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中医
›
中医基础
›
基础知识
订阅
基础知识
中药“七情”含义浅见(学术与临床)
2015-11-30 21:23
按摩可“进补”(传统医学)
所谓按摩“进补”,就是用手法刺激有关的经络穴位,达到扶正固本、祛病延年的目的。 ●用两手中指指腹着力,分别摩擦鼻的两侧,从鼻翼至鼻根,来回摩擦,直到鼻翼两侧发热。 ●掌指关节微屈,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整个耳 ...
2015-11-30 21:08
三宝与三养(传统医学)
从古至今,健康始终是人类追求的生命境界,而对其内涵,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则有各自的解读。我国中医专家认为:疾病是自身生命活动失和的表现,人体自身有化解疾病、保持健康的能力。因此,中医的研究与临床目标 ...
2015-11-30 21:08
中药的起源(中医文化)
中药和整个医药体系一样,也是随着生产的逐步发展而产生的。我国古代的许多典籍中都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淮南子》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说明了先民在生产实践 ...
2015-11-30 20:58
五味疗病法(中医基础 )
辛、甘、酸、苦、咸五味是药物性能的标志,其实食物也可以按五味划分,对不同疾病进行食疗。运用五味的调补作用,可以纠正脏腑功能的偏差,祛除外邪,治疗疾病。 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活血的作用。辛味的药物和食品 ...
2015-11-30 20:58
女性谨防肾虚(居家用药)
卫生部门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60%左右的都市女性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亚健康状态———精神疲倦、容颜灰暗和提前衰老。这些症状实际上和女性的肾健康状态紧密相连。但现实却是,绝大多数女性对补肾讳莫如深。 谈到填精 ...
2015-11-30 20:58
"肾虚"的临床表现(居家用药)
“肾虚”是个既熟悉又令人费解的名词。有些人认为,“肾虚”即男子性功能减退,如阳痿、遗精或滑精、早泄、不育等;有些人则把患有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等看成是“肾虚”;更有一些人因长期患病,多方治疗无 ...
2015-11-30 20:58
中医药有哪些优势
中医药在理论上的优势:中医药理论内容博大精深,它以中国人的宇宙观、生命观为基础,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理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其特色。在中医方面有脏腑经络等学说,重视舌苔、脉象的变化。在中 ...
2015-11-30 20:58
乳汁缺少的药膳
当归猪蹄汤 猪蹄2只,当归10克。先将猎蹄去毛、洗净,与当归同入砂锅中,上火熬煮90分钟,至肉烂汤稠即可。吃肉,饮汤,此为1日量,分2次食用。该药膳有养血通乳的功效,适用于产后血虚,乳腺阻滞所引起的乳汁不下症 ...
2015-11-30 20:57
花香茶浓亦为药
花是美好的象征,不仅能供人观赏,美化生活,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百花治百病,花既可单味入药,如迎春花能解毒消肿,金钱花治结石症,玫瑰花可养颜消斑,还能与其他花药配伍,如杜鹃花与茉莉花结合泡茶 ...
2015-11-30 20:57
中药与抗衰老
衰老是生命发展中的必然过程。事实上,有人衰老得快,有人衰老得慢;有的人活到100多岁仍旧体不衰、耳不聋,有的只有五六十岁便齿掉、耳聋、老态龙钟。尽管衰老过程不可抗拒,但是延缓衰老却取是完全可能的。 那么, ...
2015-11-30 20:57
古人饭后养生谈
老年人不仅要吃饱、吃好,而且还要讲究科学。然而,人们普遍忽视了进食后的养生保健,从而影响饮食的效果,甚至危害健康。现介绍几则古人的食后养生法: 食后手摩腹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曾说:“中食后,以手摩腹,行 ...
2015-11-30 20:38
为何中医多长寿
纵观历史,历代中医中长寿者很多。如《后汉书·方术列传》载:东汉名医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唐代孙思邈百岁还能著书立说,写下不朽医典《千金翼方》;著《脉金针方》、《明堂人形图》的甄权活了103岁;宋朝 ...
2015-11-30 20:38
中医治泻为何多用散剂
对于不同的病症,采用不同的剂型,古人早有明训。中医治泻以散剂为主,大有止泻不离散之义。如白术散(有三方)、五苓散、平胃散、参苓白术散、神术散、益元散、益黄散、藿香正气散、诃子散(有三方)、香薷散、四维散、 ...
2015-11-30 20:38
重新审视中医的整体观念(传统医学)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它的特点在于把人和自然界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疾病的考察要求站在全局的立场,对疾病相关的要素进行综合的分析。这也是整体观念的价值所在。但是,由于这一思维观念强调了整 ...
2015-11-30 20:38
1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29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证候探讨
辨证论治
治则治法
基础知识
基础理论