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理论探讨
›
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内经谈“亢则害 承乃制”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翟双庆 北…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是指六气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时,所表现的一种内在的调节机制。《素问·六微 ...
2015-12-3 13:06
七损八益各家谈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翟双庆 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这里的“二者”指阴阳,指出“七损八益”是调和阴 ...
2015-12-3 13:06
伏邪之毒探析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魏文浩 河… 伏邪之毒属于伏邪范畴,伏邪学说,应溯源于《内经》,至明代以前皆依据《伤寒论》之言,称为“伏气”。明代末年,吴有性在《温疫论》中创造性地改为“伏邪”。所谓“ ...
2015-12-3 13:06
三阳易治三阴难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英栋 山… 《医学入门·痈疽总论》有“三阳易治三阴难”一语,专从经络循行部位考量。笔者学习《伤寒论》偶有一得,亦为“三阳易治三阴难”,然与彼不可同日而语。 仲景昔日 ...
2015-12-3 13:06
内经论六淫致病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翟双庆 北…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六淫致病的临床表现特征的描述。一般来说,自然界有四时五行的变化,产生寒热 ...
2015-12-3 13:06
中医骨科特色不仅是小夹板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维秀 山… 2012年2月2日《中国中医药报》5版刊登宁夏中医研究院郭仲华主任医师论述桡骨远端骨折“采用的中西医防治方法”即:固定、动静结合、中药内服、中药外治、功能锻炼五措施的 ...
2015-12-3 13:05
内经中的壮火与少火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翟双庆 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 ...
2015-12-3 13:05
《伤寒论》神志病治疗十法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朱祥麟 湖… 神志疾病可以表现为烦躁、不得眠、喜忘、惊悸、谵语、郑声、发狂、神志不清等症状。心为十二官之主宰,神志思维活动的中枢,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 ...
2015-12-3 13:05
如何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内科杂病
文章来源: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 作者:吴沛田 内科杂病一般病程较长, 迁延不愈, 往往引起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瘀滞, 即古代医家所说“久病入络”。《临证指南医案》说: “大凡经主气, 络主血, 久病血瘀”, “初为气结在 ...
2015-12-3 13:05
陈大舜中医药内外合治甲亢的思路
文章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 湖南长沙 作者:胡方林 吾师陈大舜教授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至1989年担任湖南中医学院副院长,1989年至2002年担任湖南中医学院院长。为国务院学位委员 ...
2015-12-3 13:05
白癜风要“黑白同治”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本报记者…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加剧,人们工作中竞争压力增大,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激增等多种因素影响,促使白癜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我国白癜风发病率约在1%~2%,患者群体 ...
2015-12-3 13:05
久治不愈外感咳嗽的治疗探析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咳嗽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症状,常常由外感引发。《素问·咳论》开篇即云:“五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言咳嗽之证,相当复杂,治疗必须辨证论治。外感咳嗽一般较好治疗,但临 ...
2015-12-3 13:04
论补气法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
文章来源:山东省东平县康复医院 作者:陈云玺 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中老年人气虚的生理特点和血瘀的病理变化与冠心病心绞痛密切相关。所以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补气法是应用广泛的治疗方法。1 气的生理功能与心脏 ...
2015-12-3 13:04
论六经为五脏六腑之门户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兵 中国… 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一书,将伤寒与杂病分而论之,有其深意。伤寒以六经统之,杂病以脏腑辖之,二者不可混淆。伤寒所论六经乃为杂病脏腑之表,杂病所论脏腑乃为伤寒六 ...
2015-12-3 13:04
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病机浅探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郭晓辰 天… 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以心悸,心前区痛,心胸憋闷,面色苍白,气短不足以息,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多种疾病相关。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虽无专门记载,但有与本病相似症状 ...
2015-12-3 13:04
1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36
/ 36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探讨
五运六气
中医发展
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