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理论探讨
订阅
理论探讨
下级分类:
经典探讨
|
五运六气
|
中医发展
|
理论研究
理法与临床系列之(38):风胜寒湿化顽疾(学术与临床)
一女性患者,银屑病病史10余年,以清热凉血方法治疗数年,胃越来越难受,身上越来越怕冷,经常疲劳,很容易感冒;虽皮损时好时坏,但身体却明显在变坏。患者于是换方向、换专家,改用温热法,又服药2年,身体整体变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7:26
理法与临床系列之(37):汗法不仅用于外感病初期(学术与临床)
理法与临床系列之(37) 广汗法是笔者“命名”的,“以正常出汗为目的的所有方法”的统称。命名的意义在于:把治疗的目标直接定位于正常的出汗、定位于“表系统”的健康,而非疾病。后发现其实质内容已经无数次获得了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7:22
天人统一观是《内经》理论核心思想(全文)(农村与社区)
编者按:本文作者张吉教授(已故)是《黄帝内经》理论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毕生对中医经典著作《内经》的理论思想和临症理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尤其在经脉理论和《内经》理论指导针灸临床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7:20
理法与临床系列之(34):完善顶层分类 避免党同伐异(学术与临床)
中医学的内容分几块?你热衷学习和明了的是哪一块?笔者一直希望准确定位自己的中医学习,好把握未来前进的方向。后在不断学习和整理中,一种清晰的分类跃入脑海。中医学分三大块内容:一为核心理论、一为方药技术、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7:20
胆的生理特性及临床应用(农村与社区)
春生之气 万化之源 精神活动 决断于胆 少阳为枢 通达阴阳 肝胆相依 助肝疏泄 现今中医临床中常提到肝胆湿热而致的黄疸、肝胆火盛而致的胆囊炎,却很少单独提到胆气虚弱、胆火不升的胆虚病症。其实,早在《素问·六节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7:10
水血可同治(学术交流)
彭清华 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l, http://www.100md.com 水血同治,就是指血病可以治水,水病可以治血。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运用水血同治的方法治疗眼科疾病尤其是急重症和疑难病,常取得良好的疗效。}l, http://w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7:10
太阴病试析(学术交流)
刘永臣 内蒙古开鲁县中医院|, http://www.100md.com 太阴本湿而标阴,其气易从本化,而中阳受戕是其主要病机。肺亦太阴,要联系互参。经云:“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太阴雨化,施于太阳;厥阴风化,施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7:10
“四逆”不是“回逆”(学术与临床)
《金匮要略》中的“奔豚汤”以“奔豚”命名,“奔豚”既是病名,也是症状,可见仲景以症状命名的方剂并非四逆汤一个。 四逆汤作为回阳救逆主方,只要治疗心肾阳衰、阴寒内盛所致的证候,不论有无“四逆”,均可应用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7:09
“十二经别”当为“十二经六合”(学术与临床)
当今统编的各种《针灸学》教材,在经络理论中都提出了一个独立的“十二经别”系统概念,且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理论相并列。如较早期的国家级统编高等中医院校《经络学》教材就指出,“经络系统,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7:09
理法与临床系列:重剂反药可散结(学术与临床)
理法与临床系列之(36) 2013年12月,孩子扁桃体发炎,发烧同时伴随全身点滴状银屑病。先在皮肤科就诊,医生开了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疗癣卡西甫丸,以及一种含激素的药膏。口服阿奇霉素1周后无效,又输了另一种不过敏的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7:08
理法与临床系列之(34):轻描淡写可见功(学术与临床)
有个姓麻的小女孩儿,7岁。她是我见过的银屑病患者中最快乐的,来就诊就像走亲戚串门一样,总能表现出压抑不住的兴奋。 她的姐姐银屑病严重,经笔者治疗后临床治愈。她的舅舅由于做了2年夜班工作,之后越来越怕冷,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7:08
理法与临床系列:阳明五问答 昭然重理法(学术与临床)
《伤寒论》阳明篇开始,就是连续的5组问答,格式统一为“问曰……答曰……”这样统一行文且集中出现,又不涉及方药、只涉及辨症,引发了笔者的思考:辨症所依据的是什么? 当然是中医的理。在当今一些中医人把仲景学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7:08
理法与临床系列:中医当轻形式重内涵(学术与临床)
理法与临床系列之(33) 在古代,中医是开放的,也就没有“纯中医”的提法。 讲“纯中医”,似乎是为了和不纯的中医比较。如果一定要从形式上有所划分的话,似乎纯中医,应该是不用现代化学合成药物、不用听诊器、不开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7:06
论病机层次和要素(交流探讨)
关键词 病机 基本病机 病病机 证候病机 病机要素 病机要素关系ayn, http://www.100md.com 中医是直接从临床中形成、发展的,所有理论没有经过任何中间环节,和临床具有极大的一致性,而一切理论都服务于临床,一切临 ...
分类:
理论探讨
2015-11-28 17:06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 107 页
相关分类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