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 理论探讨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久病重病当辨奇经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秦淑芳 天… 奇经八脉学说自古迄今,一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论著虽代有疏发,但多散在而不详,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把奇经理论归属为十 ...
2015-12-3 13:04
从中医学看基因决定论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英栋 山… “同一粒种子,为什么在甲地能够发芽而在乙地却不能发芽呢?这似乎只能说明,种子本身没有问题!”裘沛然先生在其《人学散墨》一书中如是说。其本意并不是谈论遗传,但笔 ...
2015-12-3 13:03
阎艳丽运用经方治眩晕验案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兵 中国… 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 ...
2015-12-3 13:03
《黄帝内经》的学术特征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翟双庆 北…   《黄帝内经》作为一部医学著作,它的主要任务在于探索和研究与人体生命有关的基本规律。从学术特征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从功能角度把握生命规律  在医学 ...
2015-12-3 13:03
中医科研未必都要定量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刚 北京…   人们对于一般事物的认识多通过分析其“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表现;医学研究一般也要提取研究对象的“属性”和“数量”两个方面的信息。在多数研究中,研究者既要作 ...
2015-12-3 13:03
伏邪致痹机理初探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希良 山东…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这已为历代医家所公认,但对其病机方面的认识却见仁见智。众医家多认 ...
2015-12-3 13:03
难治性哮喘当辨因防治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杨宏志 湖…   随着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在我国的推广,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诊断和治疗逐渐得以科学化和规范化,治疗效果也明显提高,但临床上仍有5%~10%的哮喘患者,虽 ...
2015-12-3 13:02
试论轻可去实与临床应用
文章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桓台中医院 作者:张玉波 关… 在临床上,对于某些疾病固然需要性能浑厚、剂量偏大的药物治疗始能奏效,但也不尽然,有时用性能轻巧、剂量轻微的药物,同样能收到出人预料的效果。古人云“轻 ...
2015-12-3 13:02
《伤寒杂病论》黄疸诊治规律探要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朱祥麟 湖…   张仲景于《伤寒论》中论及黄疸,又于《金匮要略》中设黄疸病篇,今据两书探讨黄疸病证治规律如下。  黄疸正义  黄疸病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尤以湿热交蒸所 ...
2015-12-3 13:02
从整体方法论看整脊治疗学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韦以宗 中…   近年来,有些人对“整脊”一词望文生义,当作动词,把单一的手法也冠以“整脊”;也有些人,认为整脊专科是把中医的学科“敲碎”。这些观点实际是对整脊科不了解。  ...
2015-12-3 13:02
何谓气口独为五脏主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纸 作者:翟双庆 北…   《素问·五脏别论》所论“气口独为五脏主”,与《素问·经脉别论》提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讲述的都是后世医家推崇的、至今沿用不衰的“寸口”诊脉法。  气 ...
2015-12-3 13:02
论中医临床思维灵感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纸 作者:徐经印 宁…   早在《内经·八正神明篇》中就有“昭然独明”、“慧然独悟”等灵感记载。灵感作为现代认识论的范畴,是指思维过程中人对客观事物相对独立、短暂的突然颖悟和明锐理 ...
2015-12-3 13:02
银屑病治疗须“测汗”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英栋 …   作者的话 把银屑病的治疗目标从皮损消失转变为“得正汗”,为中医治疗银屑病开辟了一条新路;把中医汗法从发汗拓展为以汗为目标的“广汗法”,使中医的治法理论更容易 ...
2015-12-3 13:01
崔公让辨证方法浅述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崔炎 崔公…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崔公让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深研经典,潜心临床,在临证思辨、诊疗方法等方面有 ...
2015-12-3 13:01
《内经》脏腑配属的几种学说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翟双庆 北…   《内经》中有关脏与腑的配属问题,主要是运用五行学说、经络、脏腑系统等理论,把脏腑对应进行配属,主要有五脏配五腑、五脏配六腑、六脏配六腑等几种学说。现将有关 ...
2015-12-3 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