   “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中医人和中医药管理者的共识。现阶段,在跟名师方面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师徒传承教育、优秀中医临 ...
分类:    2015-12-2 23:51
中西医结合专业定位的困惑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孟长海 王…   中西医结合专业之困  笔者在带教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时候,经常遇到学生咨询:中医发展好还是西医发展好、考西医研究生好还是考中医研究生好、不学中医直接学习西 ...
分类:    2015-12-2 23:51
让中医回归临床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马冠军 河…   中医生存和发展困难的原因很多,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是病人不需要中医,而是临床中医师不能完全适应临床。从事中医决策、管理、教学、临床的工作者应该适当地调 ...
分类:    2015-12-2 23:51
西医诊断 中医辨证 中药为主——裴正学谈中西医学科特点和结合思路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陈光艳 祁…   裴正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省首批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甘肃省 ...
分类:    2015-12-2 23:51
齐向华:重构脉学理论体系
文章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本报记者…   《难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切诊作为一种重要的诊疗方法,被历代医家广泛重视,而脉诊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深入民众 ...
分类:    2015-12-2 23:51
应然与实然:论中医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吴勉华 南…   1982 年4月,卫生部在湖南衡阳组织召开了全国中医医院暨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史称“衡阳会议”),这次会议对中医药高等教育而言,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同时这次 ...
分类:    2015-12-2 23:51
科学看待中药不良反应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胡景山 江…   在我国,沿用了几千年的中药以其安全性大受世人青睐,但也因其不良反应引发非议。几乎所有的药物均可引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的程度和发生的频率有所差异,中药既有良 ...
分类:    2015-12-2 23:50
怎样才能让中医科普深入人心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宁蔚夏 四…   怎样走好中医科普之路?中医专家马有度教授献身中医科普30年的感悟就是要做好“十要”:一要认识到位,感情充沛;二要传承发扬,提炼精华;三要重在实用,传授方法; ...
分类:    2015-12-2 23:50
“铁杆中医说”之思考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邓中光 广…   “培养铁杆中医以振兴中医”是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多年所倡导的,其对“铁杆中医”作了如下的诠释:“立足于中华文化深厚的基础之上,既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的人才。他 ...
分类:    2015-12-2 23:50
药典应明确界定毒性中药毒性程度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友干 湖…   中医临床常用毒性中药。《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对毒性中药品种毒性程度的记载有三种,分别为“有小毒”、“有毒”、“有大毒”,而对何为“有小毒”、“有毒”、“ ...
分类:    2015-12-2 23:50
全方位回归临床才能实现中医梦想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马冠军 河…   实现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迫切愿望。笔者作为基层中医人,30多年来没有脱离过临床一线,我的中国梦就是改变中医举步维艰生存现状的中医梦。中医临床服务范围“萎缩” ...
分类:    2015-12-2 23:49
验案传法解疑难 针砭时弊为中医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曹东义 河…   最近,展读郭博信先生的著作《中医是无形的科学——我对中医的实践与思考》,受益良多,愿与海内同道分享。  过去大家都说“事实胜于雄辩”,读过郭博信的书,我认 ...
分类:    2015-12-2 23:49
中医疗效不传之秘的科学破译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键 安徽…   自古有言“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清代医家王清任亦认为:“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可见方药剂量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尤其当今随着中医药现代 ...
分类:    2015-12-2 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