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 理论探讨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伤食可从郁治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建忠 山…  《丹溪心法》治“伤食”用“二陈汤加白术、山楂、川芎、苍术服之”。  该方与保和丸有相近之处,又与越鞠丸有相近之处。思之,越鞠丸为治郁之方,该方也为治郁之方。 ...
2015-12-3 12:32
止汗才会阳气内蒸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英栋 山…   清代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讲:“欲湿之去者,但使阳气内蒸而不骤泄,肌肉关节之间充满流行,而湿邪自无地可容矣。”   笔者在治疗银屑病的过程中发现,“阳气内蒸 ...
2015-12-3 12:32
——兼谈儿童脾阴虚的症候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罗大伦 北…   笔者发现大量儿童出现脾阴不足的情况,其中相当比例的孩子喜食肉类,这是一个新的趋势,脾阴不足与肉食中添加激素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需要继续深入。  滋补脾阴 ...
2015-12-3 12:32
朱良春治学精神、医德医术及学术思想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肖敏 江…   笔者于1977年~1986年随朱良春学医,9年中,先生的治学精神、医德医术及学术思想,影响了笔者一生。  每日必有一得  从南京中医药大学刚毕业,就随朱良春教授到门 ...
2015-12-3 12:31
辨证论治不应忽视人体代偿功能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毕京峰 中…   所谓人体代偿功能,亦称“代偿作用”,即通过加强某一器官或组织的功能以适应或补偿生理或病理情况下需要的一种生理或病理现象。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具有强大的代 ...
2015-12-3 12:31
药之精在理之真与法之明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邢淑丽 天…   治病切忌泥于何病何方,误所施用,即对症之方亦未必全合现症,全在医者就证加减。“治病断无呆抄旧方之理,每见有执方书而谬试,徒无益而有损。”  多种疾病始于上 ...
2015-12-3 12:31
谈调理脾胃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山…   余临床40余载,对妇科病的治疗,重视调理脾胃。喜用四君、六君、补中益气汤之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精微生化之源。“脾为中土,以溉四旁,内而五脏六腑,外而 ...
2015-12-3 12:31
什么是“肺朝百脉”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罗大伦   中医按摩、针灸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肝离肝经那么远,按摩肝经会有用吗?它确实起作用,因为它们之间是相通的。这些管道流动的动力从哪里来?研究者发现,这些管道通向肺,它 ...
2015-12-3 12:31
中医诊断应从“面”到“点”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苏清华 长…   中医诊断就是医生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诊察后作出的正确判定。《素问·风论》曰:“愿闻其诊及其病能。”诊断包括四诊和辨证两个过程。即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了解病 ...
2015-12-3 12:31
痛风之浊瘀痹论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朱良春学…   痛风是一种以关节红肿疼痛发作性的疾患,根源在于嘌呤代谢紊乱,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古代亦有痛风之病名,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朱丹溪就明确提出痛风之病名,其多部著作 ...
2015-12-3 12:31
刘启廷临证组方用药经验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荔 李瑾…   刘启廷主任中医师是山东省第一批名中医,全国及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行医60余年,对常见病的治疗创造了 ...
2015-12-3 12:30
阳黄转为阴黄病机初探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温平 中医把黄疸分为阴黄与阳黄。阳黄者,以面目黄色鲜明,病程较短为临床特点,多由湿热或疫毒引起;阴黄者,以面目黄色晦暗,病程较长为特点,多由寒湿或瘀血引起。临床上由阳黄渐变为阴 ...
2015-12-3 12:30
马新云:“轻开救”三法定急喘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焦平 河北…   马新云(1919-2000),男,汉族,教授,主任医师。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中医儿科学专家。曾任天津中医学院(现天津中医药大学)院务 ...
2015-12-3 12:30
崔公让:治肺先治痰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曹建春 北…   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中医学院崔公让教授对内外科杂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有形之痰作为肺的病理产物,在肺系疾病发生发展过程 ...
2015-12-3 12:30
阴火与东垣甘温除热法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亮 中国…   昔东垣立甘温除热之法,出补中益气一方,用治脾胃气虚,阴火上乘而见发热之证。验之临床,其效迅捷;询之理论,其法深奥。然今人但闻是方效捷便径自用之,于其理法却 ...
2015-12-3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