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医中医基础
订阅

中医基础

中医减肥苗条好过年(中医中药)
● 王慧芳 通过按摩推拿方式,刺激减肥者的穴位,调节脾脏功能,并直接分解脂肪,促进脂肪的消耗及消化系统的功能。 农历新年快到了,就让中医师教您如何减去身体多余脂肪,在新年时以最佳体态去拜年。 新年到,穿新 ...
分类:    2015-11-30 21:44
越来越多病人 双管齐下抗癌(中医中药)
不幸患上癌症,国人在求医时做何抉择?看西医?还是看中医?答案是;越来越多病人选择双管齐下的作法,看了西医再看中医,进行调理。 近几年来,本地有越来越多癌症患者,在由西医动手术切除癌细胞,或者进行化疗电 ...
分类:    2015-11-30 21:44
太极本源图(传统医学)
中医学以“太极图”作为行业标志是具有历史渊源的。太极图又称“阴阳鱼”,其图案呈圆形,是由一条白鱼和一条黑鱼组成,故称为“阴阳鱼”,又称“双鱼”、“万物太极本源图”。 太极图常见于中医古典医籍之中,古代 ...
分类:    2015-11-30 21:43
中药为什么要炮制(传统医学)
在中医处方笺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炮”、“煅”、“炙”等字样,如炮姜、炮山甲、煅龙骨、煅牡蛎、煅瓦楞子、炙甘草、炙黄芪等。“炮”、“煅”、“炙”是中药的几种炮制方法。从神农尝百草即中药的诞生起,中药便 ...
分类:    2015-11-30 21:43
风为百病长 "风病"知多少
●中医理论认为,风性轻扬、疏泄,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所以风邪致病,容易伤人上部,比如肺和头部。 ●风邪容易和寒、暑、湿、燥、火结合起来侵犯人体,所以古人认为风邪是外感疾病的源头,称“风为百病之 ...
分类:    2015-11-30 21:30
中医名词解释 各种症状 治疗方法
一、 名词解释 1、【气】“气”的含义较广,包括人体内能运行变化的精微物质,或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均泛称为“气”,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元气】指人体维持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 ...
分类:    2015-11-30 21:30
经常“上火”饮食治疗
深秋天气干燥,口干舌噪易感冒,经常气郁上火烦躁不安者,可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上焦有火(上焦指心肺部位),症见口干、舌烂、唇裂、目赤、耳鸣,甚则微咳。 中焦有火(中焦指脾胃部位),表现为时而胃火亢盛,食不知 ...
分类:    2015-11-30 21:29
老年痴呆的中医治疗(中医百问)
痴呆的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一般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不少病人是在一次或多次卒中发病后起病,病程呈间断性发作,阶梯性衰退,病情逐渐为重,最后呈全面性痴呆。 痴呆一词在中医文献中多有记载,并 ...
分类:    2015-11-30 21:29
中西医能否整合?(中医百科)
分类:    2015-11-30 21:29
中药戒酒效果好(健康忠告)
酒作为一种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很多人的社交生活中,国人喜欢用酒作为媒介,进行感情的交流。殊不知,长期饮酒引起的酒依赖,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社会问题。 西医对酒依赖的戒瘾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而传统中医药 ...
分类:    2015-11-30 21:28
对中医药的五大误会,你有吗?(中医入门)
如何让中医更好地为你的健康服务,你对中医又有哪些误会?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肖守贵主任医师总结了以下几条,相信会对你正确认识中医和中药很有帮助。 消除误会,正确认识中医 误会一:慢性病才可找中医 很 ...
分类:    2015-11-30 21:28
如何抓住湿邪致病的辨治要点(培训·国粹讲坛)
湿为自然界的正常气候之一,有滋润万物、令其繁华等作用,是人所生活的外界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但如果湿气太盛也会成为当季的致病因素之一,即中医所说的“湿邪”,会危害人体健康。3月短暂的回暖期过后,过于潮 ...
分类:    2015-11-30 21:28
学中医:必知的中医名词典故(中医入门)
学中医时,有时会因一些中医典故困扰着对中医内容的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因此,想学中医,了解一些常见的中医典故非常重要。下面对您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典故,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杏林:为医学或医术的誉称。《 ...
分类:    2015-11-30 21:28
五脏六腑都有“官职”(中医讲坛)(中医养生)
心是君主 肺是宰相 肝是将军 中医核心理论是关于五脏六腑的。所谓五脏,是肝、心、脾、肺、肾的总称;而六腑,是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有意思的是,古代中医就把五脏六腑分配了“官职”,用社会现 ...
分类:    2015-11-30 21:28
阴阳化生天地人之五行(中医入门)
导读“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地阴阳之道难测,古人以河图洛书,不立文字,衍化先天后天,阴阳五行八卦之理,以窥天道。本文通过讲述阴阳之气升降浮沉,以化生五行,应象于天地人,与大家共学同修中医思维。 1、阴 ...
分类:    2015-11-30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